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票回购产生的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回购产生于公司规避政府对现金股利的管制。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滞胀的难堪局面,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为挽救下滑的美国经济,提出了8项主张,其中有一条即为限制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然而在萎缩的经济面前,公司管理层根本没有信心将多余的现金用于投资,于是股票回购成为公司代替股利将多余的现金发放给股东的主要方式。20世纪80年代,由于里根总统推行放开市场管制的措施,公司间敌意收购活动大幅增加,为了反敌意收购,上市公司回购股票更是成为家常便饭。20世纪90年代尽管敌意收购活动较20世纪80年代少,但股票回购活动却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2.
公司股利理论及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股利理论是公司金融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回顾了自1961年MM理论以来,研究者对于公司为什么发放现金股利,以及为什么进行股票回购进行了解释。同时综合了公司在现金股利和股票回购之间进行选择所考虑的几个因素。最后对现金股利和股票回购进行了简单评论。  相似文献   

3.
利用优先股推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概况 在国际成熟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一般将其盈利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股利,其中现金分红是最主要的股利分配方式,股票回购则处于次要地位.如美国过去50年中,所有公司收益大约有50%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增加股利的上市公司数目也远远多于减少股利的上市公司数目.  相似文献   

4.
股票回购作为股利政策的财务分析 在国际上,股票回购被认为是替代现金股利的重要股利政策,进入8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利用股票回购方式支付股利.下面我们将对比股票回购与现金股利作出分析. 设时代公司当年税后盈利500000元,总股本100000股,全部为普通股,公司计划将其中200000元分配给股东,目前每股市价为30元.分配方案有两种:一是支付现金股利,每股为2元(200000元/100000股).二是股票回购,回购价格为每股32元,回购股数为6250股(200000元/32).假设回购前后市盈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朱彩婕 《山东经济》2003,3(1):40-41
股票回购作为公司资本运营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在于规避行政部门对现金股利的管理,或者是调整公司资本结构以对抗其它公司的敌意收购。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股票回购与国外股票回购的不同特点,针对我国目前股票回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罗琦  孔维煜  李辉 《改革》2020,(5):108-121
现金股利发放反映了债权人、股东、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受到委托代理问题的影响。采用2008—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研究表明,发放现金股利可能会损害债权人利益,过度债务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较小,而债务不足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较大。基于管理者代理问题视角的研究发现,现金股利可以有效发挥降低管理者代理成本的作用,当管理者代理问题严重时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更大。基于控股股东代理问题视角的实证结果表明,现金股利可以作为替代性的治理机制约束控股股东行为,当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严重时现金股利具有更高的价值效应。  相似文献   

7.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的一项重要的财务决策,而现金分红政策更是受到股东的追捧和市场的重视,高派现股利政策能反映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上市公司实施高派现股利政策的动因主要有基于公司稳定向好的财务状况,公司股权集中程度高,公司已进入成熟期的发展阶段,公司缺乏理想的投资机会,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影响等。高派现行为带来的经济效应包括:向公众传递公司利好价值、提升公司价值;有利于提高公司投资效率;有利于抑制恶意并购行为,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比如股利政策单一而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投资部分与分配部分失衡,增加融资成本;少数大股东获益多而有损中小股东权益。上市公司可以采用发放股票股利,使得股利分配政策多样化;均衡留存收益的投资和分配,满足企业稳定长期发展需要;适时调整股权结构,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等策略适当减少持续高派现股利政策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股利政策不仅会影响上市公司的形象,还会引起公司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我国最主要的股利支付形式是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文章针对这两种股利政策的市场反映进行研究,利用事件研究法,选取3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预案公告日前后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预案公告日之后,发放股票股利比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有较高的超额收益率,说明投资者偏好股票股利,股票股利会引起股价的上升。  相似文献   

