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品牌规划,品牌危机防范、科技创新、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品牌管理、品牌建设阶段七个“着力点”对企业品牌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指出品牌的建设作为企业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面考虑这七大“着力点”,并针对每一“着力点”如何建设给出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周和毅 《企业文化》2001,(11):12-14
“广告〈新闻〉公德”论红楼K的几位老总有一个共识:对一个产品、一个品牌、一个企业的公众形象,“广告”不如“新闻”,而“新闻”又不如“功德”。企业花再多的钱做广告,不如媒体对企业进行一次新闻报道有说服力。而有很多新闻报道,又不如做一件对社会立  相似文献   

3.
徐艳 《企业研究》2006,(2):20-22
广告作为品牌传播的手段和工具。是宣传品牌形象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不是品牌塑造的全部。当前.在中小企业界存在着一种误区。即认为“只有大量投入广告才能建立品牌“。其实。品牌的塑造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的过程。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在自身资源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内部管理.多途径的品牌传播和长期稳健的努力来建立起品牌美誉度。在现实的市场中。也不乏用很少的广告投入建立起强势品牌的案例。国际的有“星巴克”和“美体小铺“等品牌.国内的就有“谭木匠”等品牌。  相似文献   

4.
偶尔 《企业文化》2006,(8):73-74
打造富有个性的企业品牌是每个企业最关键的事情,但是往往我们会陷入一些误区,比如有些企业认为广告能够“轰”出一个品牌,但那只是品牌的知名度提高了。品牌的价值含量有多大,不是单靠密集的广告就行的。  相似文献   

5.
从娃哈哈的“爽歪歪”、肯德基广告的“鼓励篇”,这些企业品牌传播之所以会被误读甚至受到抨击,问题并不仅仅在于品牌信息暗示失当,而在于企业忽略了消费者解读信息时所处的语境。  相似文献   

6.
打造富有个性的企业品牌是每个企业最关键的事情,但是往往我们会陷入一些误区,比如有些企业认为广告能够“轰”出一个品牌,但是那只是品牌的知名度提高了,究竟品牌的价值含量有多大,不是单靠密集的广告就行的。国内有很多知名度很高的企业,但是细想一下,这些公司有品牌吗?他们的品牌内涵是什么,定位是什么?我们发现,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竞争明显的特点是从低层的价格战、广告战等向高层次的品牌竞争发展。建立强势品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已成为众多企业家的梦想。但对于如何创建品牌,不少企业管理者却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规划。多见的做法是把媒体广告看作创建品牌的灵丹妙药,巨额广告费抛出去,市场上收效甚微,“广告一响,黄金万两”的美梦被打个粉碎。究其原委主要原因在于广告的局限性。一项调查发现:在英国只有16%的人承认注意过广告,65%的人表示不相信广告,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广告让人讨厌。  相似文献   

8.
魏玉祺 《经营者》2004,(12):126-127
在品牌文化行销中找准品牌定位,规避广告污染,追求品牌美感,挖掘品牌精神,才能使品牌在国内营销界风行天下,“行销”和“事件”两个关键词总是关联起来的。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正在谋求把“文化”和“行销”两个关键词对接,并以文化行销的方式来传播品牌。  相似文献   

9.
所谓“品牌传播”,实际上就是企业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关、包装等传播方式,将特定品牌推广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品牌传播是企业满足消费者需要,培养消费者忠诚度的有效手段,品牌传播是目前企业家们高擎的一面大旗。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品牌传播,当前流行的方法是IMC,即“整合营销传播”。通过IMC,可以使消费者感觉产品和产品的区别及产品的品位。■品牌传播中的品牌经营有效的品牌传播能消除企业经营中一些品牌“分裂症”,如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知与品牌的实际情况出现偏差,企业品牌…  相似文献   

10.
品牌断想     
叶茂中 《企业研究》2000,(12):19-22
在很多企业营销主管的营销计划中,常常一味强调销售量的提升,把产品销量作为企业追求的最大目标。这些营销主管们大都有一个“共识”:做销量就是做品牌,只要销量上来了,品牌自然会得到提升。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 片面追求销量的结果往往导致对品牌其它要素如: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品牌联想等的建设视而不见,最终导致品牌的崩溃。 例如三株的陨落,就是片面追求销量忽视品牌其它要素建设的结果。当年的三株,广告何其凶猛,销售何其大,但是,庞大的销售量并没有支撑起不倒的品牌大厦,仅仅因一场官司,外强中干的三株便轰…  相似文献   

