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有效评价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系统协同效果,借助复杂网络的"网络的网络"模型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式"创新网络。在此基础上,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评价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系统协调度,并基于拓扑结构和功能双重视角剖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系统脆弱性,据此判别(相连边)脆弱点对协同存续运行的影响。基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合发明专利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系统(上游、中游和下游子网络系统间)整体协同效果不佳(复合系统协调度均值为-0.099811268);考虑联结上游、中游和下游各环节相依边的复合系统协调度高于传统复合系统协调度,表明相依边有利于降低系统的整体无序性;中游子网络有序度呈"随机非均衡"状态,其协调与否对整体网络协同影响较大;产业链创新系统(拓扑结构和功能)脆弱性较低,相依边不容易引发系统崩溃。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协同创新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从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切入,利用371份联盟网络企业调查数据,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结构方程和层级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协同能力可由企业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四类主体构成的二阶四维变量表示;联盟网络嵌入正向影响企业协同能力和创新绩效;协同能力在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刚性负向调节协同能力与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结论可为嵌入在产学研联盟网络中的企业如何与外部主体有效合作以提升创新绩效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协同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关系和系统运行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方程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模型,分析其协同创新稳定性及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共生单元、选取共生模式、培育共生环境及建立协同创新共生界面是实现创新生态系统稳定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协同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协同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主体关系和创新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集群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创新博弈的复制者动态模型,分析了其在创新过程中的动态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得出协同创新预期收益、协同创新风险和协同创新知识位势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重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协同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现实特点与信息生态学可类比性的基础上,用信息生态学的观点解释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各主体要素、各要素相应的影响因子以及在整个信息生态系统中各信息生态要素间的关系和影响,建立了产学研技术创新生态模型,提出了技术创新网络生态模型架构和各因子的触发图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产学研对接的现实需求和大数据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创建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促进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对建立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稳定机制具有积极意义。基于协同学、生态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整合,针对创新行为内嵌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全过程的特征,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行为分为酝酿期、接洽期和运行期3个阶段,提出了从动力协同、路径协同、知识管理协同3个方面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以协同度评价来测量协同创新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7.
多主体协同创新是促进产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结构—动力—绩效”分析框架,在结构上主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的高校、核心企业、政府、金融、中介、上游企业、市场及用户等主体进行分析;从新技术驱动力、政府支持力、中介和上游企业支撑力、金融提升力以及市场需求拉力方面,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因素;从专利占比、产品销售量及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最后,以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动力—绩效”框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主体协同创新具有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自主创新体系构建是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整体较弱,创新投入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重重困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中要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强度,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的作用,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创新体系,强化创新管理,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协同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主体关系和创新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集群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创新博弈的复制者动态模型,分析了其在创新过程中的动态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得出协同创新预期收益、协同创新风险和协同创新知识位势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重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协同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理论,以医疗器械产业的龙头企业——河南驼人集团的产学研项目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模式,基于产品使用终端、企业和科研院所三方主体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的主体,并运用战略-知识-组织模式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间的关系,基于创新链、知识链和创新螺旋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过程。