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消费者价格指数与生产者价格指数:谁带动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相互联系并有显著区别的概念。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或非因果关系有多种可能情形。本文对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2001年1月至2008年7月数据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在所考察时期内,消费者价格指数是生产者价格指数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后者经过1—3个月左右的时滞对前者的变动作出反应。这个结果很可能意味着,在所考察时期内,在影响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衡量的国内通货膨胀中,需求方面的因素相对大于供给方面的作用,尽管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都共同地影响了国内通货膨胀的走势。  相似文献   

2.
利用Copula函数,基于2004.1-2012.3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数据,文章实证分析CPI和PPI的相互关系;通过平方欧式距离检验,认为t-Copula函数是所有Copula函数中对CPI和PPI的拟合程度最优,计算结果表明CPI、PPI存在对称的尾部相关性,两者表现出同时上涨或同时下跌的状态;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NCPI、城市消费者价格指数UCPI和农村消费者价格指数RCPI与PPI的尾部相关系数分别为0.4192、0.4560和0.2136,农村相对城市自给自足成分较高和消费结构的差异,PPI对RCPI的影响程度要弱于对UCPI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3.
潘家芹 《经济师》2007,(3):53-54
我国近年来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一直高位运行,根据理论逻辑,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最后会拉动居民消费品价格的上涨。然而PPI始终没有传导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出现PPI与CPI之间的剪刀差现象,使得很多人开始怀疑CPI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文章试图从我国目前CPI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角度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深圳市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运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从非线性的角度考察深圳市的CPI与PPI之间的作用关系,并采用逐步检验方法对CPI与PPI之间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关系进行动态分析。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样本时期内,存在着由PPI到CPI的单向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逐步检验则进一步显示,PPI是引起CPI变化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原因。这说明供给因素在以CPI衡量的通货膨胀中占优于需求因素,也意味着上游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将传导至下游消费品的价格,以致加大了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治理通货膨胀应采取以供给调控为主的政策,并适时适度地根据CPI与PPI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5.
对通货膨胀及其成因的研究一直是宏观经济学与政府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我国1997~2009年新一周期的通货膨胀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月度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格兰杰因果关系走向是CPI影响PPI,即价格传导走向是自下而上,而不是相反。这也就是说,总需求的扩张仍是此阶段通货膨胀的根源,所谓结构性通胀、输入型通胀等非典型通胀的解释得不到实证支持。研究还发现,在解释现阶段通胀中,供给价格弹性和巨型经济体是需要注意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价格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变量,其传导机制是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调控中需要密切关注的关键问题。本文选取4个价格指数RMPI、PPI、CGPI和CPI,借鉴使用Toda和Yamamoto以及Dolado和Lütkepohl提出的Granger检验改进方法,对中国价格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除由生产链条向消费链条正向传导存在阻塞外,中国市场价格传导整体较为顺畅;中国的价格变动较多地由需求因素驱动。这一结论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调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济研究》2016,(10):54-68
本文在PPI和CPI产业链传导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价格预期传导机制。产业链是物价传导的经济基础,价格预期是物价传导的实现基础。本文同时构建包含货币因素的非线性MG系统模型(MNMG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PPI对CPI存在向下推动传导,平均时滞1至4个月,CPI对PPI存在反向反馈传导,平均时滞1至2个月;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在我国物价形成机制中均起显著作用,但需求因素更快地形成通胀(或通缩)的压力。(2)产业链和价格预期两种机制均发挥显著作用,两者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物价传导的线性和非线性特征。产业链机制在CPI对PPI的反馈传导中作用更明显,而价格预期机制在PPI对CPI的推动传导中作用更明显。(3)我国PPI和CPI均存在显著的惯性持续效应,且通胀惯性作用强于物价之间的传导,一定程度上削弱物价之间的传导。(4)从政策上来看,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出现价格上涨或者紧缩时,尤其是面对当前严峻的PPI长期持续下降,预期管理是重要且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罗青天 《广东经济》2016,(14):157-158
物价稳定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CPI和PPI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基本指标,在我国价格指数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CPI和PPI走势呈现出反向运行、增长幅度明显不同步的现象,这与传统经济理论相违背.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从线性和非线性角度研究PPI和CPI间传导机制.实证结果表明PPI和CH具有线性和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或者通货膨胀的现有研究文献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哪种价格指数为中国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多的通货膨胀信息。文章首次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基于泰勒规则,引入利率平滑、前瞻性等因素,构建了中国货币政策动态反应函数,并采用GMM方法比较了四种不同的通货膨胀率指标所隐含的信息。研究发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为货币政策提供的通胀信息要多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和GDP平减指数,同时RPI又略优于CPI;不管基于哪种指标计算通货膨胀率,我国利率均存在明显的平滑行为。在以CPI和RPI作为通货膨胀率的计算指标时,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大多数样本区间是稳健的,但我国的货币政策是不稳定的。以上新发现为中央银行改进现有通货膨胀率指标,并依据更加准确反映通货膨胀信息的价格指数来有效实施货币政策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以来,中国电煤价格快速上涨和"电荒"频现迫使政府多次上调上网电价。然而,在通胀压力较大的经济背景下,上调上网电价是否对PPI和CPI构成重大影响,并进而导致通胀加剧的疑问亟待回答。本文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研究了上网电价波动对中国PPI和CPI水平波动的传导机制。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上网电价的上涨对中国PPI和CPI的影响都比较小,并没有导致通胀加剧;上网电价波动对PPI和CPI的作用持续时间分别约为6个月和3个月左右,其中对PPI的影响比对CPI的影响要大;价格传导机制主要是从上网电价→PPI和上网电价→CPI;两者反向传导以及PPI→CPI并不畅通,但CPI→PPI的反馈效应不容忽视。进而本文提出了适当上调上网电价、继续规制销售电价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立 《经济问题》2012,(7):35-38
选取1997年1月~2011年12月间我国月度CPI和PPI数据进行了定基处理和季节调整,然后在其基础上建立了VAR模型。该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CPI和PP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CPI与PPI互为格兰杰因果。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CPI和PPI自己对自己的变化的贡献率比较大。  相似文献   

