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文章分析广西青秀山景区发展情况,指出其也存在旅游产品以观光为主、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够、餐饮和旅游纪念品未能结合景区特色的问题。最后从明确体验主题培育旅游品牌、深入挖掘现有资源文化内涵构建综合型旅游产品体系、精心设计体验旅游产品和完善旅游体验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四个方面探讨青秀山景区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山作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现代特色产业显著。文章通过调研中山市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现状,分析出中山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文化创意局限,缺乏体验型精品项目,文化景区规模小、效益不明显,产品开发散乱、缺乏文化主题整合等问题,进而提炼出中山文化旅游产品形象:孙文故里·名人摇篮·山水人居,并对中山市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了打造文化旅游产品谱系、扩大景区文化内涵与规模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旅游体验理论被逐渐运用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中。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旅游企业认识不足、文化特质不突出、市场脱节,以及旅游产品体验类型单一、内容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大庆市应充分发展特色化、差异化、专门化的景区景点等方式,整合旅游产品,精挑细选旅游线路,细化目标市场,丰富产品类型;关注低碳消费,开发低碳生态旅游产品;转变发展思路,进行大众化定制,以满足公众对旅游产品不断提升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九寨沟景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特异的藏族风情受到国内外游人的喜爱。但在实地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如何深入分析九寨沟景区餐饮产品开发现状,进一步挖掘其文化旅游资源,探讨依托九寨沟藏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性,深层次、创新性地进行餐饮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对九寨沟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更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可以促进景区经济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传承和保护洞庭湖湿地传统文化。洞庭湖湿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湖泊湿地,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但其文化内涵仍有待深入挖掘。立足于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深入其发展现状,进而提出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促进洞庭湖湿地旅游发展的对策,实现洞庭湖湿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研究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对促进商务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苏州金鸡湖商务景区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是商务旅游景区的竞争力特征之一。苏州金鸡湖景区应大力依托演艺场馆,开发旅游演艺精品;结合李公堤三期、四期,开拓文化展馆旅游;紧扣景区商务特性,开发文化旅游购物产品;综合利用金鸡湖水域资源,开发休闲旅游路线;创新景区管理机制,保障景区旅游长效发展,从而将文化与商务旅游有效融合,提升景区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正>推动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福建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是福建省委、省政府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旅游价格作为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利益的调节杠杆,对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竞争能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影响重大。景区门票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下同。)不仅直接关系旅游消费者正当利益,也直接影响到文化旅游企业的经济效益、文化旅游市场的供求关系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乃至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正因如此,近些年来,每遇重要节假日,景区门票价格就成了社会、旅游消费者、媒体等各届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地方政府如何正确认识景区门票价格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景区经营者、管理者如何正确认识景区门票价格在景区建设发展中的作用;消费者如何正  相似文献   

8.
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忽视游客体验与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造成中国旅游景区经营失败的根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 :景区既要为游客创造快乐体验 ,又要保护地方资源与环境并促进社区长期发展。快乐的游客体验是由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构成的 ,要塑造快乐的游客体验 ,景区应根据产品差异性、参与性与挑战性原则配置旅游产品与服务。同时 ,在开发与经营过程中保持生态与文化的多样性 ,促进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满足精神需求的基本方式,国内的旅游市场也逐步兴起。在此背景下,许多城市的地方政府和景区管理委员会热衷于以城市文化背景为中心,打造具有城市名片作用的区域化旅游带,整合了地方旅游资源。这种旅游资源区域化打造的方式凸显了城市特色,更受到游客好评。而这种模式要得到长远发展,先进的营销理念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以乐山大佛景区为例,分析互动营销模式在这种旅游景区的适用性,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蕲春县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历史文物众多,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来,蕲春县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拉动当地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然而,蕲春县旅游资源存在着分布过于分散、景区规模小、档次低、文化挖掘力度不够等问题。应对蕲春县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加强景区间合作,明确主题定位,实现线路整合,进行营销组合。这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也是区域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1.
烟台市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发展势头较好。当前存在的主要品问题是项目开发缺乏科学规划,产品档次低;管理经营体制不健全,经营理念缺乏新意;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不到住等。合理开发利用烟台市旅游文化资源。应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和主题,增加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升民俗旅游品牌,增强旅游产品可参与性,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正确处理旅游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加强旅游宣传,开发客源市场,使烟台旅游文化资源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西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是我国湿地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具有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价值,并成为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一个热点。分析江西湿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类型,对江西湿地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思路和建议,以期为江西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张家界森林旅游产品品牌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家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森林旅游在产品开发与品牌个性塑造过程中,却存在着森林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旅游规划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应对张家界森林旅游产品品牌个性环境进行分析,对相应的森林旅游产品品牌进行市场定位,进行广告设计与营销宣传,将有利于森林旅游地与旅游产品品个性的塑造与成长。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工业旅游开发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甜 《商业研究》2005,(24):193-195
在我国,工业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强劲。黑龙江省作为老工业基地本身具有开发工业旅游的优势,黑龙江省工业企业加盟旅游业积极性很高,并有一些进展。旅游项目没有特色,仅限于对既有资源的陈列与宣传,缺乏对游客具有持久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为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促进黑龙江省工业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同类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缺乏本土特色等问题.黑龙江省应立足于冰雪旅游资源优势,结合自身发展规律,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发挥本地冰雪旅游产品特色,促进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网络旅游内容和层次要求的提高,侧重于景点的“网络虚拟旅游”应运而生。基于SWOT分析,发展我国虚拟旅游的战略是:加强政府扶持力度,扩展虚拟旅游产品类型,加大虚拟旅游的宣传力度以及在真实旅游营销中的运用;整合旅游信息资源,将虚拟旅游参与到真实旅游规划中;注重虚拟旅游内容层次,推出品牌化在线主题游路线,全面提升虚拟旅游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文化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类型多样,有军事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宗教文化资源等,这些文化旅游资源都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研究价值。政府有关部门应从全方位看待库区旅游,整合各种旅游资源,对其进行科学开发,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内涵,增加旅游的特色和亮点,从而促进三峡库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为该地区带来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山东滨海旅游可持续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具有发展滨海旅游业的优势: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优越的区位和交通、宜人的气候和优美的环境以及发达的经济等。但滨海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使山东省滨海旅游得到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各地旅游形象主题;重视偏离大中城市的滨海海滩、海岛旅游资源开发;重视国内市场,协调好国际与国内旅游关系;保护海洋自然生态环境;抓住奥运机遇,培植滨海旅游名牌产品等。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宝友  吕旭芬 《商业研究》2006,(12):206-208
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展旅游电子商务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主要存在着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的大环境不够理想,缺乏懂旅游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等问题。因此,应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从政府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加大力度培养复合型人才及建设特色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等方面做强浙江省旅游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