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信用卡区别于其他银行产品的根本特征和核心价值是其小额循环消费信贷功能.信用卡作为复合型的金融产品.是应用于日常消费的个人无担保和无抵押循环信贷产品。与个人消费信贷,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个人贷款产品相比.信用卡贷款具有典型的无担保,无抵押和非计划性特征.银行根据持卡人的收入和信用状况为其核定信用额度.只有在客户持卡消费时贷款才实际发生.国际上.信用卡业务的收入构成也表明,循环信用消费带来的利息收入和预借现金收入.是信用卡业务收入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从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模式看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现状 信用卡是商业银行或专营公司向个人和单位发行,持卡人可凭卡在特约商户购物消费,或在银行存取现金,且具有消费信贷功能的信用凭证。信用卡的主要功能包括消费信贷、消费结算、存取现金和银行转账等。由于信用卡实行存款不计利息、贷款享受一定免息期的政策,因此其最基本的功能是消费信贷,这种消费信贷实际上是一种循环信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信用卡》2009,(20):46-49
信用卡是银行定位于个人的消费信贷工具。与银行其他信贷产品相比,信用卡具有其显著的特点:(1)没有任何形式的担保和财产抵押,完全建立在个人信用基础上;(2)信贷金额相对较小,主要用于个人日常消费,因此需要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4.
《中国信用卡》2013,(4):33-35
一、信用卡计息规则1.信用卡为什么要计收利息?信用卡是无抵押、无担保、无指定用途的小额循环消费信贷工具,具有便捷、灵活、安全等特点:"便捷"体现在申请信用卡不需要向发卡银行提供任何抵押物或者质押权,不需要提供担保人;"灵活"体现在只要获得发卡银行核定的信用(贷款)额度,就可以在这个额度之内消费使用,在归还了欠款后,自动恢复成原有的信用  相似文献   

5.
住房金融是指为住房生产和消费而进行的资金筹集、融通、借贷和结算等一系列信用活动的总称,是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为发展住房生产和消费而开展的信用活动和提供的金融服务。其主要内容是筹集住房资金、发放住房贷款及资产与负债之间的风险管理。可分为住房生产融资和住房消费融资两类,所谓住房生产融资是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为住房开发机构提供资金和相关的信用服务。住房消费融资则是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为住房消费者提供资金和相关的信用服务,即一般所谓的个人购房抵押贷款。市场经济国家主要偏重于住房消费金融,甚至把个人购房抵押贷款等同于住房金融。  相似文献   

6.
信用卡是银行定位于个人的消费信贷工具.与银行其他信贷产品相比,信用卡具有其显著的特点: (1) 没有任何形式的担保和财产抵押,完全建立在个人信用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刘群 《福建税务》2002,(3):21-24
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在促进消费需求增长过程中,除了制定相应的消费政策支持外,消费信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消费信贷又称消费贷款,是针对消费才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贷币需求的贷款,是针对消费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贷币需求的贷款,是与消费购买商品,特别是住房和大件耐用消费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消费信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商业部门直接对顾客提供的中短期信贷,主要是通过信用卡方式结算的赊销和分期付款方式的赊销;二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提供的用于耐用消费品、住房及支付其他费用(如教育费用、旅游费用等)的长期信贷,主要有各种抵押贷款、担保贷款等。  相似文献   

8.
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卡具有显著的风险特征,其无担保循环信贷的产品特性和贷款实际发生的非计划性、无固定场所、市场主体多元化、单笔金额小等特点,决定了信用卡业务是一项风险较高的业务。信用卡业务的主要风险来自持卡人信用风险、特约商户交易风险以及银行自身操作风险,为此,应着重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消费信贷属于消费信用,是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贷款,使消费者在有财力付款以前,通过分期付款和赊销方式来满足自己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消费信贷目前呈现的特征目前我国已经开展起来的消费信贷包括住房、汽车、信用卡、存单小额抵押贷款和部分生活消费信贷(包括学生助学...  相似文献   

