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更好地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山东省泰安市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的合作模式,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投入、融资平台参与、鼓励国有企业参与及创立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等方式,大力引进社会投资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的社会资本及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的社会资本内涵、表现形式及其作用于土地整治的实现途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厘清了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层次内涵,阐述了社会资本作用于土地整治的两种实现途径。研究结论:(1)社会资本是农民之间合作的基础,体现在以信任、互惠、规范和合作为基本特征而构建的社会参与网络;(2)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中的社会资本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得以显化,是建立和优化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的充分必要条件;(3)社会资本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开展的土地整治项目,主要由政府投资实施,今后需要民间资本的广泛参与.2010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土地整治","积极引导民间资本通过招标投标形式参与土地整理、复垦等工程建设",这为民间资本参与土地整治明确了政策指向.那么,民间资本应如何参与土地整治?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河北省为例,详细介绍土地整治项目农民参与现状,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农民自身两个角度分析土地整治农民参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提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土地整治农民参与"意识和当地农民自觉参与意识;建立相关制度,制定土地整治农民参与具体规范,完善土地整治农民参与的法律要求;细化土地整治农民参与环节,参与方式;建立土地整治农民参与激励措施,保障农民全程参与土地整治。  相似文献   

5.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新时期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重要平台抓手。文章以广东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为例,总结了广东省开展农村拆旧复垦、垦造水田、高标准农田建设、村级工业园改造等土地整治探索与实践,分析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规划、权属、现状地类、社会资本参与、资金筹措等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并结合实践提出建议:(1)建立满足调整重构型整治需求的规划和用途管制机制;(2)建立健全权属调整的政策机制和技术体系;(3)畅通农业、生态空间价值实现路径;(4)完善市场参与和投融资机制;(5)构建以农民集体为实施主体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通过招投标形式参与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山东省章丘市率先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利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社会资本与土地整治的深度融合,为促进城乡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相似文献   

