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房屋及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宜作贷款抵押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办理抵押担保贷款业务时 ,经常遇到借款人或第三人用农村的房屋及其集体土地使用权作贷款的抵押物 ,这合法合规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下称民法通则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下称担保法 )及相关法规和司法解释 ,笔者认为 :农村的房屋及其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宜作贷款的抵押物 ,其理由是 :一、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用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在我国农村 ,村民建房使用宅基地属集体所有 ,村民个人只有使用权 ,而且宅基地使用人对宅基地使用权的处分是受限制的 ,担保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下列财产…  相似文献   

2.
邝亚辉 《金卡工程》2010,14(5):195-195
西方大陆法系国家民法中有地上权之规定,但没有宅基地之说,宅基地为我独有。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是宅宅子或房宅。经过一系列的历史沿革,宅基地一词就逐渐成为一个习惯用语,一个有特定法律含义的概念。一般认为,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村集体组织的成员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和使用的权利。宅基使用权人有权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相似文献   

3.
农民融资难作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农民财产使用权受住宅基地抵押约束,不仅不能保障农民融资,还会阻碍农村经济发展。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理论、现实问题以及法律建议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不得抵押,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已经在现实中不断发生,法律限制被不断突破,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融资。宅基地抵押融资是否触犯法律规定,这种抵押能否真正为融资安全提供保障,融资机构处分抵押标的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后果?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前各地做法进行了归集。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法律制度的基本规定(一)一般性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管理制度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构成我国集体经济所有制的主要形式,是对农民生存权、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黑龙江金融》2007,(5):31-31,33
一、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之法律规定和现状 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指在不转移土地占有的前提下,债务人或第三人将依法享有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承诺若债务人在合同期限届满仍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将集体土地使用权拍卖、变卖、折价抵偿。目前,我国涉及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问题的法律规定主要涵盖在《担保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及其他相关的行政法规中。  相似文献   

6.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要求,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框架下,实现发展与民生的同步与相互依托,切实使各方各面都得到实惠的重大举措。在这个规划下,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融资就成为了解决三农贷款难,引进资金,服务农民、建设农村、发展农业的必然要求。农村的"三权"主要指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根据现行《担保法》、《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宅基地、自留地等归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不得  相似文献   

7.
马磊 《理财》2011,(10)
引言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土地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原本归农民个人所有,经过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由农民变为集体经济组织,为了保障农民基本的居住需要,以农业生产束缚在土地上,人口不流动的自然经济假设为基础,我国严格限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  相似文献   

8.
宋旭明  钟毅 《时代金融》2013,(20):47-48
我国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导致宅基地使用价值浪费和交换价值丧失,不利于耕地保护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剧城乡差别,也限制了迁徙自由。最为首要的解决之道,在于开禁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为提高宅基地使用效率物尽其用、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保障城乡居民迁徙自由的需要。当然,这一制度的实施,还需结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土地税收制度、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等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9.
农民贷款难: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农村,随着国有金融机构的不断撤出,农民贷款难的状况不断加剧,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瓶颈。我国农村信用担保机制的缺位是造成农民贷款难的重要因素。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需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和制度,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确实成为完全的物权,并理顺农村宅基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关系,使农民能够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进行抵押贷款。  相似文献   

10.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地对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文简要介绍了现行法律关于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基本规定,指出了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出现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分析总结了各地开展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探索的方式方法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宅基地使用权管理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细辉 《上海会计》2002,(11):16-18
一、企业土地使用权概述企业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准许某一企业在一定期间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由于我国的土地属国家所有,企业获得的土地使用权仅代表其拥有相关土地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往往较大,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有多种方式,所以会计核算实务中不规范现象时常出现,有必要对其系统地认识。(一)法律基础。企业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基础是我国于1986年6月颁布、1998年8月作全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国家实行土地公有制。我国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宪法第10条明确规定,农村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但由于该条款并未明确规定农村土地的具体所有人,因此留下了一个法律上亟需解决的问题。1986年的《民法通则》和《土地改革法》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规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在法律上有三类:(1)村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农业生产合作  相似文献   

13.
课题组 《金融与市场》2014,(11):44-46,70
土地和房产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抵押改革的方针.目前在法律层面农村土地抵押融资还存在一定障碍.金融机构可以在地方政府逐步完善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登记公示、流转市场的过程中,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推动农村集体土地抵押融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属性界定从我国目前的立法和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既是一种他物权,也是一种社会保障权。我国农村宅基地自解放以来即无偿分配给农民使用,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宅基地之上有价值较大的房屋的存在,而农村土地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宽裕,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5.
由于现行法律制度与物权理论对农村财产制度的规范和阐释并不契合,农民在行使自身所有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处分权时还受到诸多法律限制。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度创新来解决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是较为现实与可行的手段。论文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度重构、培育和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市场、准确定位政府、银行等主体角色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尝试探索农村地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设定权利抵押来进行融资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农户房产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融资是一种以农户的房产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为担保的农村信贷资金融通形式。本文以历史和现实的视角剖析了我国农户房产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在融资流转中存在的法律约束,提出改革我国衣户房产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担保制度的探索性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一、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属性界定从我国目前的立法和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既是一种他物权,也是一种社会保障权。我国农村宅基地自解放以来即无偿分配给农民使用,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宅基地之上有价值较大的房屋的存在,而农村土地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宽裕,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8.
张银 《金卡工程》2010,14(9):171-171
目前我国现实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现象普遍存在,而目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着诸如法律规定不严谨、非法交易不断等问题,增加了依法管理的难度。本文通过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和学术界对此的论说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完善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小产权房已成为我国目前政府和社会极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小产权房存在是否具有合理性的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小产权房"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特殊的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土地权利的特殊性决定了地上房屋的特殊性。本文将从宅基地使用权的身份属性这一点入手,结合我国现行法律,从法学理论上分析附着于土地上的"小产权房"存在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孙阳 《时代金融》2014,(7Z):45-45
小产权房已成为我国目前政府和社会极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小产权房存在是否具有合理性的争论也从来没有停止。"小产权房"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特殊的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土地权利的特殊性决定了地上房屋的特殊性。本文将从宅基地使用权的身份属性这一点入手,结合我国现行法律,从法学理论上分析附着于土地上的"小产权房"存在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