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农村景观规划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传统景观规划没有充分利用生态低碳技术,且在土地利用上忽视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新农村规划存在缺少合理有效的生态景观规划及缺乏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均衡开发等问题;并提出了低碳理念下新农村景观规划及基质与斑块景观规划思路,对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农村景观规划展开深入研究。最后该文将低碳理念融入景观规划设计,分别从新农村道路、绿化、照明等3个方面入手,提出道路分级、利用乡土树种进行植物配置、使用新型照明布置模式等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议,以加快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司马矿区园林景观改造对生态化农业示范园的影响,从整体的景观格局规划到具体的生态适应设计,寻找煤矿塌陷区的治理、生态系统结构的恢复途径。[方法]以山西司马矿的采煤塌陷及废弃地生态复垦工程为例,运用生态学、景观学等理论探讨煤矿塌陷区农业示范园构建原则,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态化构建定位;应用生态网络、生态景观、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园林景观设计技术,从整体的景观格局规划到具体的生态适应设计思维,对矿区进行生态化的园林景观规划。[结果]司马矿区第一期土地复垦工程、水上公园挖淤泥及公墓区工程,第二期水上公园配套设施、公墓区配套设施、道路工程应用了生态农业示范园的设计与建设新思路并取得一定成效,待建的第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给排水工程、开发文化资源项目及各种娱乐项目须进一步坚持生态再造的原则。[结论]塌陷区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再造必须考虑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需要,应朝着旅游业、农业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梳理和总结近40年来中国国土综合整治的文献研究,分析各个时期国土综合整治的阶段演进与发展变化,总结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的核心内涵。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综合整治相关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历经起始、发展、演变和延拓4个阶段,在内涵理念上经历了重规划、重协调、重工程与重统筹4个过程,已然成为以服务国家顶层战略为导向,统筹推进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综合平台和重要抓手。研究结论: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内涵是以提高国土利用效率和效益、保障国土资源永续利用、改善生态景观环境为主要目的,以全区域、全要素和全周期为特征,利用整理、开发、修复、治理和保护等一系列手段,通过"山水林田湖草路村城"综合整治提升人类生活和生产条件、保育生态空间,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统筹发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紧扣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精神。2014年,重点实验室与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合作开展了"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研究",重点开展贵州省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制度、"三线"划设、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制度、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制度等研究,以求破解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治加强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论文针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需求以及中国土地利用现存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土地整治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相关案例的研究,分析了发达国家土地整治目标和任务,讨论了中国未来农村土地整治发展的多功能性战略和任务,提出了土地整治加强生态景观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对策。主要结论为:在理论方面,应充分认识乡村景观美学和文化价值,维系和提升地域景观特征;加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关系的研究,提高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构建城乡一体化绿色基础设施;加强流域水文过程研究,提高水土安全水平。在规划设计方面,应做好3个层次的工作:战略规划上,应在已有规定和规范的内容基础上,整合景观特征保护和提升、生态网络、水土安全和游憩网络等规划,完善和提升城乡一体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上,应加强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在项目总体规划实践中的应用,大力提升土地整治在食物和能源生产、景观塑造、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安全和休闲游憩等方面的多功能性;项目工程设计上,应加强场地分析和生物生境修复,强化生态设计、景观持续性设计、以及乡村景观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在沟路林渠等景观要素上的应用。鉴于中国土地整治在生态景观建设理论认识、技术研发和推广上的艰巨性、长期性,提出了十二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分析都匀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探究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更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法]以贵州省第一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都匀市为研究区,从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两个系统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都匀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结果] 2009—2016年都匀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呈不断上升趋势,协调度等级由轻度失调上升到初级协调状态;协调发展类型由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型变为土地利用滞后型。[结论]都匀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总体协调发展度水平仍旧较低,且土地利用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都匀市今后发展,建议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开发利用规划,加大对建设用地挖潜的力度,同时注重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7.
水利风景资源资产化管理既是水利行业对自然资产稀缺性凸显、生态产品需求趋旺的市场动态的主动把握,也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积极响应。水利风景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目标是凸显水利风景区的生态、文化优势,全面实现水利风景区的物质产品、文化产品和生态产品的价值;难点是识别、展示水利风景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利风景资源资产化管理模式主要有:水库型、灌区型水利风景区的绿色农副产品开发,河湖型水利风景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水保型水利风景区的生态补偿以及湿地型水利风景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市场交易等。提出针对不同水利风景资源资产化管理模式应逐步配套不同的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信合公益基金致力于山区教育的美好明天,践行了"做值得尊敬的百姓银行"的承诺和愿望贵州省信合公益基金会于2013年由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土发起、全省85家农村信用社(农商行、农合行)共同捐资组建而成,其宗旨是关注贵州公益事业,重点支持贵州省教育事业和生态移民等民生工程。继去年贵州省联社与贵州省教育厅携手开展"信合情·同心梦"贵州万名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行动计划后,贵州省信合公益基金会又按照合作协议,积极开展新一期培训,大力支持贵州偏远山区教育事业,践行"做值得尊敬的百姓银行"的承诺和愿望。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江苏计划安排重点水利工程投资125亿元、农村水利投资108亿元,扎实推进新一轮淮河治理、太湖治理、长江治理、沿海水利等7个方面重点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灌区节水改造、规模化节水、中小河流重点县、农村河道疏浚整治等9个方面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完成新一轮治淮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基本完成洪泽湖大堤加固、分淮入沂整治工程,完成长江治理滁河及水阳江治理工程,继续实施长江堤防能力提升、干流河道整治及崩岸应急防护工程,全面建设太湖  相似文献   

