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能源战略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全球化和加入WTO,有助于中国从更大范围内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从中国能源战略评价的角度来讲,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关键是实施石油安全战略。能源工业作为竞争性行业,必将融入到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市场化是中国能源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未来能源政策的走向是国际化,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调整能源结构,协调全球和本国发展与能源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恰当地处理多种社会集团和人群利益主体与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之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产业关联与能源工业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从横向产品关联、纵向产业关联以及国内外市场关联三个方面分析了能源工业内部的产业关联及其对能源价格体制、市场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能源产品是替代关系时,某一能源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使其他能源行业也获得涨价的收益:对某种能源价格进行控制,可能会引起能源供需结构的失衡。当能源产品是互补关系时,无论是上游垄断还是下游垄断,都会影响上下游产业的协调发展.而且会加快竞争性产业走向垄断的速度,并使政府的价格管制处于被动。能源工业的对外开放是第三种产业联系形式,它促进我国能源产品市场的国际化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但是产品市场融合和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只会提高能源工业的生产集中度.而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能源工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能源工业市场化改革要整体推进.协调进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志刚认为,从国情出发,21世纪初我国石油战略需要努力实现的方针和目标是:鼓的方针和目标是:鼓励提高石油的自给能力;积极利用国外的石油资源;加快建立和完善石油安全保障体制;完善节约型石油消费模式,从而确保石油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体包括:1.结合中国21世纪初的能源战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逐步减少煤炭比重,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积极利用世界石油资源,适度提高石油使用比重。2.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增加探明储量,提高石油产量。3.鼓励国内石油公司积极实施…  相似文献   

4.
从3个方面分析了能源工业内部的产业关联及其对能源价格体制,市场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指出当前能源产品是替代关系时,某一能源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使其他能源行业也获得涨价的收益;对某种能源价格进行控制,可能会引起能源供需结构的失衡。当能源产品是互补关系时,无论上游或下游垄断,都会影响上下游产业的协调发展,而且会加快走向垄断的速度,并使政府的价格管制处于被动。能源工业对外开放的产业联系形式,促进了我国能源产品市场的国际化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但是产品市场融合和外商直接外资规模的扩大只会提高能源工业的生产集中度,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能源工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根据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能源工业市场化改革要整体推进,协调进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综述和现状分析,总结了能源布局和能源结构有待优化调整,能耗与碳排放过高问题突出,清洁高效任务艰巨复杂,核心关键技术仍待突破,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电力市场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4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首先,统筹能源安全和能源保供,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与能源转型;其次,推动能源坚持绿色低碳、清洁高效,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再次,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突破制约能源转型的关键核心技术;最后,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和电力市场。  相似文献   

