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外R&D溢出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贸易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R&D溢出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起到重要作用,而国家之间的贸易是R&D溢出的重要渠道,本文结合Jaffe的技术相似性理论认为,R&D溢出应包含两个过程:通过国际贸易产生的显性溢出和通过技术相似性产生的隐性溢出。使用以上理论构建了R&D溢出模型,并检验外国R&D溢出、我国的研发投入对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外国R&D溢出对我国的制造业生产率的当期影响不显著,但对以后年份生产率提高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政府补贴带来企业的额外行为效应理论,以医药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补贴是否促进了企业R&D投入的增加,企业技术实力是否具有调节效应;以及政府补贴是否具有信号传递效应,能否显著提高企业债务融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与R&D投入显著正相关;企业技术资产与R&D投入正相关,研发人员与R&D投入强度负相关,两者均不显著;研发人员正向调节了政府补贴与R&D投入之间的关系。政府补贴发挥了积极的信号传递效应,与企业债务融资能力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企业R&D商业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凸显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企业R&D商业化能力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认为,企业R&D商业化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R&D投入的收益多少.企业可以从多个层次来改善其R&D商业化的水平.不同的商业化途径对R&D的盈利水平亦有着显著影响。企业应该重视其R&D商业化能力的改善.因为.它为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支持.是企业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从研发投入风险和决策者风险偏爱出发,以委托代理理论为框架,分析高管持股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股东比管理者更愿意进行R&D投入,高管持股对企业R&D投入有激励作用,但这种激励在持股比例很低时不显著,只有当高管持股达到0.1%时,R&D投入强度才显著提高。这说明对高风险的研发投入,只有那些与企业长远发展相关的利益群体,首先是股东,其次是持股达到一定比例的高管才有动机加大R&D投入.促进企业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R&D(研究开发)支出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已由衡量一个企业开发新产品、改进旧产品能力的标志,提升到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应用研究能力与基础研究能力的重要标志。然而,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中最有争议的就是R&D支出的会计处理问题。笔者对R&D支出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归纳,并从未来发展的角度,展望了R&D支出由局部改革至资本化与费用化之争论消失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R&D及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一组国际通用的、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企业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群已成为贵州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本文通过对贵州省R&D经费的投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宏观上探讨R&D投入及其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影响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9~2006)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国家自主创新政策导向下,企业R&D投资的主体地位日渐加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R&D投资强度依然偏低,存在研发人力投入不足、地区差异显著、中小企业R&D投资力度有待加强以及R&D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效率视角的R&D投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运用理论模型描述R&D投资结构对创新系统产出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上,利用1990-2006年中国创新系统数据,对R&D投资分配结构与自主创新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R&D三个流向投资与自主创新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因此,本文进一步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对基于投资流向的R&D投资结构效率进行定量研究,并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
企业R&D的策略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企业R&D活动的定位企业R&D(研究与开发)作为企业的一项核心工作,对于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能力,推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R&D相对于企业的其他工作有自己的特殊性:(1)它是一种高智力的专业性活动。企业R&.D人员一般都是经过专门知识训练的科技人才,他们的工作主要是通过运用相应的专业知识开展研究活动,这些研究需要较高的智力。(2)它所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Rho的不确定性既受到市场变化不确定性的影响,也受到技术发展不确定性的影响,还要受到诸如投资估算、人才技能和政…  相似文献   

10.
