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龙 《糖烟酒周刊》2005,(43):22-23
苏北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江苏白酒消费的重点区域。隶属于泰州的兴化市更是白酒消费重镇。据经销商反映,当地白酒的年消费额决不低于15个亿,而且这个市场比较开放,消费者很容易接受来自不同地区的白酒品牌。巨大的市场容量和相对较好的市场氛围吸引着众多品牌纷纷进入,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酒是五粮液推出的一款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白酒品牌,目前已经在浙江等地上市。五粮液集团12&;#183;18经销商大会正在一天天临近,长三角品牌的横空出世不仅使得长三角地区的白酒竞争格局再次充满变数,也使得全国的白酒商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五粮液的区域品牌战略。与此同时,长三角酒的董事长王海山以及市场操盘手总经理李峰的战略思维和对白酒行业的判断更是折射出白酒业的走向。  相似文献   

3.
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广东是不生产白酒的,即便生产白酒也是从外省的酒厂引进基酒进行勾兑灌装,而在习惯性的消费认知上,也不具有广东白酒的烙印。久而久之,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广东虽然消费白酒厉害,但喝得都是外来的白酒。难道广东这么一个全国最大的白酒销售大省,不能产生自己的白酒品牌吗?值得宽慰的是,在众多外地品牌攻打广东市场时,已经有不少广东企业开始打造本地白酒品牌的阵营,积极谋划自家门口的地盘。  相似文献   

4.
《新财富》2011,(2):54-64
伴随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的步伐,茅台等中国高端白酒一脚迈人奢侈品殿堂,在洋酒巨头全方位的围击中,抢占白酒市场的品牌制高点、创新运营模式。这背后,不仅是对中国5500亿元白酒市场的坚守,也是对高档白酒市场话语权的争夺,更是对拉动中低端品牌和其他品种酒销售的谋算。当中国高端白酒品牌开始脱离普通消费品的身量,  相似文献   

5.
作为区域性强势白酒品牌,切入高档价格带具有一定成功几率。从高档白酒的消费现状来看,政务宴请在高档白酒消费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级别、不同规格的政务宴请对白酒品牌的选择也不同。比如国家级政务宴请多选用茅台、五粮液这些全国性白酒品牌,而地方性政务宴请活动则更多地选择地产品牌的高档产品。  相似文献   

6.
中高档白酒的开发近几年来蔚然成风,如何有针对性开展营销工作逐渐成为一个时髦话题。中高档白酒消费范围主要集中在餐饮、商超、团购方面,其中又以餐饮为主。所以重点餐饮酒店(A、B类餐饮酒楼)已经被业内公认为中高档白酒在市场导入期时候的重点战场。本文将根据一些成功品牌的实战经验,重点介绍中高档白酒在导入期时如何运作餐饮渠道。  相似文献   

7.
很难想象不能使用陶瓷作为包装器皿的白酒会是什么样的。陈列柜上琳琅满目的白酒品牌中,不乏有使用陶瓷作为包装白酒的,如郎酒的青花郎和红花郎。陶瓷作为一种古老的器皿类型运用于白酒酒瓶,已成为白酒消费中的固化特点和消费印记,而白酒包装与白酒本身在营销中也难以分割。同时,部分酒类品牌在重金投广告的过程中,正是依靠陶瓷酒瓶包装形成了品牌特点,并以此进一步强化品牌认知和传播。  相似文献   

8.
浅析影响本土白酒奢侈品牌成长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奢侈品牌核心要素的构成入手,结合本土高端白酒的产品特性及国内白酒消费现状指出并分析了影响本土白酒奢侈品牌成长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提示: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漳州、南平和厦门三个地级城市的白酒市场。三个市场的共性是:啤酒、红酒以及洋酒对白酒的市场空间挤占比较严重。三地的白酒品牌较少,市场上的主流是运作多年的成熟品牌,环境相对宽松。人们的健康消费意识很浓,注重品牌。由于当地的气候以及消费习惯等原因,使得白酒市场相比啤酒要冷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端白酒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突围而出,必须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借鉴国外品牌的成功经验,品牌奢侈化是高端白酒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一条基本路径。强大的消费需求能力和白酒行业高速发展趋势将为白酒企业进军奢侈酒品牌提供保障,未来,白酒奢侈品牌或将成为白酒企业发展方向。目前,中国急需拥有自己的世界级奢侈品品牌,而白酒奢侈品牌将提升整个行业的价值和发展空间。本文对白酒打造奢侈品牌的条件作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从2002年前后开始,由于终端门槛的急剧提高。许多白酒品牌开始由全国性营销转向操作重点区域市场。涌现出了~大批区域强势品牌。为此,本刊在业内首先提出了白酒将呈现品牌区域化的特点。随着各大品牌在区域市场的精耕细作。区域市场逐渐饱和,加之外来品牌的不断入侵。这类市场已经无法满足区域强势品牌不断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完成对区域市场的霸占之后,必然要向外寻求突破.开辟新的领地。  相似文献   