11.
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是消费者使用产品的印象”.品牌可以让消费者辨别和评价不同厂商的产品,是厂商工作质量的标记,也是其市场信誉和未来收益的载体。品牌这一制度设计是内化企业产品外部性的重要方式,能够对企业行为产生强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企业的努力可以获得市场的奖励,企业的过失得到市场的惩罚。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企业还是业内人士一提到品牌推广,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用钱“砸”广告。的确,国内的众多知名品牌都是靠广告“轰炸”出来的。例如:脑白金、哈药、秦池等等。正因如此,目前多数企业在品牌推广方面的思维是盯着对手的既定路线。企业往往认为,既然它成功了,那么跟着做就没错,或以为能做得更好。这种想法的缺点在于使企业陷入对手的阵线,造成同质化,  相似文献   

13.
TESIRO通灵、ROLEX(劳力士)、CHANEL(香奈儿)等欧洲经典奢侈品进入中国很少采用密集投放式的广告策略,他们更重视品牌终端的视觉形象和导购艺术. 在中国区市场中,比利时珠宝品牌TESIRO通灵等欧洲奢侈品牌,通过在终端运用情景营销(Scene Marketing)策略,成功地让营销人员踢好“临门一脚”.  相似文献   

14.
创品牌亟待正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冰 《企业天地》2002,(2):39-40
让中国品牌尽快成熟,走出品牌幼稚,已是当前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广告不应丢掉美誉度和亲和力一个品牌要想在市场有好的美誉度和亲和力,就必须把产品宣传与消费者紧密联系起来,联系越广泛越紧密,品牌美誉度和亲和力就会越高。现实中,我们经常从荧屏里看到有些广告重复播映,先不说这些广告是否好,这一行为引得消费者厌烦。企业只知道一味去追求知名度,加大广告投放量,不讲究媒介投放策略,广告在频频曝光中,不但效果没达到,美誉度和亲和力也随之失去。“没有好感,也闹个脸熟。”这一广告的错误运作,对于品牌的美誉度和亲和力丢…  相似文献   

15.
《上海小企业》2007,(12):22-23
第二届上海中小企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的推荐活动于今年3月拉开序幕,经企业报名、区县经委、行业协会推荐、专家评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信息查询、市民参与,最后由上海市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推进委员会审定。推荐出108家企业为上海中小企业“品牌企业”,208项产品为上海中小企业“品牌产品”。今天在这里举行颁奖大会,我代表上海市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推进委员会和推进办公室向推荐活动入围企业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广告策略的本身属性出发,研究其对企业品牌影响力的作用机制,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广告策略,提高企业知名度,进而提高品牌美誉度,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企业运营目标。  相似文献   

17.
航空广告:品牌“落地”之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细心的话,你能够发现,在我们身边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航空品牌广告,而且广告的形式和诉求也越来越“平易近人”。是什么因素导致航空品牌从原先的“高高在上”变为现在的“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18.
天宇公司成立以来,共投入广告宣传费用300多万元,通过电视、广告路牌、报纸、征求广告用语和社会捐资等媒体和途径,大力加强天宇企业及“天宇”品牌的宣传,2003年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络建立了“龙岩天宇集团”网站,为社会各界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期间每379美元的广告投入可得到1万美元回报”的奥运广告投放定律,让诸多企业和商家都把联姻奥运作为企业品牌的宣传途径。  相似文献   

20.
品牌广告共鸣实质上体现了消费者与广告中品牌的一种紧密的心理联系,通过与品牌的情感互动,消费者会感觉到该品牌能够反映自己的情感并且可以通过该品牌为媒介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因此会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依赖,获得较高的品牌忠诚度.本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广告中品牌的共鸣实际上体现为消费者对广告中的品牌理念、代言人、广告形式、广告场景的共鸣四方面,本文把这四方面命名为理念分享、形式欣赏、人物认同、场景相识,并且验证了消费者对这四方面的共鸣对品牌认知、品牌偏好产生显著正面作用,从而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