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物价波动特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守坤  林栋 《技术经济》2008,27(5):108-111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物价水平变动的规律,预测未来价格变化的走势。利用时间序列的移动平均比率法、频谱分析、ARCH类模型等,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消费物价指数(CPI)波动的季节性、周期性、集聚性等特征。结论显示:我国物价波动呈季节性特征,具有3年左右的短周期和9年左右的长周期,聚集特征明显,物价上涨具有一定的长期记忆性。有关结论对预测我国未来CPI的走势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2007年开始CPI消费指数出现上升趋势,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本文通过对CPI八大构成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影响CPI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是食品价格上涨,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CPI之“猪价周期”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猪肉价格是对宏观经济有重要影响的两个方面,为了进一步研究二者的关系,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猪肉价格与CPI保持明显协同,二者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但猪价对于CPI的影响要大于CPI对于猪价的影响.从长期看,猪肉价格与CPI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猪肉价格每波动1%,CPI将同向波动0.0292%,稳定猪价的异常波动对于稳定CPI具有重要作用.从短期来看,CPI的波动,受猪价的影响要大于受自身的影响;而猪价的波动,受自身的影响要大于来自CPI的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中国货币供给变动对大宗商品价格和CPI的影响,以及货币供给冲击下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CPI的影响.在VAR模型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VEC)模型,得到各变量的长期稳定关系,并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从响应幅度和反应时间上对研究内容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对我国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与物价调控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中国货币供给变动对大宗商品价格和CPI的影响,以及货币供给冲击下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CPI的影响.在VAR模型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VEC)模型,得到各变量的长期稳定关系,并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从响应幅度和反应时间上对研究内容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对我国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与物价调控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3年以来,中国电煤价格快速上涨和"电荒"频现迫使政府多次上调上网电价。然而,在通胀压力较大的经济背景下,上调上网电价是否对PPI和CPI构成重大影响,并进而导致通胀加剧的疑问亟待回答。本文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研究了上网电价波动对中国PPI和CPI水平波动的传导机制。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上网电价的上涨对中国PPI和CPI的影响都比较小,并没有导致通胀加剧;上网电价波动对PPI和CPI的作用持续时间分别约为6个月和3个月左右,其中对PPI的影响比对CPI的影响要大;价格传导机制主要是从上网电价→PPI和上网电价→CPI;两者反向传导以及PPI→CPI并不畅通,但CPI→PPI的反馈效应不容忽视。进而本文提出了适当上调上网电价、继续规制销售电价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框架考察三种外生冲击对CPI和PPI的影响,并尝试对CPI与PPI"背离"进行解释。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冲击对CPI、PPI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央行货币调控时应更加关注利率调整对PPI的影响;(2)短期内需求冲击更易引致价格波动,且对CPI影响大于PPI;长期内供给冲击对价格波动影响强于需求冲击,且对PPI影响大于CPI。同时,本文发现财政因素也是导致CPI与PPI"背离"的原因。本文认为当前政府短期可通过完善需求管理抑制CPI与PPI"背离"程度扩大,长期应坚持供给侧改革以扭转二者"背离"趋势,以此健全新常态下价格调控体系并促进经济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8.
