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SNA核算体系)存在的缺陷是无法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统计核算.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对SNA核算体系实行改革,对资源环境进行定量核算.1999年以来,我国提出开发西部的战略思想,这既对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出了要求,也为我国开展资源环境核算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2.
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SNA核算体系)存在的缺陷是无法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了核算。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对SNA核算体系实行改革,对资源环境进行了核算。1999年以来,我国提出开发西部的战略思想,这既对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出了要求,也为我国开发资源环境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3.
资源与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俊文 《当代财经》2004,(11):123-125
将资源与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可以在不违反1993年SNA核算基本体系的前提下,选择一些对国民经济影响最具代表性且具可操作性的资源与环境要素,建立局部的资源与环境核算账户,在以实物量反映资源与环境使用的同时,以价值的形式反映资源与环境的使用,以便将其与国民经济账户体系连接起来,使之能够满足和适应我国资源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国家已经建立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资源环境统计数据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发布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献基础上,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可以分为环境一经济流量混合核算、环境保护活动流量核算,自然资产存量及变动核算,以绿色GDP为中心的总量核算等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DS)、环境和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扩展延伸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本文认为,通过设计社会核算矩阵(SAM)和卫星账户(SA),可以建立中国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而实现对环境资源和相关社会活动成果的核算。文章构建了中国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的若干社会核算矩阵和卫星账户,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论证了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进行扩展延伸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绿色GDP的内涵和统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的核算体系,不能反映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能反映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为了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必须把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促进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此,建立绿色GDP核算已提到日程上来,需要对绿色GDP核算的理论和统计方法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在有关环境会计的研究中,宏观环境的会计问题与微观环境的会计问题增被作为一个问题研究。实际上,对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承担责任的主体不同。针对这一现实,本文提出分别建立宏观环境会计和微观环境会计两个核算体系的设想。宏观环境会计以政府为核算主体,主要从社会角度,对自然资源这一公共产品的使用、补偿进行价值核算,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微观环境会计以企业为核算主体,主要对生态环境的维护、治理进行成本核算,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德发 《财经研究》2004,30(5):104-113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扩展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计算绿色GDP,是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从1986年开始设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88年开始致力于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与实施,但是至今尚未建立起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文章旨在根据联合国最新出版的SEEA2003提出的结构、内容、核算方法和环境与经济核算一体化的框架,同时根据我国现行的资源、生态、环境统计的现状,提出建立与我国现行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联接的SEEA的研究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我国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的体系的基础上开始应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GDP的出现改善了原有的只是对社会生产的总值进行计算的核算体系,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对资源价值、环境价值进行综合考虑,其核算体系更重视的是社会经济贯彻科学发展观.目前我国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及构建逐渐深入,本文对其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发展的现状进行探讨,利用其绿色增长值探讨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0.
