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粮食的生产和流通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两个重要因素,目前粮食生产的问题不大,而流通环节的制约因素越来越突出。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开始起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其低效率和高成本正成为妨碍我国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而农产品期货市场以其独特的经济功能、科学的交易体系和严格的交割制度,可以促进高效、畅通、节约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世界上粮食生产的超级大国,也是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典型国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就制定了以农产品支持价格为核心的《农业调整法》,以期对农业生产实行特殊保护,美国现代农业保护政策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支持价格”范畴,建立起了渗透于生产和流通诸环节,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手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我国即将加入WTO,农业将面临国际市场竞争和冲击,认真研究和借鉴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农业保护制度的成熟经验,对于加快完善我国农业保护政策体系,正确应对WTO的挑战,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十三五"时期,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应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新形势下我国粮食生产经营出现一些新动向。为更有效防范粮食生产经营风险,应重视土地经营行为、新型经营主体与资金配置行为、资本投资行为及经营模式创新等方面的风险因素。通过构建风险防范与转移体系,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改善资本经营模式,创新粮食生产经营信息化路径等措施,防御粮食经营风险,提升粮食经营管理质量,稳定粮食产能。  相似文献   

4.
粮食主产区农地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农地利用强度、农地利用制度、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等多角度来分析粮食主产区的农地利用状况,简述了我国现行粮食主产区的农地利用现状和粮食产量现状,并据此提出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农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如农地利用效率低、城镇化对农地利用强度的制约、粗放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地边缘化、农业用途的管制存在缺陷、农地利用的制度和法律还不健全.针对这些问题也提出了解决方法,如选择高效率的农地利用模式,改善城镇化建设导致的农地利用强度,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充分发挥农产品价格杠杆作用,加强农地利用制度和法律建设,增强农业种植的科学技术以促进土地可持续性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市场开放,给农业和粮食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历史性挑战。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我国粮食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对玉米经济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尽快形成高效益的玉米经济体系,把玉米产量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有效地解决玉米主产区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安全的经济与生态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改革改变了我国粮食长期匮乏的局面,并实现了自给有余。但长期追求较高的粮食自给率,又使我国农业资源要素供给从充裕转向短缺,粮食供给从不足转向过剩,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我国的经济和资源环境状况,固守以粮食大量生产和储备来保证粮食安全的传统观念既不具有经济合理性,也不具有生态安全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应立足于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适当降低粮食自给率,对粮食的生产能力进行储备,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调剂余缺,以最低的经济成本、最小的环境代价保证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不当的发展策略以及长期的超强度资源粗放开发利用使得我国土地失控、耕地流失、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出走、农业人才流失和青黄不接等问题日益严重。中国要践行"自己养活自己"的承诺必须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探索生产要素特别是科技和人力资本进入农业的制度,完善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和保护体系,把实现农民利益和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统一起来,使农民积极性得到保护、恢复和保持,聚集科技、人力、资金等多种资源,以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稳定面积、主攻单产,着力构建提产增效的粮食生产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改革改变了我国粮食长期匮乏的局面,并实现了自给有余.但长期追求较高的粮食自给率,又使我国农业资源要素供给从充裕转向短缺,粮食供给从不足转向过剩,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我国的经济和资源环境状况,固守以粮食大量生产和储备来保证粮食安全的传统观念既不具有经济合理性,也不具有生态安全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应立足于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适当降低粮食自给率,对粮食的生产能力进行储备,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调剂余缺,以最低的经济成本、最小的环境代价保证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林若琪  蔡运龙 《经济地理》2011,31(11):1768-177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业国际竞争日益剧烈.除了粮食生产型态上有所转变,农村空间角色也应朝向多样化,甚至是可持续发展.在大量理解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多功能农业制度,检视我国农业目前发展情形.结果显示,我国农业仍处于中、低度多功能农业制度的发展,代表我国对于未来农业政策的发展,仍需继续改革,以期达到高度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相似文献   

10.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王伟,邓蓉农业生产最大的产品是粮食,粮食生产又是衡量农业生产状况的重要指标。粮食是人类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人类对粮食的需求几乎是没有弹性的。当一个国家粮食欠收时,无论其经济状况如何,政府都必须设法进口粮食,以解决人们对食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