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担保贷款是银行规避信贷风险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际检查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银行、信用社疏于完善贷款担保的法律手续,忽视了对担保贷款的法律风险防范,影响了担保的效力和资产的保全。我们认为,担保贷款发放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2.
《财政研究资料》2007,(8):33-37
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是指小企业在向银行融通资金过程中,根据合同约定由担保机构以保证的形式提供信用担保,保障贷款银行债权实现的法律行为。本文就上海市青浦区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工作的现状,分析贷款担保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相关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期,鹤岗银监分局对辖区内办理银行贷款担保业务的中小企业信用提保中心进行了深入调查,认为其风险值得关注。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基本情况1.担保基金情况。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由政府注资95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注资300万元、鹤岗市财政注资650万元。截至2005年3月末,已用于代偿其担保的贷款248万元。2.办理银行贷款担保业务情况。截至2005年3月末,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共为鹤岗市辖内的2家银行、4家企业、100户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105笔、金额3171.4万元。二、存在的问题(一)对单一企业贷款担保比例过高,风险过于集中。按照财政…  相似文献   

4.
银行发放贷款的过程,是在贷款银行和借款人之间设立债权关系的过程。为了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与完整,各商业银行一般均要求对贷款债权 设立担保。一部分银行信贷管理人员认为,对同一贷款债权设立的担保关系越多,银行信贷资金也就越安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不同的担保具有不同的性质。对同一债权设立多重担保,在不同的担保组合下,有的可以使贷款债权安全更为安全;有的则不能增加贷款债权的安全系数,甚至还可会给贷款债权带来风险。因此,具体分析多重担保保条件下各担保人的担保责任,对于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中正确设立适当形式的多重担保,保障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发行对商业性贷款在贷款方式上一般都采取了担保贷款方式。其中,有相当多的贷款企业由于自身缺乏有效担保物,往往是找第三方为其作信用担保。它对避免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减少信贷资产流失和保障银行资金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银行内部贷款管理和外部环境的实践效果来看.由于各种原因,担保贷款,特别是保证担保贷款和第三人财产抵押担保贷款依然存在很多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6.
备用信用证担保贷款属于银行贷款品种之一。是指银行以其他银行(包括外资金融机构或中资银行的海外分行等,以下简称“外资银行”)开具的以银行为受益人的备用信用证作担保。向客户发放的贷款。由于备用信用证担保贷款涉及国际经济法律关系。一般适用国际惯例,且在实际中发生过不少利用虚假备用信用证诈骗银行资金的罪案。因此,为了有利于银行此项业务的开展。本文就银行如何防范备用信用证担保贷款的法律风险作出如下法律提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金融创新从来与金融风险相伴。随着个人贷款在各银行迅猛发展,金融实践中出现一些新的担保方式。本文针对银行目前已采用的这类担保的法律性质及风险进行考量,分析了各类贷款担保方式特点及防范风险的能力,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各银行在监管部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贷款考核的压力下,由于小微企业贷款缺乏抵押担保,而感叹"难贷款";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尤其是民办融资性担保机构由于银行对其担保不够信任,担保准入难,担保倍数低,从而感叹"难担保"。银行、担保机构、企业合作三方都"难",难在何处?症结何在?笔者以赣州市融资性担保机构为突破口,对银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与担保公司在贷款担保方面的合作,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合作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问题。除了担保公司虚假出资、抽逃资本金或恶意逃废债等行为导致担保公司将担保风险转嫁到银行外,银行自身认识和管理的不到位也是导致银行贷款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担保贷款若干法律风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前,商业银行担保贷款面临诸多法律风险.由于我国担保法制环境不健全,银行的担保权仍然得不到充分、及时和有效的保护.本文试对若干尚有争议的法律风险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担保作为银行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是商业银行分散风险的主要手段,其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物、权和人.即通常所说的抵押、质押和保证。这三种担保方式的贷款依次被称为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其中.保证作为商业银行贷款担保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商业银行与保证人约定,当第一债务人不履行或无法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人的选择是商业银行保证贷款风险防范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结合我国银行保证贷款的实际情况,从银行内部控制角度提出保证贷款风险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贷款从担保方式上分为信用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合称"抵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人民银行金融统计中规定了多种担保方式同时存在时,"抵质押方式优先"统计的原则。但在现实情况中,一笔贷款同时存在抵质押、保证等多种担保方式,且抵质押物价值低于贷款金额的情况较为普遍,如何准确认定混合担保贷款业务,科学划分贷款担保方式是金融统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从怀化辖内10家市级银行机构抽取205笔对公混合担保贷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高风险行业.本文以嘉兴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为例论述如何分散贷款担保风险.  相似文献   

14.
抵押贷款评估中应明确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对外贷款偿还的担保已经大多需要抵押,仅以信用担保的贷款越来越少。以抵押来融通资金是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在抵押贷款中,抵押物的产权人为借款人,抵押权人(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抵押人(借款人) 不能按照贷款合同的规定按期偿还贷款时,有处理其抵押物的权力,以补偿贷款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抵押担保贷款:中外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抵押担保贷款方式是世界各国金融业一种通行的作法。我国银行是在国家于 1995年颁布《商业银行法》和《担保法》后才开始发放抵押担保贷款。由于经验不足 ,因此 ,在实践操作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集中表现为抵押担保较果欠佳 ,形成一定的金融风险。本文主要对我国抵押担保贷款与西方银行的差异、抵押担保贷款收效甚微的深层原因 ,以及保全信贷资产的对策选择谈点浅见。我国抵押担保贷款与西方银行的差异截止 1999年底 ,我国 4家国有独资银行已向 4家信贷资产管理公司划转坏帐贷款 2 0 0 0亿元 ,而大部分不良贷款仍滞留在 4家商业银行。与西方…  相似文献   

16.
提高担保贷款有效性的若干问题探讨卫功琦随着《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的正式实施,担保贷款作为商业银行防范信贷资产风险、保障银行债权利益的一种主要贷款种类,已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由于银行内部和外部存在的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这种理应较为有效的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前银行最高额担保贷款通行的做法是:被担保的主债权最高额是按贷款本金发放的,因为担保的范围在合同的另一格式条款中已明确约定包括贷款的本金、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及实现债权的一切费用.笔者认为,现行银行使用的最高额担保合同,套用<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法合同应当包括的内容,一方面设置了"被担保的主债权最高额"条款,另一方面又设置了"担保的范围"条款是错误的,实践中,被担保的主债权最高额银行按贷款本金发放的操作方法也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8.
张存福 《云南金融》2012,(9X):211-211
小额担保贷款是由财政部门出资设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委托银行发放的一种政策性贷款,主要对象是下岗再就业人员、自主创业或合伙经营与组织。本文以磐石市为例,调查分析小额担保贷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绝大部分以贷款形式存在,贷款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中最大的一种风险。防范和化解贷款担保风险,确保担保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维护信贷资金安全是避免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重要环节。保证作为商业银行贷款担保方式中担保力最弱的一种,其风险的防范对于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以互保、连环担保为主要形式的担保圈贷款风险一直是令市场无奈、令监管层头疼的顽疾,也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薄弱一环.银监会于2014年7月底下发通知,对联保贷款进行规模限制,同时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10月底之前,完成对担保圈贷款的风险排查,并及时汇报排查结果和高风险客户的风险处置预案.本文结合银行审计实务,对担保圈的概念、成因及风险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如何进行审计提出了要点,以及如何化解担保圈贷款风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