我国GDP增速存在多种不同的周期性波动,短期波动和中期波动振幅较大、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中长期波动振幅不断下降、波动趋于微波化,长期波动的周期峰值与周期谷值不断提高,动态均衡值呈周期性下降趋势.GDP增速的周期性波动是由投资、居民消费、进出口、工业存货等多种需求因素增速的周期性波动共同决定的,居民消费是最重要的因素,出口对经济增速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大于投资,进口和工业存货对GDP增速的周期性波动起到重要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物价运行环境的悄然变化,本文以货币数量论和结构性通胀理论为基础,使用1978-2011年的数据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粮食价格波动对我国CPI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CPI上涨的货币现象显著,人均产出水平与货币供给水平提高的综合作用抑制了CPI的较快上涨;与加快的工业化进程驱动对CPI上涨不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却对降低CPI有着积极意义;粮食价格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助推了CPI爬升.为此,应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保障农业生产,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与此同时,应不断提升货币流通速度,降低CPI上涨的货币压力,并及时调整CPI权重,提升CPI指数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对2007年人民币有效汇率测算的结果,通过与2006年人民币有效汇率走势的比较,分析了人民币有效汇率开始呈现双向波动小幅升值的态势,结合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与国内流动性过剩和CPI高企以及融资性商品期货在国内兴起的情况,探讨了2007年人民币有效汇率与相关因素的影响关系,并对2008年的走势及其政策涵义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中,投资的周期波动被认为是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本文选取了山东省1990~2007年的年度数据,通过分析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和实际GDP增长率的波动状况,采用H-P滤波描述和测度经济周期和投资周期,并运用统计方法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与实际经济增长存在密切的关系,且自1990年以来,山东省投资和GDP的周期性具有显著的一致性,最后本文给出了简短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一个基于CF滤波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宏观时间序列经验特征中概括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是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研究的欠缺所在.本文采集23个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数据,运用新近提出的CF滤波,分解得到它们的周期性成分,并计算这些周期性成分的标准差、自相关系数以及它们之间的时差相关系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经验特征,总结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化事实,并与美国的研究结果加以对比,揭示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经验特征和典型化事实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本文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Lucas(1977)命题,也有助于为相关理论发展和宏观调控操作提供参照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07-2008年我国股市发生剧烈波动,CPI持续走高,对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很有必要研究CPI和股市的关系.本文使用1997年1月-2008年3月的数据分析了CPI和股市指数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CPI与上证综合指数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而CPI与深证综合指数之间不存在的协整关系.然后分析了CPI对上证指数的脉冲响应函数,表明CPI对上证指数的冲击在短期内较大,长期内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1979—1996年的实际数据,对我国居民消费波动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居民消费的增长呈现周期性波动态势。居民收入、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和投资的波动是影响居民消费波动的主要因素,并对控制消费增长提出调控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在基于计量经济学的模型——ARIMA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提取经济相关的信息对CPI波动的影响因素,对SARIMA模型无法解释的误差使用神经网络BPNN进行建模,用网络新闻信息来拟合时间序列得到残差,以修正CPI的拟合效果.考虑网络新闻中包含的主观信息与客观信息并对其进行情感分析与文本分析,建立TS-SARIMA混合模型用以预测CPI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我国农村CPI整体指数及其8项分类指数的月度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CPI波动的特征,并运用Gonzalo和Granger(1995)以及Darrat和Zhong(2002)提出的检验协整系统中的长期驱动力和短期驱动力的方法,从CPI分类指数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CPI的长期驱动力和短期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CPI波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农村CPI的8项分类指数中,食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和居住3项分类指数既是我国农村CPI波动的短期驱动力,也是长期驱动力。因此,稳定食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以及居住类商品的价格是控制农村CPI波动的重中之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正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之一,对于当前通胀的成因有很多种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相对固定的汇率政策是主要成因之一。本文构造了加权平均有效汇率指数,并检验其与国内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关系,目的在于运用Engel-Granger两步法分析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得出结论:国内物价水平与名义有效汇率、国外物价水平及国内货币供应在长期存在协整关系;名义有效汇率对国内CPI存在显著影响;国内CPI主要由国内因素决定,汇率波动的影响在短期内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国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待宰活猪平均价格为研究对象,根据蛛网模型理论,基于Census 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从我国宰活猪平均价格月度数据中分离出不规则变动、季节变动、周期变动和趋势变动并分析其总体波动情况和波动规律。研究表明:我国待宰活猪价格每年5-9月份和12月份以后是季节性上涨,每年2-5月份和10-11月份是季节性下跌;我国待宰活猪价格每38个月左右出现一次周期性涨跌变化;我国猪肉价格增长趋势与CPI有关,CPI每增长1个百分点,会带动待宰活猪价格上涨2.8个百分点。最后,针对我国待宰活猪价格这些变化规律,提出稳定我国猪肉价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CPI一直以来是政府和民众十分关注的指标。通过检验得到了CPI变动具有ARCH效应,利用GARCH(1,1)模型对波动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对CPI波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联合运用HP滤波和向量自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短期跨境资金的波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结果发现:国内、国际投资者引起的跨境资金流动波动变动频繁、方向各异,驱动因素也有所不同。短期看流入驱动型短期跨境资金对汇率变动敏感,流出驱动型短期跨境资金对利率差和资产收益变动敏感,防范短期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重在防范国内、国际投资者同向交易引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