12.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5,(21):15-15
众所周知,白酒的主流消费者年龄都在30~50岁之间。但由于主流消费群体随着年龄增大陆续退出历史舞台,白酒业开始逐渐面临如何争夺年轻一代主流消费群体的关键问题。在这一问题上,白酒业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现在的白酒品牌忙于终端争夺很危险,应该把精力放到培育年轻消费者身上;还有些业内酒商认为,消费走向多元化是必然的结局。白酒业未来的产量必然逐渐减少,酒商应该顺其自然。  相似文献   

13.
有个说法是,湖南和河南被称为白酒市场的“两难(南)”,别有意味。两南是白酒的消费大省.但地产酒相对来讲不够强势,外来酒纷至沓来,也许正因为如此,两地消费者对白酒品牌多是一种不断尝新的消费心态。而这则使得白酒市场的竞争中没有绝对的强者,品牌竞争激烈且多变。湖南的状况大致如此,所以白酒市场很容易发生很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7,(1)
白酒行业是中国特有的行业,品牌众多。品牌化白酒的消费具有社交属性,十分特殊,因此一般的品牌个性维度并不适用。本文在黄胜兵和卢泰宏(2003)的品牌个性量表基础上,结合中国白酒行业实际,设计了包含65个品牌个性特征词汇的量表。通过实证研究,收集白酒消费者有效问卷190份。经EFA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得到五个维度,分别命名为"友善"、"气派"、"成熟"、"家庭"、"刺激",包含32个品牌个性特征词汇。还对模型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均符合要求。经实证研究,通过这一维度模型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白酒品牌,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内部竞争激化的内忧及消费需求转移导致白酒需求总量下降之外患,再加上酿酒工业协会“十五”规划将白酒作为惟一以减产为目标的酒种之宏观政策限制性打压,我国中高档白酒(指售价30元以上的白酒)企业面临空前挑战。“何以解忧,惟有打品牌”。可是,以五粮液、茅台为代表的中高档白酒品牌却因失误而为品牌经营所困。  相似文献   

16.
内部竞争激化的内忧及消费需求转移导致白酒需求总量下降之外患,再加上酿酒工业协会“十五”规划将白酒作为惟一以减产为目标的酒种之宏观政策限制性打压,我国中高档白酒(指售价30元以上的白酒)企业面临空前挑战。“何以解忧,惟有打品牌”。可是,以五粮液、茅台为代表的中高档白酒品牌却因失误而为品牌经营所困。  相似文献   

17.
油城白酒油水大 众所周知,山东白酒市场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每个地方都有一到两个区域强势品牌。这种特点决定了外地品牌很难进入该市白酒主流消费行列。但是当一个地方的地产品牌势力比较弱的时候,这里的白酒市场就可能会异常热闹。东营就是这样一个城市。近两年,东营地产品牌中虽然碧海缘相对比较强势,但子品牌开发的无序却使其难掩下滑态势。  相似文献   

18.
铁链  吕达 《糖烟酒周刊》2005,(15):14-19
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河北石家庄的白酒市场:通过调查发现,石家庄有着很好的白酒消费基础,市场潜力较大。人们的消费水平基本处于中等,在白酒消费中,受外力尤其是促销影响较大,容易形成跟风。人们对地产酒没有很强的依赖性,市场十分开放,外来品牌,尤其东北酒和川酒,近些年在市场上一直处于领军地位。市场开放以及容易跟风的消费特点给外来品牌的进入带来了机会,但是外来品牌进入以后要对当地白酒市场混战以及假酒、杂牌酒冲击的情况有充分的准备,否则辛苦培育起来的市场很可能出现“千里之堤,渍于蚁穴”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背景介绍:南京是华东重镇。经济发达。白酒消费量大,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2000年以前四川的五粮春和江苏的洋河酒一直占据南京商务和政务白酒消费的主流:K品牌白酒是中国一知名的白酒。1996年以前在全国曾风靡一时.但随后几年经营低迷.以至于快要倒闭。后经体制改革和营销改革.企业逐渐走上正轨。并对全国市场进行谋划,确立南京作为其全国重点突破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20.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7,(34):28-29
近三年来,白酒作为我国民族产业之一,整体呈现出了1998年以来少有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传统名酒企业在快速发展,诸多区域品牌纷纷实施省外扩张,中高档产品的消费也开始急速扩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