6.
2005年,在国际能源署发布的评估报告中认为,澳大利亚的能源市场不仅高效而且健康,使用户充分享受到了世界上低水平的能源价格及高水平的能源安全。2005年7月1日,澳大利亚再次启动了以重建监管体系为核心的新一轮能源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以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为主旨的电力市场化改革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试论石油安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油安全的实质是稳定的供应、合理的价格。同时还有使用的安全——符合环保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石油安全的国际因素包括:美国对世界石油市场、资源和技术的控制;资源国和消费国之间的矛盾;消费国之间对石油资源的争夺:主要产油国政局的动荡;输油管线、油轮等能源设施面临恐怖袭击的威胁,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关注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当前,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很突出,而中国的石油问题解决得好,无疑是对世界的贡献。因此,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一是加强国际能源安全合作,在全球范围内构筑石油安全战略,“走出去”、“请进来”,与相关国家共筑安全大厦;二是厉行节约,降低能耗,从三个方面加快建立节约型的石油消费模式和经济结构;三是发展替代能源,尤其是加快天然气的发展;四是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包括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企业石油储备、石油资源的战略储备,并保留一定的剩余石油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美国与印度能源合作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合作是美国和印度进行战略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印能源合作发展加快.美印两国采取完善能源合作机制、加强相关立法工作的举措,使油气合作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核能、电力、清洁能源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较显著的阶段性成果.美印两国加快能源合作与其各自的战略利益、经济利益以及国际能源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美印"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为双方加速能源合作提供了政治保障;印度寻求能源多元化为双边能源合作带来了机遇;为应对国际能源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美印需要加强协调.美印能源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全球能源安全,促进全球能源市场的发展.中国应继续同美国和印度在政府层面加强双边能源对话与合作,积极探讨和推动三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展互利合作,共同维护世界能源安全,推动国际能源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能源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新 《天然气经济》2005,(5):4-7,20
“提高效率,保护环境,保障供给,持续发展”,这是构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依据。据此,未来16年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基本构想是:节能效率优先,环境发展协调,内外开发并举,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一构想的实施还需要有相应的体制保证,因此必须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文章认为,如果将能源优质化作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那么天然气开发应作为中国一次能源开发的重点,天然气在中国可能有重大发展,应强调将煤气层的开发利用作为天然气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国际石油经济》2007,15(1):I0004-I0004
“中美能源市场开发与风险管理研讨会”将于2007年4月27—29日在美国休斯敦举行。会议旨在借鉴美国能源市场发展和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开放中的中国能源市场提供参考,并对中国能源企业和能源用户的宏观战略决策、微观市场风险管理提供帮助,从而促进中国能源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中国能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国际石油经济》2007,15(2):84-84
“中美能源市场开发与风险管理研讨会”将于2007年4月27—29日在美国休斯敦举行。会议旨在借鉴美国能源市场发展和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开放中的中国能源市场提供参考,并对中国能源企业和能源用户的宏观战略决策、微观市场风险管理提供帮助,从而促进中国能源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中国能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开放合作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中国仍需以开放保安全。当前保障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面临多重挑战:地缘政治格局重塑,增大中国油气进口风险;中美博弈加剧,威胁中国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能源治理缺位风险更趋明显;能源转型提速,国际能源市场不稳定性因素增多。未来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建议:完善能源领域对外开放政策制度,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营造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合作环境,增强全球能源资源配置能力;深度参与国际能源治理变革,构建全面包容、公平普惠的国际能源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省网公司的市场化改革要立足国家能源战略和能源安全整体架构,主动顺应我国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格局,根植于电力安全稳定可靠供应的现实基础,要尽量采用市场办法解决问题,要正确处理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实现路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新闻办10月24日发布的《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说,中国积极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凡是列入国家能源规划的项目,除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以外,均向民间资本开放。白皮书明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能源资源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全球能源安全供应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仅有一个石油市场,美国的石油安全有赖于全球石油市场的稳定,能源供应多样化是能源安全的主要保障之一,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储备是应对石油中断的第一道防线,主要产油所保持的剩余产能也是防御石油中断的重要依托,石油市场已经比数十年前更具有灵活性,干预和控制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国家公共政策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对市场进行微观操控。应寻求与其他石油进口国建立多边或双边能源合作关系,并与石油输出国在一致的基础上保持牢固的对话和合作关系,政府可以通过高质量的信息和加快信息在业界的传递来减少对石油供应中断的恐慌。健康的,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国内能源工业是能源安全的一部分。因此,必须考虑目前和未来的环境因素,致力于在广泛开展研究开发和技术革新。  相似文献   

16.
加快发展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煤制甲烷、可燃冰等气体能源,既能有效缓解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减排等多重压力,又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应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为此,应提升气体能源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加快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准入和矿业权管理制度,放宽气体能源的行业准入,改革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强对天然气基干管网的监管,并加大对页岩气开采技术、可燃冰开采技术、碳捕获与存储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发的支持,从而改变我国能源供应和消费的结构,支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7.
小布什政府能源政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小布什政府的能源政策于今年5月中旬正式出台。报告涉及石油、天然气、核能、煤炭、电力以及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但核心是石油。报告强调美国能源形势不容乐观。报告提出的解决“能源危机”的国内战略是:(1)加强国内石油勘探和开发,包括开发阿拉斯加禁区和美国西部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2)强调发展核能的重要性;(3)继续发挥煤炭在电力发展中的作用;(4)改善和新建能源基础设施;(5)增加政府战略石油库存。报告指出:美国各种能源都能自给自足,惟独缺少石油,布什政府格须把能源安全放在美国对外贸易和外交政策的首位。报告提出的解决“能源危机”的国外战略是:(1)加强同加拿大、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等产油国的贸易关系;(2)加强同海湾产油国的关系:(3)加紧开发里海和俄罗斯的石油资源;(4)关注亚洲特别是中国的石油动向。能源报告公布以来,各界对此评说不一。综合起来分析,应当说:制定容易,执行难。  相似文献   

18.
加快构建符合国情、统一开放的电力市场体系,是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电力市场建设要本着客观、可行、有利于市场主体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的原则,尽量减少争论,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统一思想,从制度与机制设计上改进与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 华东电力市场试运行的条件已经具备,应积极推进,实现2007年上半年正式试运行。  相似文献   

19.
2014年,我国油气行业新政紧紧围绕落实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要求展开。实行严格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建立多元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务实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污染防治政策出台,安全环保立法进程加快;进一步推行财税体制改革,规范财税环境。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与生产革命将进一步推进,国家将继续围绕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以及对外合作出台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能源安全影响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等各个方面,是覆盖科学技术、国际战略、国内生产、地缘政治等领域的综合问题。在构建合理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开发新能源的基础上,保障能源安全是中国能源领域的重要议题。梳理国内顶尖智库机构在电力、油气、核电等重点能源领域的观点,对中国能源安全的现状和发展战略进行了理解与再认识,有关建议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