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曾怡仁  李政鸿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1):93-115,158,159
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是融合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与女性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研究路径,一方面,它将性别议题带进全球化以及发展研究,尤其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构调整方案以及全球化进程所造成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反思主流、非主流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性别盲问题,并思辨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作者采取跨层次与跨学科的多元研究方法,勾勒出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女性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批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之间的知识脉络,说明该研究途径对外开放的特色,认为透过学术社群之间的对话和更多学者的投入研究,女性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将更为成熟,同时也会推动整体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性别一直是女性主义学术中最热门的概念之一,而对于在性别关系中争取平等与保持差异的论争也一直是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中心议题。研究、梳理、总结西方女性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不仅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女性主义的发展脉络、理论观点,更是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紧抓时代脉搏,真正实现女性的独立、平等和个性解放提供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主要流派,各个派别都关注妇女生活,强调“社会性别”分析的重要意义。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向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发起挑战,有助于人们完整地理解国际关系。作者将介绍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的主要流派、核心概念,梳理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与其他国际关系学派的关系,探讨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领域开始关注环境安全问题,对环境安全的理解逐渐从片面转向全面。女性主义在这一背景下介入环境安全领域,从性别视角审视传统安全观和已有环境安全理论与实践,发现其隐含着的性别缺失,揭示深植于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二元论根源。在解析传统安全领域性别问题的基础上,女性主义提出了整体主义的环境安全构想以及理想的国际环境安全图景。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当时随着女权运动的深入,女性主义者为了寻找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的融合。现代女性主义基于马克思女权主义对女性社会地位和性别身份认同的研究,进行了更为实践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将从对马克思女性主义的理论探索、社会各个流派对其的态度以及女性主义在现代社会发展的状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漆海霞  陈然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5):82-96,158,159
随着女性就业和参政议政的比率日益增加,国际关系学者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一趋势对于国际关系领域的安全与合作有何影响?为了检验女性主义理论,作者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性别因素的影响随着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对于世界大国,其军费开支基本不受性别因素的影响;但对于世界大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军费开支则在较大程度上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女性主义的结论适用于大国之外的这类国家,女性就业率和女性议员比率可以解释这类国家的军费变化。但是对于世界不同地区,其结论又有所不同。在中东地区、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各国军费占政府开支的比率与该地区女性议员比率成反比。而女性的经济地位则并非如此,在中东这一女性地位相对低的地区,女性就业率对地区军费变化并没有显著影响;而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其女性地位居于中等或较高位置的地区,各国军费占政府开支的比率与该地区女性就业率成反比。在分析和借鉴女性主义理论时需要考虑不同的研究对象与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从国际关系学理论整合的角度 ,探讨女性主义分别与三种批判性理论①(即自由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建构主义 )相整合构造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即自由制度女性主义、马克思女性主义和建构女性主义 )的可能性 ,主要以女性主义做补充的方向来进行。自由制度女性主义是纠正实证主义的研究态度、扩展概念的内涵 ,通过制度与机制 (regime)来确保女性的合法权利。马克思女性主义在批评资本主义体制的同时 ,揭示在维持资本主义体制上扮演重要角色的父权制度 ,更深层次地剖析压迫与剥削问题 ,并且把女性的剥削问题扩大到第三世界 ,使理解国家与个人行为更具洞察力。建构女性主义对以男性为主的价值体系提出了直接挑战 ,从根本上探讨国际关系知识主体 (即人、国家和国际体系 )身份 (identity)再建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作为新近产生的边缘学派,在其近20年的发展中,不断与处于国际关系学主流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发生碰撞。尖锐的冲突、合作与分歧并存的张力及对合作的期待成为它与上述三者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尽管女性主义与主流学派之间存在着种种矛盾甚至冲突,但它并没有将自己奉为绝对真理,意欲取而代之,而是希望通过引进社会性别视角,使国际关系学科更真实地反映国际社会纷繁复杂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由来已久,长期以来一直是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关注的国内问题;这个问题成为国际关系学者关注的国际问题主要始于20世纪80-90年代不断深入的经济全球化。伴随全球化的深入,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全球市场的流动深刻影响财富在全球的生产与分配,进而影响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因而成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作者首先梳理了知识产权问题国际化的历史进程,随后概括了国际关系学者对该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的四个方面——知识产权与国内利益集团、知识产权与国际产业竞争力、知识产权与国际制度、知识产权与全球治理——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同时提出尽管经过近20年的努力,国际关系学者的相关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研究议题不够深入,理论和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经验研究缺乏多样性,中国学者的研究比较薄弱。对于仍以消费西方知识和技术为主的中国而言,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姜波  闻铭 《理论观察》2010,(3):25-27
在当今的女性文学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已经成为了我国女性文学批评的主流。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语境中不断发展的同时,因其在应用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结合我国女性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具体实际情况,显现出了一些局限和问题;因僵化的生搬硬套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也遭到了社会的误解与非议。女性主义批评日趋保守的状态使女性文学研究陷入了误区与困境。  相似文献   

