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语标记语是关联方式的语言手段之一。在听力理解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意义有助于听者寻找听觉信息与具体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加速话语解码,推理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2.
关联理论作为解释人类交际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幽默言语的研究。幽默言语的认知过程遵循最佳关联原则,即从启动最大关联语境的第一阶段进入到寻找最佳关联语境的第二阶段。而幽默言语的幽默效应正是来自于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之间意义的反差。  相似文献   

3.
交际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而言语成了交际的主要手段,人们一直都在寻求最佳的交际模式。近由Sperber 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这一需求,该理论提出的明示-推理的交际模式交际提供了成功的可能性,即说话人传递自己的信息意图,听话人运用语境知识推理来获得与说话人明的语境效果,从而促成了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交际无一例外的遵循关联原则.本文试从最大关联一最佳关联理论、明示一推理模式、认知努力和旧语境假设一新语境假设四个角度分析短信幽默的产生,从而证明关联理论对短信幽默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赵冲 《大众商务》2010,(12):217-218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交际无一例外的遵循关联原则。本文试从最大关联—最佳关联理论、明示—推理模式、认知努力和旧语境假设—新语境假设四个角度分析短信幽默的产生,从而证明关联理论对短信幽默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模糊语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交际中。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个明示推理过程,发话人应该提供尽可能关联的信息,使听话人能够以最小的处理努力去理解发话人的含义,达到最佳的语境效果。本文拟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并结合真实的商务合同为语料。探讨合同拟定方如何合理使用模糊语言来明示交际意图,实现最佳关联,使贸易双方之间达成互明,最终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借助于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观,可以分析看到关联对外语教学的指导作用:第一,填补信息空缺,寻找关联亮点;第二,运用关联理论,推导修辞格话语含义;第三,运用关联理论,深入认识语用失误,增强跨化交际能力;第四,运用关联理论,理解和欣赏幽默语言。因此,关联在外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幽默是指一种含蓄而充满机智、讽刺与诙谐的辞令,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在日常会话中,当说话人的语义层面和听话人的语义层面相交叉时,易形成幽默.语篇衔接、会话原则和言语行为的不合理运用,都会造成对话语的不同理解,产生歧义,构成了幽默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幽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所以幽默义的生成过程也值得我们探究。本文根据认知语用学的相关理论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视角对何炅在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节目中说过的一句幽默话语:"我到底是有多矮!"的幽默义的生成过程进行探析,以达到对幽默生成机制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0.
关联推理中的话语标记语的语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话语标记语对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起着语用指引和制约作用。话语标记语可以减少听话人在理解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获得话语的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使用和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这种复杂性体现在言语交际受制于交际场合和社会、文化因素,也表现在说话人的话语组织依赖于听话人在特定交际环境申的语境假设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即语境建构能力.本文探讨了语境建构对大学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并提出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申培养语境建构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会话含义产生于交际过程中。属于因说话人违反某一项或几项会话准则而由听话人结合语境所推导出来的超出话语本身意义的另一层意义。会话含义的推导过程与语境紧密结合,受语境的制约,是一种语用现象。语境对意义推导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话语性质的判定、会话含义的明确以及对概念推理空缺的填充。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使用和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这种复杂性体现在言语交际受制于交际场合和社会、文化因素,也表现在说话人的话语组织依赖于听话人在特定交际环境中的语境假设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即语境建构能力。本文探讨了话境建构对大学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并提出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语境建构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翻译的前提是对原文有正确的理解,而自然语言中的同一话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译者如何认定一种理解而排除其他的理解,关键在于寻找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5.
话语意义有两类:句子意义和说话人意义,其中说话人意义是语用学关注的对象。该文介绍分析了几种主要的语用理论如格赖斯的会话含意理论,斯波伯一威尔逊的关联理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和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认为必须放在具体语境中才能了解说话的确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阐释了隐喻现象,探讨了隐喻的性质、工作机制、识别与理解,提出隐喻的产生、使用和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在适当的语境下,寻求最佳关联从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的一个过程,指出这种隐喻观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语用失误是言语交际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可以避免的。发话人明示效果低下,或误判受话人的认知环境产生的语用失误,或推理失败都会产生语用失误。要避免语用失误必须在理解对方话语的同时,准确地握对方的话语语义并调用已有的认知假设建立关联语境,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识别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怎样利用关联理论通过语境推理更好地理解话语。一方面,关联理论既能解释明示话语,又能解释暗含话语,有利与话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但另一方面,它忽视了受话人的接受心理,忽视了话语对受话人的心理关联,有其局限性,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言语交流中,话语体现发话人意图,和发话人意图之间是一种相似性的关系。隐喻包含话语预设形式和其所表达的意图之间的解释性关系,并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对其理解往往需要付出较大努力。本文以关联原则为基础,对话语隐喻含义进行分析,以期对隐喻有更深入理解和更好使用。  相似文献   

20.
话语标记语是说话者明示自己意图的一种语言机制。它能制约和引导听话者对认知语境的选择,帮助听话者找到话语与认知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帮助听话者以较小的心力投入获得较大的认知效果。关联论为话语标记语的存在提供了认知心理理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