该研究成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合作创新的重要形式,产学研合作创新为资源整合、产业优化与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基于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以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产学研合作发明专利为数据来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依赖性与嵌入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依赖性的3个要素中,地理邻近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性不具有显著影响,知识相似性和身份相似性均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嵌入性的3个要素中,结构嵌入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性不具有显著影响,关系嵌入性和位置嵌入性均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当所有因素同时进入回归模型时,只有知识相似性和关系嵌入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持续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身份相似性和位置嵌入性的影响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最终执行者和最小组成单元,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是实现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在嵌入式创新背景下,企业创新活动受到知识网络中知识元和协同网络中合作伙伴的双重影响。从网络结构视角研究知识网络嵌入和协同网络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运用网络可视化技术构建武汉东湖高新区生物医药领域知识网络模型和协同网络模型,分析中心度和结构洞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企业创新绩效与知识网络中心度呈倒U型关系而与结构洞呈正相关关系;②企业创新绩效与协同网络中心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结构洞程度关系不显著;③知识网络与协同网络相互分离无相关性。最后,从网络结构角度提出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公共安全需求日益增长,应急产业正快速成长。应急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创新是其首要驱动力,协同创新网络是其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依赖。基于应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构成分析,构建协同耦合、创新动力、沟通学习、联合互补、评价反馈等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应急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构建应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利用灰色多层次综合评价法对湖北省随州市应急专用车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如何提升应急专用车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9-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产学研联合申请专利数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建立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预测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动力。实证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网络存在传递性,倾向于形成中介-2路径的开放式三角形结构;城市拥有的知识元素属性、经济发展水平和科研投入力度会对网络演化产生差异化影响;知识邻近性和组织邻近性在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关系形成中始终发挥积极作用,制度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在网络演化前期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伴随协同创新的深入,二者不利于协同创新网络合作关系形成。因此,政府应该引导各城市因地制宜制定创新战略,发挥各自资源与产业优势,助力构建高效交互的协同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15.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但鲜有研究揭示面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产学研协同机理。基于复杂系统管理理论,构建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系统框架,揭示产学研非线性互动协同创新规律,并以芯片光刻技术为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实证解析该框架。研究发现:(1)资源整合—主体交互—系统涌现是基于复杂系统管理视角提升产学研协同网络成效、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有效途径;(2)主导者—桥梁—辅助者权力分配规则能够有效促进多元主体在交互过程中通过嵌入性社会关系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价值增值;(3)模块化—松散耦合的网络结构能够消除主体间交互障碍、最大化结构红利,是产学研协同复杂网络在系统结构层面涌现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规律。最后,通过芯片光刻技术专利合作网络实证解析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机理,提出强化面向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群发展与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优化有利于实现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分析哈长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关系强弱,界定网络中优势地位占据者角色,理清各创新主体与城际关系的具体连接形式,选取专利数据,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哈长城市群协同创新内、外部产学研和城际关系网络的结构洞与中间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哈长城市群协同创新产学研网络结构松散,以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占据结构洞中的优势位置,是城际关系产生与发展的实际中间人;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数量虽多,但缺少掌握核心资源的龙头创新型企业;城市群内企业的知识技术市场化能力难以满足学、研机构的知识技术转化需求,导致高校与科研机构寻求外部协同创新合作;城市群内部城际关系简单,边缘城市完全或部分受制于哈长两城;城市群外部合作伙伴较多,城市群内、外城际关系在较大程度上也是通过哈长两城所扮演的守门人或代理人角色而建立的。  相似文献   

17.
首先阐述以模块化为抓手推动协同创新的理论内涵;其次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构建基于模块化的协同创新网络模型,并从生态学视角探讨网络化资源管理,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网络化资源持续优化的自组织协同创新生态圈。进一步地,采用探索性案例方法并聚焦海尔的T系列空调产品,深入分析案例企业通过模块化协同创新推动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的实践,最后讨论案例企业针对网络化资源的若干微观管理机制。研究可以为中国企业在网络化时代探索产品模块化,以及构建基于模块化的协同创新网络、管理网络化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网络结构特征影响企业知识转移与知识组合效果,进而对创新绩效产生复杂作用。利用我国165家上市企业2007—2018年专利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企业知识与协同双层网络嵌入对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战略柔性和开放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知识网络结构洞正向影响利用式创新绩效,负向影响探索式创新绩效;协同网络结构洞与二元创新均存在负相关关系。同时,战略柔性和开放度调节双层网络结构洞与二元创新的关系,且变量间存在有效匹配关系:知识网络结构洞—开放度促进利用式创新绩效提升,而协同网络结构洞—战略柔性促进探索式创新绩效提升。研究结论为解决结构洞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分歧带来新思路,同时为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协同创新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运用2002-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省际或各地市数据,应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与数据包络法度量协同创新度和创新绩效,构建了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计量模型;应用空间计量技术对区域一体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珠三角外,长三角和京津冀协同创新活动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区域一体化程度越高,区域内部创新绩效分布越均衡;“企业自身投入”与“政府资助”等内生要素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和提升创新绩效的主要动力。因此,应促进区域内部生产要素自由、合理流动,实现创新资源有效溢出,提升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加深区域一体化程度,提高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