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但是,信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三农"贷款难与农村信用社"难贷款"的矛盾仍  相似文献   

2.
邮政储蓄银行组建的目的之一就是回流邮储资金,反哺“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2008年3月乌兰察布市邮政储蓄银行挂牌成立以来,积极探索按照商业化原则服务农村的有效形式,除利用传统汇兑业务为“三农”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外,大力拓展涉农信贷业务。到2011年6月末,各项贷款余额达到50651万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0281万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0.3%。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为服务“三农”发放了一部分乡村组贷款,支持了县域经济发展: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乡村组贷款历年陈欠,不能偿还,风险程度不容忽视。以南阳市为例,截至2003年12月底,全辖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为1131377万元,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投放情况的监管,各地农村信用社也转变观念、转变作风,真心实意为“三农”服务,积极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加大支农贷款投放力度,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矛盾。但当前农村信用社在开展支农贷款业务时仍然存在着一定认识上的制约因素。为了推动支农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实现农民和农村信用社双赢局面,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贷款应注意走出三个认识误区。一是支农标准的误区。长期以来,由于受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传统农业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一直把支持农民备耕生产,使农民能买上种子、化肥,种…  相似文献   

5.
支持中小民营企业是金融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对绵阳市农村信用社支持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189家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后形成观点有三:一是农村信用社是支持县域经济和县域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二是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是改变农村信用社传统支农的作法和拓展支持“三农”工作的空间;三是支持县域中小民营企业是农村信用社新的业务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小额支农贷款发放难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有些信用社没有深入实际了解农民的资金需要,没有在支持“三农”上下功夫。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在经营思路上效仿商业银行,严重偏离“三农”,对乡镇企业贷款占比偏高,贷款“垒大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不断强化“三农”服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大力营销贷款,不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双赢”。不久前,笔者对苏中某市农村信用社“三农”贷款投放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8.
《西南金融》2004,(12):i005-i005
仁寿县农村信用联社现辖18个独立核算信用社,131个营业网点,在册职工758人,现有存款余额15.97亿元,贷款余额13.5亿元。全县农村信用社认真遵循办社宗旨,以县域经济发展为己任,扎根农村,立足“三农”,支持农业,服务农民,以人为本,稳健经营,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各项工作得到顺利推进,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国家把"三农"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实行了一系列减免、补贴等惠农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但是由于惠农政策的资金有限,"三农"发展的障碍性问题依然是资金不足问题,可以说,信贷资金的充足与否是支持"三农"发展的关键。同时,县域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窄、贷款难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农村信用社既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也是县域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主要贷款提供者,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责无旁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据对山西晋城市农村信用社的调查,2008年的贷款增量呈现萎缩趋势,对地方支农力度有弱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0.
刘宏立 《新疆金融》2007,(B11):119-121
目前,民营中小企业“贷款难”以及金融机构“难贷款”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我们通过对新疆沙湾农村信用社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和商户取得成功的个案进行了调查显示,“老街”信用社通过金融创新、科学管理,在有力支持了地方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11.
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7.37万亿元的银行贷款总量中,大型企业占47%多,中等规模企业占44%多,而小企业贷款仅占8.5%。实际情况表明,即使在流动性十分宽裕的情况下,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促进县域经济繁荣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县域小企业“贷款难”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支持县域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目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然而,中小企业目前“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较为突出,如何改进金融服务、扶植中小企业发展是农村信用社当前信贷工作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立足于服务“三农”,以产业为依托,以农户为基础,大力推广农户联保贷款,扩大支农覆盖面,强有力地支持了县域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量的不断增加,农村信用社借名贷款风险凸显,给信贷资金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并成为信用社案件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农村信用社借名贷款不仅范围广,而且数额大,已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营活动,如不及时根除,势必会对信用社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近年来,在农村惠民政策的支持下.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三农”信贷资金需求越来越旺盛,但“三农”信贷业务中贷款不实名的问题随之凸显.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黄如飙 《福建金融》2004,(12):39-40
支持效益农业发展已成为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实现社农“双兴”的必由之路,而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信贷支持,仅靠一家农村信用社往往难以承担。如何有效利用社团贷款,实现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贯彻落实支持“三农”政策中,应通过实施“农村信用工程”,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证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和担保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化解县域经济的“贷款难”问题,国家和央行积极出台措施加以引导,但同时我们应看到,在县域经济发展和金融信贷支持不足的矛盾中,不仅仅存在“贷款难”的问题,县域金融机构“难贷款”的现象同样明显,这成为制约县域经济获得充足信贷支持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并就此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糟胡  张学舜 《甘肃金融》2012,(12):43-45
2012年,甘肃省委、省政府作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行动,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同步小康。因此,全省各家金融机构都不断加大对农村的信贷投入,特别是以农户小额贷款和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为主打产品的涉农贷款业务快速增长,在支持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为金融机构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涉农贷款日益暴露的风险也成为制约县域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19.
杨凤琪 《财政监督》2013,(11):75-77
为了有效增加涉农信贷投放,支持“三农”发展.协调农村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矛盾.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的共同发展,国家于2009年出台了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实行奖励的政策。通过近三年的实施效果来看.这一政策对“三农”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为县域金融机构带来了一定的收益.也有效地协调了县域金融机构与“三农”的关系。本文对湖北省中央财政金融贴补奖资金的使用情况的检查和调研中发现的此项政策在具体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偏高,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三农”政策相悖,加大了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成本和广大农民的经营成本,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