试论森林环境资源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资源核算是当前国际社会最关注的热门课题之一,作者指出了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论述了世界环境资源核算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环境资源核算研究的指导思想、环境资源核算的新概念及其分类、价值和计算方法、环境产业问题等,并对我国开展森林环境资源核算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思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东景  李培英  杜军 《经济地理》2006,26(2):216-219
海洋经济是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获取海洋产品的经济活动,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面临外界的严峻挑战;海洋经济实质上是海洋生态经济,是陆地生态经济向海洋的延伸;海岸带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海洋经济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开展海洋资源与环境价值核算,调整和修正海洋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以反映海洋资源的耗竭和环境退化;加强海洋经济省的建设;海洋经济的发展要注重观念、运行模式、新技术和机制等的创新;应强调平衡发展战略与非平衡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经济是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获取海洋产品的经济活动。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猛,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文章认为,海洋经济实质上是海洋生态经济,是陆地生态经济向海洋的延伸;海岸带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海洋经济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应开展海洋资源与环境价值核算,调整和修正海洋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以反映海洋资源的耗竭和环境退化;应加强海洋经济省的建设;海洋经济的发展要注重观念、运行模式、新技术和机制等的创新,强调平衡发展战略与非平衡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关系着生态文明体系的构建。2014年,我国设立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生态文明建设在环境质量方面的成果评价提供了准自然实验环境。为了评价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的绩效,将江西、福建、贵州、云南和青海这5个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设定为处理组,运用合成控制法和DID模型对空气质量改善状况进行双重检验。结果表明:整体上,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空气质量改善具有显著的效果;江西、贵州和云南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均表现出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其中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对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尤为显著。因此,我国设立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对于空气质量改善具有显著效应,这对今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尤其是在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the executive of the 10th Five- Year Plan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tion is reviewed, and the charactristic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on the 11^th Five-Year Plan is forecasted and analyzed. A principal idea of ea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put forward for the 11^th Five-Year Plan pertod: strensgthen the point treatment in key areas and set the main targets based on the idea. The relating countermeasures in national level are proposed as follows: set up appropriate ideas for official achievements by launching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ost acconting;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acture actively by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strenuous work; develop circular economy, change the mod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gon from end treatment to headstream and proeess control: strengthen the market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pollution treatment, set up the system of "who treats who benefits" ; perfect interrelated laws and standards,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munagement; lay extra emphasis on two key targets: water pollution tretment in key river basins and management of the reserves; and combine the ecological consnuc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higher level.  相似文献   

15.
陈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立足中国实际,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搞好综合平衡,促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重视市场调节,保证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坚持经济建设,兼顾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陈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永仕  王健 《技术经济》2011,30(9):70-74
在界定流通产业范围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进行了调整,将流通产业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作为国民经济的第四部门;在此基础上,对福建省流通产业与其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业关联及其波及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福建省流通产业的依存度、直接关联效应、完全需要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及生产诱发系数。认为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都有较强的关联,能有效带动福建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有望成为福建省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产业结构的高端化形势,海南岛所处的改革前沿、政治战略地位和地缘优势催生了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旅游业快速发展超过人们的预期。海南沿海及周边岛屿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核心地区,环境相对封闭,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不尽合理的旅游用地规划、低效的旅游地生态效应调控技术手段和缺位的生态监管机制旅游地生态系统管理政策措施,已造成海南旅游用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文章认为必须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用地的生态效应评估和生态监管机制。(1)加强国际旅游岛建设生态效应的研究,预测国际旅游岛建设生态效应发展趋势。(2)设立旅游用地生态准入制度,建立旅游用地生态效应评估机制。(3)设计生态系统管理优化范式,制订旅游产业生态效应调控政策。(4)制订旅游用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生态安全预警模型。以有效调控旅游用地生态效应,为旅游用地生态监管、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奠定科学基础与决策依据,改善海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安全等级,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周俪  郑立文 《海洋经济》2020,10(1):28-36
发展特色鲜明的湾区经济是福建当前的重要战略之一。在界定湾区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认定打造湾区经济的区域价值,以及梳理世界三大湾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福建发展湾区经济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建湾区的开放度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促进福建湾区经济发展的途径有:做好湾区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利用海陆资源;培育壮大高端产业,促进湾区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湾区联动发展;补齐湾区基础设施短板;更加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着力提升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打造一流的宜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等。  相似文献   

19.
王国栋 《经济地理》2001,21(6):745-748
文章在阐述低山丘陵区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以吉林省东辽县为例,对低山丘陵区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建设的模式与对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长江流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先瑞  黄建武 《经济地理》2003,23(4):516-519,523
把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基础上,已成为世人的共识。文章概述了长江流域的资源环境状况,揭示了长江流域面临的严重资源环境问题: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水土流失严重;湿地萎缩加剧;自然灾害频繁;水污染加重。提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对策,包括: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减缓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植树造林,构筑“绿色屏障”;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发展资源产业,增强产业的基础地位;建立综合协调的资源环境管理体系;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树立生态道德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