11.
尚会鹏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2):24-43,156,157
以新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建立在单一本体论基础上,在单元层次上趋于把构成国际体系基本单位的国家视为权力单位,在关系层次上把国际关系简化为一种权力关系,在体系层次上把国际体系视为一种更接近物理系统的简单系统。而在批评新现实主义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也未能很好地解决国际关系本体论的单一性问题。作者在梳理学术界对国际关系本体论思考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一个逻辑上自洽的国际关系本体论基础,从而使国际关系研究跳出“政治学囚笼”,置于一个新的本体论基础之上。新本体论三个层次的特点是:在单元层次,构成国际关系的单元是考虑了文明体与组织体两个侧面的多元国家;在关系层次,国际关系是一种由人类多维活动构成的复杂网络;在体系层次,国际关系是人类在国际场域中多元社会共现的演化系统。世界强联结时代出现的一些新特点支持新的本体论思考:人类多维活动被深度卷入国际场域的现实支持从多元、多样的视角看待国际行为体;国家行为体强联结的现实支持把国际关系模式视为一种多维复杂的关系网络;国家间因深度互动而出现“共同体化”的趋势支持把国际体系视为“多元社会共现”的文明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性别理论是西方女性主义的重大理论建树,于20世纪90年代逐渐被中国的妇女研究者所关注并迅速地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理论建构和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的实践推进,推动了中国妇女的社会发展和男女关系的根本改善。  相似文献   

13.
建立何种世界秩序、如何建立这一世界秩序?这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问题。现实主义等主流理论认为,对世界秩序的正确认知,只有通过分析国家行为才能获得。在它们看来,国际关系领域要么无所谓正义,要么只能在民主国家间建立正义的世界秩序。通过引入性别要素,女性主义发展出全新的世界秩序理念。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正义是实现世界正义的基石,正义源自关怀,关怀是比正义更高的道德诉求,把关怀引入国际社会,是建立和平、和谐、正义秩序的前提。对于后冷战时期世界政治生活的现实而言,女性主义的观点不仅仅是批判性的,它也为未来世界秩序的构建提供了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 12月 5~ 6日 ,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华东师范大学亚欧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在海内外的新进展 ;多学科视野中的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  相似文献   

15.
作者分析了修昔底德关于伯罗奔尼撒战争起因的论述,并将修昔底德本人的论述和国际关系学者对修昔底德的解读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首先,修昔底德强调这场战争本身及其起始过程的特殊性,国际关系学者则往往试图从修昔底德的论述中提炼出战争爆发的普遍原因。其次,修昔底德并不寻求现代意义上的"原因"和因果关系,而只是记述他所见之事,即战争的起始过程或预兆;国际关系学者寻找的则是导致战争的一种或多种原因,并想要以此来预防或控制战争。修昔底德与当代学者之间的思想差异促使我们思考:当代国际关系学者应当如何阅读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6.
周莹 《黑河学刊》2013,(9):180-182
以往关于性别偏见的研究已经著述颇丰,不同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社会性别的构建问题,和社会对女性的偏见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解释。本文以期运用布迪厄《男性统治》中的理论观点,对社会性别角色的构建和性别权力关系的产生进行探讨,同时讨论女性在这种社会结构和关系当中如何寻求自身的角色认同和抗争。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以主教任命为例,对宗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首先,作者从全球庞大的宗教信徒人数、共同的信仰身份认同和价值体系构成跨越国界和跨越民族的精神文化力量、以宗教为基础或具有宗教背景的非政府组织或国际行为体、宗教强大的动员力量、把宗教信仰及道德价值观融入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宗教组织负责人或宗教领袖个人的精神魅力和活动能力等六个方面论述了宗教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对国家主权之争、法规制度之争和普世教会与地方教会关系之争三个主教任命影响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主教任命问题对国际关系起影响作用的四个作用路径:一是主教任命问题常常引起对国家主权的干涉与维护之争从而影响国际关系;二是主教任命问题常常引起对任命程序的"合法性"之争从而影响国际关系;三是主教任命问题常常通过签订国际条约解决争端从而影响国际关系;四是主教任命问题常常把教皇使节牵扯其中从而影响国际关系。最后作者提出建议,要高度重视梵蒂冈及罗马教皇在国际关系中的特殊作用和重要影响,抓住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18.
作者尝试将"心理-社会均衡"的理论引入到国际关系研究中,把近代西方国家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国际关系与"个人"这种西方社会的"基本人际状态"联系起来考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阐述了现代国际关系的起源及本质。作者认为,近代西方国家的出现是解决个人社会一体化问题的产物,"个人"与近代民族国家是一种同构映射关系,即两者都是界限清晰的行为主体,个体的"自我意识"与"民族自我意识"具有关联性,对个体利益和权利的强调与国家功能的分离具有一致性。个人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特点——利益、竞争、缺乏安全感——也反映在国际关系中并被普遍化和强化。作者还分析了"个人"心理-社会均衡模式的特点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所谓"安全困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妇女社会地位客观反映了社会和谐、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研究新疆妇女社会地位与受教育程度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从新疆14个地州市分层随机抽取41个县区(市)的18岁-64岁的社会群体作为调查对象,选用教育、就业、杜会保障、政治参与和政治态度、家庭婚姻、性别认知和态度等方面的14个变量来构建测量妇女社会地位的指数,并依据第三次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分析了新疆妇女社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的现状,以及妇女受教育程度对其社会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新疆妇女受教育水平存在地域、性别、城乡间的差异;第二,新疆妇女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其劳动收入平均增加0.385%;第三,新疆妇女受教育水平与社会地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后提出了提高新疆妇女社会地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雷蒙·阿隆是横跨多个学科的法国理论家,在国际关系领域,他以历史社会学方法建构国际关系理论著称。其历史社会学方法是一种反实证主义的总体性方法,它通过一系列概念的设计、分析层次的设计和变量的设计来理解和阐释国家间关系——战争与和平问题。该方法与阿隆独特的历史哲学、国际关系理论观相关。作者还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了历史社会学方法的复杂内涵以及该方法难以传承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