7.
汲取政府主导城镇化模式的教训,走出一条市场驱动的乡村城镇化新模式,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都市福洪镇以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土地综合整治,将村庄整理与乡镇改造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既化地又化人"、村镇融合发展的新路。与政府主导模式相比,市场驱动模式在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土地取得、资金筹集方面更具持续性和内在合理性。乡村城镇化转型面临着一系列制度瓶颈与问题,迫切需要加快相关制度的创新与供给,包括构建市场化土地整治与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制度体系、破除人口跨乡镇聚居的制度藩篱、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治“村民自建”的黔南州样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黔南州通过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试点,逐步探索出了一种可复制、可推广、可宣传的土地整治"村民自建"的新模式。文章运用归纳总结、举例阐述、理论研究的方法,探析了黔南州土地整治"村民自建"的主要做法,总结了实施土地整治"村民自建"以来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归纳了土地整治"村民自建"成功推进的重要因素在于机制创新、村民参与、跟踪服务,提出了有序推进土地整治"村民自建"的建议:(1)完善配套制度政策的顶层设计;(2)健全满足需要的工程建设标准;(3)建立完善的项目资金分配方式;(4)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治社会评价内涵、原则及框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静 《中国土地科学》2017,31(12):84-91
研究目的:讨论土地整治社会评价的内涵、原则、内容、方法和步骤等。研究方法:文献法、专家法。研究结果:土地整治社会评价是应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和社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土地整治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的社会影响,分析项目与社区相互适应性和社区的接受程度,发现已经实施的项目或将要实施的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项目建议,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性。研究结论:土地整治社会评价是进行项目普及、公众参与、引导利益相关者建立参与协商机制的过程。引入土地整治社会评价可以全面评价土地整治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高公众认可,突出土地整治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实现土地整治效益的可持续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在土地整治领域,广泛而有序的公众参与,是充分尊重农户和各方意愿,确保土地整治项目科学、有序、透明、高效实施的必要环节,也是衡量土地整治转型的重要标志。近几年,上海在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方面积极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笔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上海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情况上海在土地整治项目推进过程中,基本做到了"各利益主体全面覆盖、项目周期全程参与"。各利益主体全面覆盖。土地整治作为综合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等目标,各地以土地储备为原型,结合工作需要,创新了土地整备、生态银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实践做法,推动土地资源储备向全域全要素自然资源综合整备演化,对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文章系统分析了土地整备、生态银行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基层自然资源综合整备具体实践机制和制度优势,围绕整备主体、实施模式、利益分配、配套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建立自然资源综合整备制度的建议:(1)建立多方协同自然资源综合整备主体体系;(2)探索分类整合、综合开发的实施模式;(3)完善多元化的利益分配机制;(4)健全自然资源综合整备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规范土地整治的政策,先后出台了多项相关制度文件,为促进当地土地整治事业发展、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挖掘耕地后备资源、推动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起到了制度支撑作用。但由于土地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空间、政策、资金等多重制约,尤其是整治空间和资金保障的难度不断增大,萧山区农村土地整治总体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单兵突进难解整治之困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市以土地整治为抓手,以建设用地"减量化"为契机,推进统一政策平台下的乡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的全面重构,创新乡村更新的多元化实现模式。以土地整治促进乡村更新,需要在乡村规划优化、涉农项目对接、农民参与动员、社会资金整合等方面完善,以重建乡村文明。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发展态势与重点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治是为提高土地生产承载能力而实施的一项涉及到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政策制度等多方面持续、动态的系统工程.从国家的战略部署、目标的现实转变、统筹城乡与促进农业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等方面对土地整治提出了战略需求,指出了当前土地整治应从完善整治规划编制体系、建立监测-评价-调控系统、推进整治制度创新、加强生态景观建设整治等4个领域来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地管理从数量向数量、质量、生态管护转变中,土地整治越来越趋于综合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土地是移民最重要的自然资本,也是维持生存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土地补偿中存在很多不公平的做法,包括补偿面积小于实际淹没面积、因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移民安置周期长导致同地不同价、安置模式导致的土地补偿价格差异、新老政策交替与政策滞后导致的政策差异、土地补偿款兑现导致的个体差异、附着在土地上的隐性收入无法得到补偿等。上述不公平的做法导致移民心理失衡,存在诱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可能。为了规避社会风险,需要采取制度与安置模式创新等措施,保障基线公平、弥合参照公平,实现水库移民工程与水利水电工程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治是助力扶贫攻坚、实现脱贫解困的重要途径,苍溪县充分利用国家对贫困县的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当地农用地整治和建设用地整治,开展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省域内流转,实施土地复垦和农民新居建设,全方位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农村居住环境。同时,在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基础上,由"县建产业园、村建扶贫园、户建自强园",创新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造血能力,提升农业经济发展后劲。该县脱贫攻坚重要经验和做法,纳入了国务院扶贫办脱贫攻坚典型案例。本文在跟踪调查近5年来苍溪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该县致贫原因,总结该县通过土地整治支持脱贫攻坚的主要做法、典型经验和取得成效,为各地参考苍溪县脱贫攻坚模式,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土地政策支持脱贫攻坚的阜平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阜平县利用国土资源部支持的土地政策,开展土地整治,将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在省域内流转,保障了脱贫攻坚财政所需。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主要做法:根据本地资源禀赋,以规划为先导,盘活土地要素,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探索新路。主要启示:学深悟透用好用活用足政策,荒山可以变成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精准的脱贫规划需求确保国土资源扶贫精准施策;部省市县四级国土资源部门联动机制确保政策畅通到县;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动确保支持政策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治:加强公众参与促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加强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性",但要实现真正的公众参与,特别是农民参与土地整治并不容易,需要深刻理解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充分认识公众参与对土地整治的重要性,构建合理的参与制度,从而有效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路线。土地整治中公众参与就是要在项目全过程中,政府及土地部门、群众等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通过相互协商,最后共同确认项目方案并参与项目实施及完成后的监督过程。  相似文献   

19.
德国土地整治开展较早,立法、制度建设相对完善,群众基础相对广泛,公众参与方式多样,新技术应用比较普遍。系统分析了湖南省土地整治目前发展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德国土地整治相比主要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借鉴德国土地整治先进经验,推进湖南土地整治意见:进一步拓展农村土地整治内涵,细化相关制度;完善工程建设标准,确保环境保护、自然协调和方便生产的高度统一;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打造高效、绿色农业;提高公众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治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治监管是土地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关键。针对当前土地整治监管过程中出现的监管基础薄弱、缺乏依据、制度建设不足等突出问题,建立了"四位一体"土地整治监管体系,从强化监管组织建设,创新监管模式、构建全社会参与监管新机制、监管技术手段的信息化等方面提出了强化我国土地整治监管的对策及建议,为提升我国土地整治监管质量和效率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