10.
农村建设项目种类繁多,涉及到县以下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方面面。这些年我省安排的政府投资项目主要有:农业方面的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动物防疫、植物保护、农村沼气等;林业方面的退耕还林还草还牧、天保工程、防护林工程、市县中心苗圃等;水利方面的小型灌溉、饮水安全、小流域治理、淤地坝工程、基本农田改造等;交通方面的县际公路、县乡公路、乡村道路等;  相似文献   

11.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已开展7年,并初显成效。工程区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依托工程建设新兴生态旅游业、种植业、养殖业得到发展;农牧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方式得到改善。工程建设成果主要是坚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坚持机制创新多方参与;坚决治理与保护并举,生态与产业并重;坚持落实责任制、分工协作。目前,工程中存在:生态治理难、成果巩固难、后续产业难、资金保障难、综合评价难等问题。对加快工程建设提出了要保证工程建设连续性和稳定性,建立工程建设长效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景区公路边坡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在现代景区的日益发展中,显得十分重要。将景区公路边坡生态景观与周围景观结合在一起,做到生态化、美观化、效益化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本文从景区公路边坡的生态景观恢复工作出发,阐述了生态恢复的要素、原则以及相关技术,为整个现代化景区发展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13.
景区公路边坡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在现代景区的日益发展中,显得十分重要。将景区公路边坡生态景观与周围景观结合在一起,做到生态化、美观化、效益化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本文从景区公路边坡的生态景观恢复工作出发,阐述了生态恢复的要素、原则以及相关技术,为整个现代化景区发展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14.
农发行贵州省分行按照总行对投资业务"规划先行、突出重点"的要求,以及"顶层设计、趋势研判;规划引领、制度保障;课题先行、重点突破;稳中求进、奋发有为"的思路,组织开展了深入调研。调研认为,着眼于农发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由农发行牵头设立水利投资基金,意义十分深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以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对未来我国水利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农业景观为研究对象,以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指导标准与原则,分析了我国农业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论述了农业景观规划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关系。探讨了农业景观规划的具体理论与方法,具体包括:绿色农业景观规划的原则,如科学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绿色农业景观规划的步骤与方法,如绿色农业景观资料收集与分析、规划目标与定位、景观功能分区与布局、景观规划设计等。主要例举了以屋顶绿化设计为主的节能与能源利用、以雨水收集系统为特色的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实例,提出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采用绿化与铺装相结合的渗水地面,减少建筑材料对自然径流的影响,可有效解决热岛效应。该文并以浙江莫干山裸心·谷度假村为例,从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及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等3个方面,实例论证了绿色建筑技术在农业景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更加深入地了解县域尺度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情况,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以 重庆市荣昌县为例,采用AHP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选择了地形、社会条件和生态安全3大类8个指 标,建立了适用于浅丘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荣昌县中心城区生态景观格局和建设用地 生态适宜性分布。结果表明:荣昌县不同景观类型之间生态景观指数差异较大,但各种景观类型分布比较 均匀。荣昌县中心城区适宜分布建设用地的面积大,未来城镇建设开发潜力大,其中最适宜和适宜开发的 面积为1.288 55万hm 2 ,占中心城区面积的34.85%;可适度开发的土地面积为1.0 59 878万hm 2 ,占中心 城区面积的28.67%。因此,今后荣昌县应在生态环境许可的条件下,采取差别化政策对待不同区域土地 利用与保护,更加充分合理利用每一寸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17.
刘冰  舒成 《水利经济》2017,35(2):59-62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呼伦贝尔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了呼伦贝尔市水资源开发在水生态保护、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居民饮水安全及水利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从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保护与治理、水利管理制度改革四个方面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模式和应对措施。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解决用水需求并保障用水安全,实现呼伦贝尔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福建省沙县、顺昌、武平及武夷山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社会-生态"系统制度分析框架分析林农政策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人类行为选择的7种制度规则,对实证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赎买政策的公平性和林农的生态保护意识程度对林农参与意愿有正向影响;资源单位中"人均林地面积"及使用者系统中"林地距城镇中心的距离"等变量对林农的参与意愿有反向影响。因此,提出地方政府应从7种规则背后的制度设计入手,动态调整赎买价格;科学合理制定赎买条件与流程,明晰产权和信息公开;引入有效的激励性政策工具,促进各类林业经济合作组织等中间机构的成立,形成多元化治理的政策网络,促进村民环境保护行动的常态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1年6月2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第21个6.25土地日,《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联合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承办的土地整治中生态景观建设专家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国土资源部科技司、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等相关单位的2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农业大学宇振荣教授题为《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报告与中国人民大学张正峰副教授题为《东北地区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土地整治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研究框架》的报告,对土地整治规划、生态景  相似文献   

20.
客观评价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投资效率对优化工程管理方案和促进工程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构建带有区域虚拟变量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2000-2019年贵州省84个县(区)的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投资效率进行测算,并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估算贵州省的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投资规模。研究表明:(1)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改善了贵州省植被覆盖状况,2000-2019年间归一化植被指数增长了14.8233%,年均增长率为0.7412%;在气候、地形地貌以及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归一化植被指数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规律,植被覆盖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从地区看,贵州省石漠化地区的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投资效率为1.3002/百亿元,高于非石漠化地区的1.1279/百亿元;从县(区)看,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投资有效的县(区)共76个,其中21个县(区)的投资效率超过4.9914/百亿元,23个县(区)投资效率不足1.9888/百亿元,贵州省财政投资效率大致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3)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县(区)GDP每增加1000元,政府需要拿出13.3元进行植被恢复才能保证现有生态质量不下降。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政府应把补偿资金优先分配到退耕还林工程财政投资效率较高的区域,并对财政投资效率较低的区域实行资金审计与管理,同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适度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