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根据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方针和政策,把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一、深刻理呼“抓大放小”的战略意义“抓大放小”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提法。所谓“抓大”,就是国家近期应集中力量抓好关键的大型企业。根据1994年对15万户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的数据,按总资产排序的1000户大型骨干企业,占国有资产总额的40%,抓住抓好这批大型企业,就牵住了国民经济的“牛鼻子”。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和主导力量。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谈“抓大放小”中“大”与“小”的界定刘振石“抓大放小”,简单地说,就是重点抓好国有大型企业,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抓大放小”的前提条件是对“大”与“小”的正确界定。而传统的界定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利于从整体上真正搞好搞活国有企业。因此,...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国有企业处境十分困难,因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抓大放小”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方针。本文将对有关如何放小的一些观点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几经波折,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有进有退”、“抓大放小”的方针后,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才渐渐明确。之后,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  相似文献   

5.
宋继军 《经济论坛》1998,(16):18-19
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取得新突破,这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后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解决国有企业深层次的内在问题,党的十五大又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以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攻坚战引发出“抓大放小”和“三改一加强”的企业改革发展战略,以此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  相似文献   

6.
王勇 《经济师》1998,(5):58
重视企业监督强化企业管理王勇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何搞活搞好国有企业,对保持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国家“三改一加强”、“抓大放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搞活国有企业的政策出台,如何正确理解和...  相似文献   

7.
周新民 《经济论坛》1998,(23):23-24
一、对小型国企改革的几点看法1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绝不是搞私有化。党的十五大提出“抓大放小”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对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战略性调整,这种战略性调整,实质是按照国有企业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改革,着眼于从整体上搞活国有企业。而国有小企...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的一般职能是其在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中得以存在的主要原因,国有企业的部门配置没有普遍适应的统一的结构模式。只有将“抓大放小,搞活国有企业”的思路赋予新的内涵,才能解决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规划出合理的国有企业的规模和结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9.
●各省市搞活小国企的动态在目前实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抓大放小”战略中。全国各省市从体制、资产、经营方式、组织形式、产权方式等方面入手,创造了多种搞活国有企业的方法、途径和模式,丰富和完善了关于“放小”的内涵。一、已提出或实施的多种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0.
崔绍齐 《经济师》1999,(10):29-30
江泽民同志今年在几次国企改革座谈会上都反复强调,“要继续实行‘抓大放小’的方针”。国家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要重点培育和抓好一批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同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要不断了解和掌握新知识,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及时解决在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为了贯彻落实上述精神,我们经济师应当善于运用“抓大放小”和“八二”原理的思维与工作方法。一、“抓大放小”是解决宏观经…  相似文献   

11.
深化企业改革谋求更快发展傅贵武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集中力量抓好大型国有企业,对一般中小型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即“抓大放小”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企业改革的基本任务。我们从承德的基本市情出发,提出了“优势企业改中搞大,一般企业...  相似文献   

12.
"抓大放小"政策的提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有企业多年改革实践的产物.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实践、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涉及用人制度的改革,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有时还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把握方向、加强引导、促进调整是落实企业"抓大放小"政策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3.
前一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实质是组织制度性创新,也就是说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对制度性创新的另一方面,即管理制度性创新给予充分的重现。我们党十五大针对这一事实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方针,这一方针完全符合我国目前企业改革的总体思路,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志成 《经济论坛》1998,(19):33-33
1997年以来,按照中央和国务院“抓大放小”的原则,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步伐加快,出现了拍卖、出售、租赁、托管、股份制改造等多种改制方式,其中拍卖和出售约占改制国有企业的七成以上,在西部落后地区的地县两级国企改制中,拍卖和出售更占绝大部分。国有企业不论是出售还是拍卖,都有  相似文献   

15.
一、“抓大放小”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战略方针根据我国十七年改革的实践经验,中央明确提出了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的改组,“集中力量抓好大企业,放开搞活小企业”.“抓大放小”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是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的一个战略方针.1、集中力量搞好大企业就是抓住了关键.国有大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力量,是各行业的脊梁和骨干力量.国家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体现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真正把它们搞好搞活,就能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国家实力,并且有效地带动和扶助一大批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增强国有经济实力.这样做,就是抓到了企业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渐深入,国有经济“抓大放小”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落实,我国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民营经济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一趋势在欠发达地区将更加显著。对此,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就其自身的服务方向需重新调整,不仅要为国有企业服务,更要为民营经济企业服务,只有如此,在未来的经济增长和  相似文献   

17.
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加快构建新体制框架乌向左付全增1997年唐山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坚持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以推进存量资产流动为主线,“抓大放小、三改一管、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全力进行“四个突破”,不断完善“四项配套”,加快构建新体制大厦。到目前,全市...  相似文献   

18.
路向明 《经济师》1999,(8):67-67
党的十五大关于“抓大放小”方针的提出,为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一条改革思路。这一政策方针实施以来,总体上看,对国企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大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在认识和操作上出现了一些误区,特别表现在“放小”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采取了“甩...  相似文献   

19.
“放小”还需有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抓大放小”是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基本方针和重大决策。各地在具体贯彻落实中,结合本地实际,采取了许多措施,也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从邯郸的实践看,我认为采取这样几条措施对搞好国有中小型企业是行之有效的,而且...  相似文献   

20.
深化中小企业改革的几条思路实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大放小”就是实施这一改革战略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因此,如何放开搞活小型企业就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话题.本文列举近年来各地区别不同情况而采取转、租、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