12.
蔡孟玉 《广东经济》2016,(12):271-27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上升,其影响因素也众说纷纭.本文采用了1995-2014年这20年的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了CPI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这六大指标的关系,通过从国家统计部门收集的数据,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最终得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与这些指标之间的线性关系,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经济解释.  相似文献   

13.
我国CPI与PPI非线性调整的实证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两区制门槛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CPI与PPI倒挂现象进行实证解释.研究结论表明,CPI与PPI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只有当偏离达到一定程度时,系统才会开始向长期均衡状态调整.在调整过程中,CPI与PPI对误差修正的调整速度并不相同,PPI的调整速度要高于CPI的调整速度,而且调整主要是通过倒挂期PPI的变化来完成.两个区制的差别还反映在Granger因果关系上;在区制一时仅存在从CPI到PPI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在区制二时存在CPI和PPI的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投入产出原理的CPI价格-消费驱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居民消费变量,构建了扩展投入产出价格模型,侧重考察了部门产品价格变动,经由居民消费及产业结构传导后,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影响,并利用我国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有:(1)各产业部门价格变动相同比例,对CPI的影响不尽相同;(2)产业结构适当升级有利于我国兼顾经济稳健发展与CPI控制目标的实现。总之,基于CPI的价格-消费驱动模型,本文认为升级产业结构、稳定居民必需品价格和获得国际市场定价权,是我国实现物价平稳进而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的周期性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确把握物价波动的周期性及其驱动因素,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2001年1月-2008年6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多尺度分析发现,中国CPI存在准3.9月、准8.4月、准16.4月、准45月四个波动周期和一个递增趋势.综合考虑影响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对CPI不同周期性波动的内外驱动因素进行了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分析.本文力图通过对中国CPI波动的周期性及其驱动因素研究,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定量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宏观经济分析、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为分析内蒙古消费价格指数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利用1994—2013年内蒙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月度数据,运用Eviews软件建立乘积季节模型SARIMA,并对其未来走势进行预测,为制定有效物价调控政策提供数量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运用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方法,测算了2000-2014年上中下游价格指数及各细分行业价格指数之间的传导效应,并分析了货币供给因素对不同价格指数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对上中下游所有价格指数均能产生影响,对下游价格指数CPI的驱动效应最显著;上中游价格指数向下游价格指数逐级传导效应显著,但跨级传导效应呈递减趋势;同时下游价格指数的变动也会倒逼中上游价格指数变化,但跨级传导效应基本无趋势性。  相似文献   

18.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宏观经济分析以及价格水平监测和调控的重要指标。利用2001年1月至2013年10月的以2001年1月为基期的定基比月度数据,运用Eviews6.0软件建立SARIMA模型,并进行CPI短期预测,根据预测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实证分析证明SARIMA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定基比数据,预测精度极高。  相似文献   

19.
杜启霞 《当代经济》2016,(13):36-37
依据消费价格指数(CPI)调整贫困标准是精准贫困识别的关键环节.然而,贫困人口独特的消费结构与通货膨胀结构性上涨,两者影响叠加使CPI未能准确体现贫困人口实际承受的通货膨胀水平.为此,本文采用2010年-2011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测算出城市贫困人口的实际消费价格指数(CPIP),并以此调整贫困标准进行贫困度量来体现通货膨胀作为风险冲击的实际影响.研究表明:一是CPIP比CPI高将近1个百分点;二是根据CPIP调整的贫困标准比根据CPI调整的贫困标准高将近100元/人·年;三是通货膨胀使城市贫困发生率增加0.4个百分点、加速了贫困严重进程.  相似文献   

20.
通货膨胀背景下,有关PPI和CPI之间的价格传导关系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现有文献均局限于PPI和CPI均值意义上的格兰杰因果性讨论。事实上,无论从宏观理论出发还是从计量理论出发,PPI和CPI衡量的通胀率的不确定性(inflation uncertainty)及不确定性间的相关性更应引起学术界以及货币当局的关注。鉴于此,我们借鉴Hafner and Herwartz(2004)提出的二阶矩意义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构建Wald形式的统计量对CPI和PPI不确定性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从通胀不确定性视角来看,PPI和CPI是相互传导的,从传导模式来看,无论以PPIMG还是以CGP"I充当"PPI,均只能在短期影响CPI,而CPI对它们的影响在长短期都是一贯的。由此推断,CPI到PPI方向构成了二者不确定性传导的"系统性"路径,通胀治理须从需求方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