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董才 《黑龙江金融》2004,(10):61-61
一、存在的问题(一)反洗钱法规不够完善。现有的反洗钱法规散见于几十个法律和规定之中,尚未系统化,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只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  相似文献   

2.
《城市金融论坛》2004,9(12):F002-F002
10月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并实施《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细则》规定金融机构不报告或未及时报告大额或可疑外汇资金交易,将给予相应警告,并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相似文献   

3.
对照2003年3月1日施行的《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规定,笔者对大庆市外汇指定银行执行大额外汇资金交易报告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相继颁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在奠定了我国反洗钱工作法律框架的同时,也明确了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四项主要制度,即了解客户制度、大额交易报告制度、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和保存记录制度。反洗钱工作开展两年多来,在四项制度的具体执行过程中积累了经验,但也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在了解客户制度、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的贯彻落实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5.
基层央行反洗钱工作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颁布实施《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三部法规(以下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这标志着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构建的反洗钱组织机构和法律框架已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6.
张小平 《金融博览》2010,(19):46-46
随着人民银行《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办法的颁布,拉开了银行业反洗钱工作的序幕。银行业反洗钱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政策要求高,无论对人民银行还是对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7.
美国金融领域反洗钱的运作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外汇管理》2004,(5):32-33
我国反洗钱已取得了出台《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统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等突破性进展,但我国刑法没有包括实践中危害严重的贪污贿赂罪、敲诈勒索罪等经济犯罪行为,应进行扩展。我国立法把金融机构的尽职责任具体化为保密、配合执法机关等  相似文献   

8.
反洗钱可疑支付交易监测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疑支付交易是指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反冼钱规定》中限定的交易金额、频率、流向、用途和性质等不符合正常特性的支付、交易,包括人民币和外汇交易。反洗钱工作包含“建立制度、了解客户、登记监测、保存记录”等多方面事项,其中对可疑交易的检测分析是整个反洗钱工作中最核心的部分,其他相关工作均服务于此。从反冼钱工作的发展来看,自2003年3月1日人民银行颁布《金融机构反冼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后,金融机构开始认识反洗钱;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后,反洗钱工作受到进一步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2003年初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指导下,全国人民银行各分支行的反洗钱工作已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潘文娣  何健 《金融博览》2010,(19):47-47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制定并发布的《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第九条和第十二条规定了金融机构应上报给监管机构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类型,为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提供了一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刘琨 《新疆金融》2006,(10):32-33
《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人民银行组织、领导金融业反洗钱的职责,2003年年初颁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简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并于2003年3月1日开始实施。作为基层人行如何发挥金融业反洗钱的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反洗钱工作机制,提高金融业反洗钱工作有效性,笔者就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难点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融电子化》2004,(12):15-15
为完善外汇领域反洗钱法制建设,加大外汇领域反洗钱工作力度,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并实施《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行为。  相似文献   

13.
笔者特别关注《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所规定的可疑交易情形,体会较深。本文试围绕新办法项下六种人民币可疑交易情形谈些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2003年3月1日,《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掀开了中国反洗钱新篇章。"一个《规定》、两个《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商业银行认真组织宣传、培训和贯彻执行,按照要求建立反洗钱内控制度,落实反洗钱岗位责任制,并向人民银行报告了大量的可疑支付交易,为我国反洗钱工作,特别是金融业的反洗钱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2003年3月1日颁布实施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形成了以金融机构为主线的反洗钱的基本框架。但就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状况而言,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加强与改进。  相似文献   

16.
对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制度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泽华 《中国金融》2003,(19):52-53
2003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颁布和实施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及《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一规定两办法”),明确了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的相关制度,标志着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制度框架初步  相似文献   

17.
洗钱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洗钱犯罪,特别是利用金融系统和金融工具的洗钱犯罪活动,日益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一大公害,它已引起世界货币组织、世界银行以及世界各国执法机构的高度重视。2003年3月1日执行的“三个反洗钱法规”即《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在反洗钱领域筑起了防线,也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开始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反洗钱工作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也表明我国反洗钱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注册会计师如何在审计技术层面发挥在反洗钱中的作用,本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2003年)等规定,做些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公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标志着中国银行业正式拉开了反洗钱行动的帷幕。  相似文献   

20.
陈敏 《金融会计》2004,(9):40-42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颁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和《人民币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外币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一个《规定))和两个《办法》”,从此揭开了银行业反洗钱工作的序幕,但银行业反洗钱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政策性和法律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