区域R&D经费投入结构的灰色优化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R&D投入产出体系运行机理不明确,从而导致难以实现R&D投入结构优化预测的问题,本文利用灰关联分析法确定R&D经费投入对科技产出的贡献度,建立目标函数;同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各结构指标和总量指标进行预测,建立约束条件,最终构建R&D经费投入结构的灰色优化预测模型。最后,对江苏省"十一五"期间R&D投入结构进行预测与优化,给出了该省"十一五"R&D投入的最佳配置方案,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R&D资源投入结构包括财力投入结构、人力投入结构、政策投入结构等内容,是反映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依托对R&D财力投入结构、人力投入结构两个核心指标的考察、从R&D资源投入的部门结构、研发阶段结构、行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等4个方面入手,基于R&D资源投入结构的视角,对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能力提升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探究跨国公司和中国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对于增强R&D合作,促进跨国公司向我国高校的技术溢出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在现有理论文献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假设,通过问卷统计分析对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沟通交流水平以及合作环境状况对高校科研能力获益,高校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地位差距对高校科研管理获益,以及高校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对高校科研资源获益均产生负面影响,但高校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却对高校教育功能获益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与跨国巨头进行技术竞争,一般的,政府可以选择R&D合作和政府补贴。本文考虑一个标准两阶段模型的修改,这里有两个高成本的从事减少成本性R&D的厂商.并有溢出效应,和一个没有R&D的低成本厂商进行古诺竞争。我们对厂商进行R&D合作和对厂商R&D提供补贴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无论是在竞争还是合作的情况下,补贴随着溢出率增大而降低,补贴随着技术差距的增加而增加。R&D投入水平、本土企业的产量、总产量随着政府补贴增加而增加,国外企业的产量随着补贴增加而减少。当溢出率较小时,补贴比合作更为有效;当溢出率较大时,合作比补贴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我国企业转型升级和R&D价值创造为基础,通过问卷研究了我国企业R&D投入的困境与R&D资源获取的成本关系,信息不对称与R&D融资渠道的摩擦力。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对于粗放型发展中成长的"虚胖"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来瘦身;企业寄期望的R&D融资渠道并不畅通,原因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信用缺失,出现很大的摩擦力。对此,企业需要首先通过自有资金,分步骤地通过R&D价值创造来取得不同阶段R&D融资的信用证明,并通过研发合作网络,才能有效地降低获取R&D资源的成本并不断地积累企业研发价值创造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R&D投入、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 2004~2017 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 构建了R&D投入、 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相互关系的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 分别从全国层面以及不同地区层面探究了R&D投入、 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 (1) 产业结构升级在全国层面和东部地区有效抑制了碳排放, 而中、 西部地区则增加了碳排放; (2) 不论是在全国层面还是在不同地区层面的回归结果中, 均得出R&D投入的增加虽然提高了碳排放量, 但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3) 产业结构升级和碳排放增加对R&D投入水平的提高形成倒逼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1995—2005年我国16个四位码高技术产业中大中型企业的面板数据,借助Pakes&Griliches提出的专利生产函数,对三种R&D溢出与我国本地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外商投资企业R&D溢出是促进我国本地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外部力量,且与我国本地企业自身R&D活动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技术引进、购买国内技术等R&D溢出没有对我国本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消化吸收能力较强的行业中,我国本地企业技术引进的负溢出效应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本文还依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若干加快提升我国本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R&D产出水平差异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不同,我国各地区在R&D产出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对我国区域R&D产出水平差异进行定量化分析,本文引入了主要检索工具收录论文相对数量、授权专利相对数量、技术市场相对规模、新产品产值相对规模等指标,根据(2006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对我国各地区R&D产出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R&D产出水平差异程度的不同。对我国各省区进行科学分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9~2011年我国30个省市科技 R&D 人员、人力资本存量和创新效率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分析科技人力资源与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范围而言,科技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重要,科技人力资源中的 R&D 人员次之,人力资本存量最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较大,东部、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效应最高,但对中部地区的经济效应为负。  相似文献   

19.
基于DEA的企业R&D投入绩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通过对我国企业1992-2003年R&D投入绩效及其变化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企业R&D投入的产出绩效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较差,但在1999年后不断提升并且其相对绩效较优。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企业还应加大对R&D的投入,这样才能创造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能源研究与开发(R&D)投入研究是能源R&D计划政策分析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中国能源R&D的经费投入约占全国R&D投入的6.43%,占全国GDP的0.064%。能源R&D政府资金占能源R&D经费的比重为10.65%,占GDP的比重为0.0068%。这一比重远远低于多数发达国家2000年能源R&D预算占GDP的比重。在绝对数量上,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例如仅为日本的1.8%。通过分析其他国家政府的能源R&D经费在技术领域投向上的趋势,指出目前国际上多数国家的能源R&D投入分配倾向是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