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品牌大事记”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发展研究中心的常规研究项目。从2008年1月起,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发展研究中心开始对当月发生的中国品牌大事进行观察、梳理和总结,每月初公布上月的“中国品牌大事记”。“中国品牌大事记”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中国品牌发展动态,借鉴中国品牌发展经验,分享中国品牌发展心得,分析中国品牌发展趋势,帮助中国品牌更好更快地发展。今年2月初,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2013年1月中国品牌大事记。  相似文献   

2.
悲情CEO     
上篇:CEO中国经理革命 西风东渐的CEO 中国CEO副其实 悲情中国CEO 中国期待CEO下篇:中国呼唤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短缺的中国 职业经理人身份几何 职业经理人择良木而栖 打造中国的职业经理  相似文献   

3.
何可 《中国品牌》2014,(6):14-14
编者的话:"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提出的推动"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关怀和厚望,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4.
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关怀和厚望,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瞄准了价值链和供应链的上游。  相似文献   

5.
《中国品牌》2008,(7):101-159
102中中国品牌104CHINA BRAND105中国品牌106中国品牌CHINA BRANDCHINA BRAND107中国品牌108中国品牌CHINA BRANDCHINA BRAND109中国品牌110中国品牌CHINA BRANDCHINA BRAND111中国品牌112中国品牌CHINA BRAND百年奥运中的首家中华老字号恒源祥:老字号编织奥运梦想2008年8月8日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创意“我认为的中国式创意就是更适合中国大众人群的创意方式。”“尊重中国的消费者,才是中国式的创意。”“中国式的创意不仅仅是中国元素的运用,最重要的是中国式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赵梅 《全球化》2011,(Z3):24-27
美国对中国的研究缺乏深入,过于强调方法论记者:您对现在美国的中国研究怎么看?李侃如:与我上学的时候相比,现在美国的中国研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几乎所有进入研究生院打算研究中国的学生都到过中国,都会讲中文。我上学的时候,没有一个学生去过中国,那时美国人不能访问中国。我们只能在学校学中文。现在想研究中国的学生已经知道中国是一个真实的地方,他们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他们会说中文,有很多中国朋友,熟知中国的电影、网站。  相似文献   

8.
圈内圈外     
《中国广告》2011,(5):150-158
本月关注《中国广告》杂志成为艾菲中国指定广告专业刊物《中国广告》杂志近期与艾菲中国签订协议,正式成为艾菲中国指定广告专业刊物,指定刊发艾菲奖获奖案例,并协助艾菲中国开展各种宣传与活动。艾菲奖为中国广告带来的新契机——中国广告协会中国艾菲奖推广委员会访美2011年2月28日下午,中国广告协会秘书长李国庆,携中国广告协会外联部主任张泽满,卓越形象品牌传播机构首席创意官、国际  相似文献   

9.
黄锦明 《北方经贸》2003,(12):113-113
中国已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是 :中国已经是世界制造大国 ;中国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 ;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将继续吸引外资投资于中国的制造业 ;中国已成为制造业跨国公司的集聚地。  相似文献   

10.
王建宁 《品牌》2011,(5):1+8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推动了中国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了人类文明与和谐世界的发展.但在西方文化垄断的世界舞台上,中国影象不免失实、有失完整.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影势的发展,在世界面前亟须树立一个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在“中国”国家品牌传播实践中,应将“中国”这个主体品牌和一系列子品牌相结合,以“中国文化”为核心内容,培育中国产品品牌,并发挥出每个中国人、每个中国企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元素如何运用是摆在中国企业和创意界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利郎男装如何在实际中将中国韵味与品牌形象结合,如何将中国元素细化,与时尚、与国际潮流结合.研究发现中国韵味是重要的中国元素;品牌形象定位要先于中国元素的运用;中国元素是塑造品牌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利郎运用中国元素的手段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12.
格力在实现"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转向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转向中国品牌"之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绩"一个没有脊梁的人永远挺不起腰,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永远没有脊梁。"格力前董事长朱江洪的这句话成了格力的格言。依照这句格言的指引和要求,格力在实现"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转向中国质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有人津津乐道于现在的“制造大国”地位。其实,“中国制造”仅仅是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分工的基础,在未来的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中国制造”不能支撑中国成为经济强国,“中国经营”才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强盛之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转型已成为中国现阶段关键性的经济任务,基于当前日益开放的中国金融体系来说,中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难以满足金融体系变化需要,因此有必要加强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相关研究。本文阐述当前中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现状,分析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当前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变革相关建议,以期为促进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龚宇 《商场现代化》2014,(26):70-71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WTO成员国的中国对这种趋势更是感受颇深,不可否认中国需要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国,如何让中国的传统食品走向国际化是发展中国经济,传播中国文化,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必须探讨研究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放弃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将是历史性错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多年来,我一直是中国制造业最强劲的鼓吹者和推动者,我认为中国的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中国的制造业,就没有中国今天经济发展这样一种大好局面。回想当年改革开放之初,  相似文献   

17.
《市场周刊》2013,(2):25-28
对中国设计业来说.2012年是厚积薄发的一年,在国际大牌纷纷看中中国消费市场、进驻中国时.本土设计瞄准了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设计师让“中国设计”取代了“中国制造”。这一年,中国设计在国际上发出了有史以来的最强音.中国设计与世界接轨的路途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他不仅引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也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加入WTO以后 ,在经济全球化大格局之中 ,中国定位于全球制造业的工厂。几年来 ,中国的外贸出口量迅速增长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所占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于是 ,国内外有关中国制造业的话题纷纷扬扬。随着大批跨国公司移师登陆中国 ,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的产品打进世界的各个  相似文献   

20.
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已经落后的结果,也是中国觉悟觉醒的开始——鸦片战争是中国落后的结果,也是觉醒的开始中国模式是中国思想界最大的争议,存在很多争论和不同看法,应算作最高的学术命题。我的理念之一是:鸦片战争是中国落后的结果,也是中国觉悟觉醒的开始,所以我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