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于龙 《价值工程》2021,40(12):119-121
本文基于新建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范家窝隧道为例,介绍了位于黄土浅埋偏压地段,土体含水量大,有垮塌及地表开裂现象的隧道施工,通过对超前支护、掌子面预加固、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等关键施工工艺技术的论述,对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过程中的拱顶沉降量、洞内收敛和地表沉降等变形规律归纳总结,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相关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超前大管棚支护作为一项保证隧道开挖安全、保护地面建筑以及控制地表沉降等的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隧道超前大管管棚支护施工的不断发展,新工艺、新技术也不断涌现,极大地提高了地下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3.
软岩隧道施工一直是隧道交通工程中的技术难点,由于软岩体质地松软、自稳性较差,在隧道施工的扰动下,容易出现围岩失稳破坏、顶部沉降等问题。为避免软岩隧道施工中出现围岩变形及相关灾害,需结合该施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采取合理的施工和支护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14):141-143
为保证隧道开挖施工期间的人员安全,提高隧道工程建设质量,在介绍隧道围岩变形时空效应、变形破坏类型以及围岩变形与支护时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全断面开挖的双线公路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总结归纳了隧道围岩拱顶沉降、洞身收敛以及掌子面挤出值随开挖步进行的变化规律,并对支护结构控制围岩变形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发现支护结构对控制围岩变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隧道支护施工实践,提出了隧道初期支护中锚杆、喷射砼等支护施工技术,对类似隧道支护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变形沉降量较大,施工中,除了受到本身物理特征、围岩级别、隧道埋深等影响外,还受施工方支护措施等施工技术的影响。当前,在隧道工程的建造方面,我国已经在很多的黄土区域均有涉及,比如,郑西客运专线中的洛川、顺岭黄士隧道,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隧道会发生变形问题,基于此,文章将对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变形控制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永金  韩红青 《价值工程》2013,(31):107-108
在测量麻竹高速公路宜保康隧道的拱顶以及地表沉降时,本工程采用了全站仪三角高程法,实践证明,该方法不仅具有快速、高效以及可靠等优点,其精度也能充分满足施工检测的要求。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隧道内拱顶和地表沉降时,测量结果不仅能够很好的反映施工过程中围岩和土体的基本变化趋势,还能反映结果受到施工影响产生的异常变化,这些都是现场安排施工和评价支护稳定性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勇  孙立光 《价值工程》2013,(20):138-140
结合工程实例,经过对施工现场监测数据包含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及隧道净空收敛数据的分析,研究了粉土地区浅埋暗挖隧道开挖支护过程及二次衬砌所引起的围岩变形与及地表沉降的规律,总结了施工过程中控制变形的具体工程措施。结论可为类似条件下工程施工和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聂建省 《价值工程》2019,38(19):105-109
本文分析了超前管棚支护机理,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隧道浅埋破碎段进行了仿真数值模拟,分别对不采用和采用超前管棚时围岩的位移情况、应力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定量分析了超前管棚在浅埋破碎地层中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超前管棚"简支梁"支护效果明显;采用超前管棚注浆支护能显著抑制软弱破碎围岩的变形及沉降,减少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CRD工法与超前管棚预支护相结合的施工方法能很好的控制围岩变形,可大大满足隧道的运营安全和沉降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隧道初期支护施工实践,就隧道初期支护施工关键工序的技术控制进行了简要阐述。提出隧道初期支护中砂浆锚杆、中空注浆锚杆、喷射混凝土等支护施工技术的关键工序及技术控制。  相似文献   

11.
基于隧道工程的特殊性,针对软弱围岩条件下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尚不够成熟完善,各工程采用的支护参数等关键性指标差异也比较大。文章以在建的砂子坡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了浅埋偏压隧道强风化砂质页岩段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隧道开挖支护状态下围岩应力场、位移场的变化特征和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得出了一些支护参数,探讨了隧道开挖期间支护结构的适用性,为实际相关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隧道工程的特殊性,针对软弱围岩条件下设计和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尚不够成熟完善,各工程采用的支护参数等关键性指标差异也比较大。文章以在建的砂子坡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了浅埋偏压隧道强风化砂质页岩段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隧道开挖支护状态下围岩应力场、位移场的变化特征和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得出了一些支护参数,探讨了隧道开挖期间支护结构的适用性,为实际相关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孙加理 《价值工程》2015,34(9):209-210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铁路等施工项目越来越多,使得隧道施工变得很重要。初期支护在隧道施工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应加强隧道初期支护施工技术。杨家庄隧道工程地质复杂、工期紧张、施工条件恶劣,本文对该隧道的初期支护施工技术进行介绍,给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先辉 《企业导报》2009,(4):187-188
针对隧道施工中的安全施工控制及现场管理进行了论述,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在施工组织措施、施工措施方面提出具体的有关措施建议如爆破、测量、支护、监理等,供从事隧道勘察、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的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价值工程》2016,(26):161-164
通过介绍岗背岭隧道工程概况,分析该隧道所处地质情况,介绍了隧道进洞主要施工方法、超前支护施工技术、正洞开挖施工工艺和正洞洞身初期支护施工方法,保证了隧道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6.
从隧道洞口段施工、隧道常用的施工方法、支护手段及施工管理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公路隧道施工的防坍技术,对为隧道施工提供防坍信息所采用的地质预报及监控量测技术也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7,(6):100-102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高速铁路建设中,经常会出现穿越回填段的情况。土质隧道变形问题均没有列入隧道设计施工规范,设计图中往往因支护参数偏低,施工中常常因对隧道沉降变形疏忽,经常造成衬砌厚度不足,严重的造成塌方,需返工处理,加重工期压力,另外造成大量的成本流失。在本文中,将就浅埋回填土质高速铁路隧道控制变形技术进行一定的研究,并提出预防浅埋回填土质铁路隧道施工变形和地表沉降的工法和相应的技术措施,最后通过工程案例验证该工法的实效性,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8.
魏红涛 《价值工程》2019,38(16):96-98
在隧道围岩破碎且富水的情况下,隧道施工存在顺层滑塌、塌方、支护变形侵限等诸多难点。由中铁十五局集团承担施工任务的玉磨铁路曼勒一号隧道存在上述施工难题,为了减少隧道施工中的塌方次数、抑制支护变形,在施工中采用了泄水引排、超前支护、控制施工等控制措施。通过对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检验上述施工措施的有效性。实践证明,上述施工措施在提高围岩富水且破碎带的施工效率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某管线隧道开挖对上部既有线框架桥影响进行安全性评估,预测开挖施工后上部结构的沉降和应力变化,得到以下结论:(1)由于隧道开挖,引起了土中应力变化,因此隧道开挖过程中框架桥的整体产生竖向沉降;(2)隧道初支拱顶位移向下,拱底出现隆起,位移向上,位移均在安全合理范围内。通过有限元分析,降低了隧道开挖过程对上部既有线框架桥可能带来的危险,并为管线隧道开挖支护方案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初期支护是隧道的主要受力构件,关系着隧道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因此对隧道初期支护质量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传统的目测、打孔取芯、压水试验、钻孔声波等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如何采用高效精确的方法对隧道初期支护质量进行检测,成为隧道工程质量检测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