9.
韩诗雨 《魅力中国》2009,(27):105-105
股权分置改革自2005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缓解了股市中一股独大的现象,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非流通股股东意欲搭乘末班车,通过发放现金股利的方式获益,本文通过对投资者对现金股利偏好及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研究得出现金股利派发逐渐增加,股权分置改革与其预期目标的达成仍有一定的时滞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董岚 《辽宁经济》2003,(8):55-55
股利是指公司制企业按照股份的比例分派给股东的公司收益。股利分配的方式一般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和负债股利几种。我国股份制公司经常采用的是纯现金股利、纯股票股利和部分股票股利部分现金股利三种方式。据统计资料显示:股票股利在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构成了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1.
付代红 《特区经济》2009,(12):110-112
现金股利分配的现状凸显了我国资本市场及上市公司层面的诸多问题。本文透过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表象,剖析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滕德琼  程娟 《特区经济》2004,(12):111-112
股票期权起源于美国,是西方近20年来兴起的一种用来激励经理人员的报酬制度。1952年,一家叫菲泽尔的公司,为了避免公司主管们的现金薪金被高额的所得税率“吃掉”,在雇员中推出了世界第一个股票期权计划。到90年代,股票期权作为企业一项新的金融创新,已在美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得到成功实践和推广。据悉,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中,90%以上的公司都推行了股票期权计划。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中国股市二十年来的股票股利发放情况,分析了股票股利的发放推动了上市公司创造财富效应。提出了股票股利的发放不能盲目,要有实际的盈利能力做为支撑,才能使公司进一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资本市场中,部分上市公司经营不佳却畸高派现,相反另一些上市公司长期盈利却不(低)派现,中国"股利政策之谜"一直困扰着国内学者。从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角度出发,运用2006年~201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不同所有权性质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行为进行研究,发现由于资本结构和大股东偏好差异,不同所有权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行为差别很大。证监会与再融资行为相挂钩的现金股利政策,可能更适合民营上市公司,对解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发放现金股利侵占小股东利益的问题并无益处,应区分不同上市公司的所有权性质来推出相应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2001~2005年的相关数据,对2007年及以前的我国钢铁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公司盈利能力、现金状况、非流通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呈正相关关系;公司规模、成长性与每股现金股利呈负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状况、资产的流动性对现金股利分配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汽车行业2008年披露现金股利公告的4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其现金股利公告对公司股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现金股利公告期间样本公司会产生显著的超额收益和累计超额收益,说明现金股利公告对市场有信号传递效应;样本公司平均累计超额收益率均为负值,说明纯现金股利政策不受我国资本市场欢迎.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选取GICS分类下2011~2013年信息技术行业的有关变量数据。采取因子分析法和线性回归法实证分析了该行业现金股利政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信息技术行业现金股利主要受到盈利能力和上年现金股利发放量的影响;企业成长性对于现金股利发放的影响并不显著,与传统理论不符。此外,影响2011和2012年现金股利发放量的资产流动性不再是影响2013年现金股利的关键因素,取而代之的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对此,政府因加大对控股股东监管,企业需加强催收账款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彭洁  江辉 《北方经济》2010,(20):46-47
本文采用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6-2008年的财务及相关数据,选择900家公司为样本,从成长性角度研究了控股股东与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具有发放现金股利的显著动机,而且这种动机不受股东性质的显著影响.文章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成长性对这一动机有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所谓股利政策是指企业关于发放股利与否、发放多少股利、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税后利润分配政策。在国际上,公司一般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特点和发展的生命周期来制定适当的股利分配政策。而我国的情况,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上一般都没有坚持一个固定的股利政策.“玩蹦极”的不是少数。总之,股利分配没有任何规律可循。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这种状况,导致一些对现金股利有较高依赖的投资者无法参与到我国的股市中来。股市成为一种单一的投机场所.各个购买股票的人都是为了获得资本利差收益.而不是为了长期投资以获得每年稳定的投资回报,这样严重影响我国股市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半强制分红政策的背景,文章以我国2012~2015年中小板建筑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对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有再融资需求的样本公司,现金分红与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正相关,即现金分红会提高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而且现金股利会加大公司再融资需求与投资不足的敏感性;没有再融资需求的样本公司,现金分红不会提高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而且现金股利也不能显著降低公司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