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主流经济学认为工会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垄断力量,工会的存在会妨碍市场出清从而导致无效率.最近的经验文献对集体谈判制度的剖析深入到了谈判级别、谈判结构的层面上.经验文献中工会和集体谈判对工资的影响的结论较为一致,都得出了对工资产生正向影响的结论,而关于工会和集体谈判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有较大分歧.  相似文献   

2.
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实行以来,集体谈判在其理论建设领域,法律法规建设领域以及政府、企业社会实践领域都有一定的发展。本文试比较分析中国集体谈判在各领域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它们的内在关联,以此探析当前中国集体谈判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会矛盾的凸显考验着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力,而谈判式管理是一种由政府提供交流平台,就社会公众关注的利益焦点,通过沟通、协商等手段,经反复调整各自目标,最终达成双赢的管理过程,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方式之一。笔者试图从谈判理念、集体谈判制度、谈判培训等方面探索谈判式管理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4.
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劳动法中虽已确立,但现实中运行状况并不理想,理论基础的薄弱和制度设计缺陷都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人力资本理论、企业契约理论和不完全合同理论有着内在有机联系,共同成为劳动者集体谈判权的理论基础,劳动者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是以人力资本出资的一方契约主体,企业本身是一种契约组织,主要是劳动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契约,劳动者理应有分享企业经营成果即利润的权利.劳动合同是不完全合同,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劳动者有要求再谈判的权利,劳动标准的共同性决定了劳资双方的再谈判必然采取集体谈判方式.  相似文献   

5.
集体谈判制度是现代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已实行了近百年的用以规范和调整劳动关系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其目的是化解劳资矛盾,使劳资双方达成共识,签订集体合同.我国推行这一制度已有十年的历程,但是目前这种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只有通过对集体谈判制度在中国产生的历程以及实施现状的考察,探讨其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性,才能求得对集体谈判制度在中国的运用和推广更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集体谈判制度是现代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已实行了近百年的用以规范和调整劳动关系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其目的是化解劳资矛盾,使劳资双方达成共识,签订集体合同。我国推行这一制度也已有十年的历程,但是目前这种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集体谈判制度在中国产生的历程以及实施现状的考察,探讨其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性,以期求得对集体谈判制度在中国的运用和推广更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都偏低;分配关系不合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分配行为不规范,分配秩序比较混乱。体制性弊端是形成现有收入分配格局的根本原因,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劳资集体谈判制度缺失,劳动力价值被严重低估;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也导致分配不公。劳动报酬占比下降是公有制的比重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政府和工会未能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客观结果。因此,要明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8.
欧元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在经济结构、财政纪律等方面有德国化的趋势。借鉴德国的经验,在中日韩自由贸易谈判中,中国有必要在谈判中展现高度的技术性和灵活性,争取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当前劳资集体谈判在许多西方国家呈现出明显的分权化趋势,国家或产业层次的集体谈判逐步向企业乃至车间、部门层次下移,进而对劳资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集体谈判分权化是劳动关系主体力量严重失衡的体现,文章作者分别从工会组织萎缩与职能异化、雇主去工会化生产策略与雇主组织趋于解体、政府去管制化竞争等方面对劳资集体谈判分权化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制度不仅包括产权制度与经营权制度,而且也包括劳权制度,集体谈判与集体合同制度是调整劳动关系的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本对实行集体谈判与集体合同制度的必要性、条件及原则进行了粗浅的探讨,抛砖引玉,以期对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趋势会恶化收入差距,扩大基尼系数。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本分配制度下,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有悖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本文梳理了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与测算劳动收入份额的方法。综述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既有经济发展,全球化,产业结构变迁等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原因,也有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劳动力议价能力等微观因素,还有政府行为的影响。最后对现有研究作出了简要的评析,指出今后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讨价还价的博弈模型揭示了讨价还价的本质,即讨价还价的结果反映双方的力量对比。但是讨价还价的博弈模型与现实生活中讨价还价的具体行为又有许多不相符合之处。文章在分析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讨价还价博弈论模型的一个现实补充,更好地解释现实世界中的讨价还价行为。  相似文献   

13.
Certain factors may influence the extent to which consumers are willing to expend effort bargaining with retailers in order to gain additional pre-purchase information. One factor could be the consumer's favorable or unfavorable orientation toward the bargaining process itself. Another factor could be consumer expectation as to whether bargaining is permitted by retailers. A third factor might be whether a consumer's actual participation in bargaining encourages, or discourages, additional search activity. This research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shopp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 which suggests that greater search effort is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s who are favorably predisposed toward retail bargaining and/or expect bargaining to be appropriate in a given situation.  相似文献   

14.
日化产业是一个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但在中国市场上却是外资品牌占主要地位。为了更好的促进本土日化产业的发展,以上海家化为例,本文应用波特五力模型,从现有竞争者、买方议价能力、供应商议价能力、替代产品的威胁和潜在进入者威胁这五个方面分析中国日化产业的行业环境,找到本土日化产业发展的不足,并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品牌经济选择成本分析范式,在讨价还价博弈理论分析框架下,将贴现因子的变动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在上、下游动态博弈中,由于品牌的引入降低了贴现率,使其在谈判中占优,继而影响到讨价还价双方各自的均衡收益,从而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自主创新的品牌之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代理理论认为,激励相容的经营者报酬机制是减少代理成本的一个重要方式.然而,在实践中这种报酬机制的设计并不必然对公司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二者之间呈现较弱的相关关系.董事会与CEO之间的权力博弈是影响CEO报酬和公司绩效关系的重要因素.只当董事会在博弈中占优条件下,CEO才会被授予合理的股票、期权等形式的长期激励报酬,从而强化CEO报酬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而当CEO在博弈中占优时,其报酬机制的激励相容性则较弱.中国国有上市公司董事会与CEO之间的博弈扭曲了CEO报酬机制,损害了CEO报酬对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应当从博弈的制度环境入手矫正上述博弈机制,理顺CEO报酬机制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零售商买方势力定义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斯塔克伯格的市场结构为背景对零售商买方势力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并依据买方势力的行使方式进一步区分出买方垄断势力和买方谈判势力,由此导出研究零售商买方势力的两条路径,最后提出这种界定的反垄断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reviews and synthesizes the past research in the area of behavioral dimensions of channels of distribution. The authors explore the focal points of works on bargaining, conflict, cooperation, power, performance, member roles, member satisfaction and political economy.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supplied.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污染转移理论出发,在Nash谈判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中外合资企业投资双方的合作博弈模型,指出跨国公司采取的污染产业规模变动的战略是在我国政府管制和市场发育既定条件下,基于跨国公司和我国企业双方谈判力大小而进行的主动决策.得出并进一步分析了跨国公司投资于发展中国家污染产业的三个基本命题,指出:只要外商将转移污染的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其对华污染产业投资势必趋于扩大.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Cooperative advertising plays a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role in marketing programs. In this paper, we use a game theoretical model to study not only cooperative advertising but also pricing strategy in a manufacturer—e-retailer supply chain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product categories. First, two cooperative advertising models (the leader-follower Stackelberg and the strategic alliance) are established and analyzed. We then compare the two models to develop some important theories and managerial insights. Furthermore, we utilize a bargaining model to implement profit sharing and determine the manufacturer’s participation rate for cooperative advertising in the channel coordination of strategic alliance. Based on our results, we derive optimal market strategies and identify probable paths of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