10.
信用评分模型的一个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是信用卡的生命周期管理,信用卡业务具备发展和应用信用评分模型的两个特征:一是数据量庞大,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反映消费信用特征和表现的信息.这使发展信用评分成为可能,二是业务量庞大,众多银行发行几百万,几千万张信用卡,但每张信用卡的贷款量较小,这使应用信用评分模型进行批量化、自动化管埋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现状信用卡是商业银行或专营公司向个人和单位发行,持卡人可凭卡在特约商户购物消费,或在银行存取现金,且具有消费信贷功能的信用凭证。信用卡的主要功能包括消费信贷、消费结算、存取现金和银行转账等。由于信用卡实行存款不计利息、贷款享受一定免息期的  相似文献   

12.
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信用。消费信用包括短期的消费信用和长期的“住宅抵押贷款”。短期消费信用的主要方式是“赊销”和“消费贷款”,赊销包括“分期付款”和“消费贷款”,消费贷款包括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从市场经济规律的普遍性来看,消费信用的存在与迅速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同步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消费信用便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初露端倪。最近,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标志着我国消费信用开始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一、在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个人汽车消费贷款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是目前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中最重要的信贷品种之一。随着该项业务的急速扩张和发展,其中所蕴含的风险也日益凸显。在汽车消费贷款的各环节中,涉及借款人、汽车经销商、贷款银行、抵押登记机关等多个主体,使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风险源于诸多因素。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保持该项信贷业务的优质、高速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展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应借鉴国外成熟的风险控制技术和手段,建立风险控制系统。策略是:⑴鉴于我国风险分散体系尚不完善,商业银行应保持适度的贷款额与房屋价值比例;⑵随着其他消费信用产品的开发,要综合考虑并确定还款额与收入比率;⑶建立个人贷款的“信用评分模型”;⑷建立个人信用的联合征信系统。  相似文献   

15.
信用评分模型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信用评分模型是欧美消费信贷管理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是银行、信用卡公司、汽车贷款公司、住房贷款公司、个人贷款公司、电信公司、公共事业公司、保险公司等涉及消费信用的企业实体最重要的核心管理技术之一。信用评分模型运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 通过对消费  相似文献   

16.
1美国次贷危机剖析 在美国的房地产信贷市场上,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分为优质贷款市场、“ALT—A”,贷款市场、次级贷款市场。优质贷款市场一般要求客户信用等级高(信用分数在660分以上),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但是,由于优质抵押贷款市场门槛较高,大量信用程度较差或偿还能力较弱而被银行拒绝提供优质抵押贷款的消费者往往转向次级贷款,该类贷款对信用要求程度不高,但贷款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到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张奎 《中国信用卡》2009,(12):58-58
信用卡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主要载体。信用卡不但具有循环信贷的基本功能,还具有分期付款功能。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我国推出了主要开展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消费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是冲击还是补充,已成为银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通辽市农村信贷产品创新现状 (一)农牧民开办的信用、联保、财政贴息、抵押类贷款等是支持“三农”发展的主要信贷产品。辖内农村金融机构在对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农户评定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信用档案,对贷款户进行持续跟踪,从而发放具有一定额度限制(1万至5万元)的无抵押贷款或互相联保贷款。截至目前,通辽市已为35.81万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占到农户总数56.88%;通辽市8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共发放以农牧民为主的农户联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财政贴息贷款、农牧民抵押贷款19.5亿元,有26万农户获得贷款支持。  相似文献   

19.
银行卡作为新兴的支付工具和信用手段,是银行业务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银行卡问世之初,仅仅是一种商业信用凭证,后逐步演进为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信用卡。信用卡是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向资信良好的个人和机构签发的一种信用凭证,持卡人可在指定的特约商户购物或获得服务。信用卡既是发卡机构发放循环信贷和提供相关服务的凭证,也是持卡人信誉的  相似文献   

20.
操作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因信息不对称、标准制度不规范等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失败或其员工道德丧失等多重原因而形成的风险。随着经济发展和对金融风险认识的不断加深,金融机构加强了对信贷风险的管理,逐步放弃了贷款的信用形式,使抵押贷款特别是房地产抵押贷款蓬勃发展。笔者在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审计工作中,发现了一些操作风险隐患,危及银行的信贷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