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本文对股份制、承包制、租赁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承包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必要的过渡形式;租赁制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的活力,是企业制度改革的一种辅助形式。  相似文献   

2.
债转股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脱困的一项重大的新举措,是重点国有企业脱困的现实选择。它将对改变企业产权结构,提高国有企业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在推进整个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国有资产分布的战略调整许霞过去对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一直是在搞好单个企业的实物资产上做文章,缺乏具有系统性思考的整体改革策略。这不能不说是国有企业改革难以大幅度推进的直接原因。实际上,过去在计划经济中过度扩张的国有企业,在转向市场经济之后,面临着一...  相似文献   

4.
论《公司法》对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革的作用王斌义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1993年12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为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一、《公...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应从探索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入手,推进国有企业所有制形式的改革与发展,这样国有企业改革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章指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资本积累严重不足。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实现资本积累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就一般的国有企业而言,实现资本积累仅仅依靠单一的股份制改革方式是不够的,必须双管齐下,既要重视增量资本的积累,也要重视存量资本的集中。增量资本积累的途径,一是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股份制改革,二是允许银行对企业投资。存量资本集中的途径是实施企业“并购”。  相似文献   

7.
产权交易与企业债务重组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紧密联系的两个问题。实施产权交易与企业重组,企业债务问题是一大障碍,而产权交易又是解决企业债务危机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把产权交易与债务重组结合起来,通过产权交易来推进产权改革,是国企改革中需要统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国有企业实行债权转股权的举措,是国家的一种重大政策性选择,其目的主要有二:一是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二是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对国有企业的债转股行为应予准确界定,并进行相应的经济立法,对立法模式和立法内容进行选择和确定。  相似文献   

9.
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竞争口趋激烈的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组织建没遇到了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新肜势,解决新问题,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推进企业改革,这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有企业是进行国有资产投资而产生的,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效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将有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是要按照“一个减少、两个规范”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要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从产业结构变迁动力转换以及国有企业影响市场发展的角度阐释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同时以市场化的逻辑为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一个可能性的解释。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国有企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边际效应分别在市场化指数为3.61和12.12时出现向下的拐点;产业结构变迁动力转换临界时间点的选择是国有企业与市场,或者说是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上的总体效应综合权衡的结果;在市场取代国有企业成为产业结构变迁主导的前提下,国有企业影响市场的发展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直接原因。而从企业治理结构、资产管理方式以及行业准入等方面考察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提高市场化水平上的可行性,则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可能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从产业结构变迁动力转换以及国有企业影响市场发展的角度阐释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同时以市场化的逻辑为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一个可能性的解释。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国有企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边际效应分别在市场化指数为3.61和12.12时出现向下的拐点;产业结构变迁动力转换临界时间点的选择是国有企业与市场,或者说是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上的总体效应综合权衡的结果;在市场取代国有企业成为产业结构变迁主导的前提下,国有企业影响市场的发展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直接原因。而从企业治理结构、资产管理方式以及行业准入等方面考察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提高市场化水平上的可行性,则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可能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国有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剥削制度,由于不存在剥削,因此国有企业能够比非公有制企业的效率更高。但国有企业在世界上不是普遍存在的,即只能在少数的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存在。现在,新加坡共和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不可能有任何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企业,事实上所有的新加坡政府办的企业都是公营企业,而且还都被西方国家认为是很不规范的公营企业。因而,中国改革国有企业不可能学习新加坡模式,中国建立公营企业也不应当学习新加坡政府办的企业。盲目地学习新加坡,会给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灾难,也会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中国公营企业制度的建立与规范。如果中国只有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公营企业,缺少具有社会主义特性的国有企业,那改革之后中国就不会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了。因此,坚持国有企业改革,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就是坚持中国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必须将国有企业塑造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 ,然而 ,随着改革条件的变化 ,国有企业存在着巨大的改革成本。以债转股作为切入点来解决这一问题 ,从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现在距离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仅有8年左右,时间在倒逼着国资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为了进一步推进上海市管国企董事会选聘经理人员的改革,只有形成改革共识、制度共识,形成改革的整体设计,跟进支撑改革的配套制度、配套政策,解决好几个突出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符合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国企领导干部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关键时期,分配制度和产权改革在企业分配方面造成的公平效率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分配不公造成的矛盾制约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国企分配制度改革不公既有理论层面问题,也有要素分配导致的实践层面问题。现阶段应该将公平问题认真抓好,坚持国企分配制度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兼顾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深化国有小企业改革,要重新审视小企业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走出“重大轻小”的误区;充分认识小企业改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走出“一卖就灵”的误区;当务之急要建立健全小企业的支持服务体系,走出“放任不管”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对中国国有企业来说,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更显重要,也是解决当前改革与发展困境的一个现实切入点。培育企业家精神要从提高环境自由度和继续深化国企改革两方面着手,建议政府要从精神文化层面弘扬创新精神,适时破除行政垄断,完善经济法制建设;从国企委托-代理关系层面,继续深化激励与约束机制改革,诱致企业家精神产生,实现国有企业效用目标并形成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历史渊源出发,对建国以来我国国企利润分配制度进行梳理。同时,在理论溯源中对国有企业税后利润上缴国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今国企红利分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中探索出国企利润分配制度的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