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999年相继成立的信达、长城、华融、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为我国剥离不良资产,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问题,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和流动性,增加国有商业银行资信度和在国内外金融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业务重点已由不良资产剥离、收购转入对不良资产的管理与处置.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与处置不良资产既充满希望,也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减轻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包袱和资产管理压力,但是,由于处置工作开始时间不长,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仍不容乐观,不良资产的存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仍然困扰和束缚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正处在加入WTO的前夕,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和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使之轻装上阵参与竞争和挑战,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急迫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要处置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之一。近年来,通过多种方式,处置了相当数量的不良资产,但从银行业自身看,尚未从制度、机制上根本解决新的不良资产产生问题,信用风险依然很大。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大银行比,差距很大,信用风险管理计量还刚刚起步。因此,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是我国商业银行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国家在防范、化解和控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风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仅靠传统的手段来消化历史沉疴已是日益维艰了,需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来解决这一问题.面对新的国际国内金融形势,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必须把国际经验教训和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现状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不良资产重组的各种手段,有针对性地设计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战略和措施,循序渐进,逐步化解已经累积的不良资产风险,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持续、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春平 《中国金融》2003,(19):40-41
欠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不仅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羁绊,而且也是危及当地经济金融安全的重大问题。深入分析欠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采取切合实际的政策,尽快降低欠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目前国有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6.
应寅锋 《银行家》2006,(1):86-87
国有商业银行居高难下的不良资产已成为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痼疾。金融创新可望成为医治这一痼疾的良方。国有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和问题虽然国有商业银行和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竭尽所能采取各种措施处置不良资产,但所取得的效果却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国有商业银行形成的不良资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上弊端所致,也有管理上薄弱而造成。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主要有三大途径:一是国有商业银行通过清收转化一部分;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对已形成的呆、坏账贷款,在自身提取的呆、坏账准备金中核销一部分;三是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对不良资产剥离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王方宏 《海南金融》2002,(12):18-22
章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必须解决好公司治理结构和不良资产两大基础性难题。指出必须在制度层面解决公司治理结构基础的问题,在经营层面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才可能真正取得成功。章提出了解决这两大难题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已成为历史遗留的重负。如何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处置不良资产,不失为一个重要的途径。但问题的解决应当不止这一种方法,天津市银行业与政府联手整体解决不良资产,化长痛为短痛,就很有借鉴意义。其实,条条江河归大海,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及其潜在的风险,还有很多可以探讨的途径,但根本的—条是制度的创新和建设。我们期待着更多同仁的真知灼见,期待更多的对策和解决方案;最终我们期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状况全面好转,以崭新的姿态与外资银行斡旋。  相似文献   

10.
万方 《武汉金融》2000,(6):42-44
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为探索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也使人们再次关注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债转股可说是一把“双刃剑” ,能否趋利避害 ,发挥最佳效果 ,关键还在制度设计与模式选择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规范运作。所以 ,法律的介入对债转股的推广就显得尤为关键。法律的适时调整和完善是债转股实践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阻力与改造的难点。如何处置不良资产,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是我国银行业必须研究与解决的重点难题。我们结合国外成功的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重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研究。一、国外银行业不良资产重组的经验如何妥善处理银行巨额呆、坏帐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风险,已成为全球银行业面临的一个共同课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已成为历史遗留的重负.如何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处置不良资产,不失为一个重要的途径.但问题的解决应当不止这一种方法,天津市银行业与政府联手整体解决不良资产,化长痛为短痛,就很有借鉴意义.其实,条条江河归大海,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及其潜在的风险,还有很多可以探讨的途径,但根本的一条是制度的创新和建设.我们期待着更多同仁的真知灼见,期待更多的对策和解决方案;最终我们期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状况全面好转,以崭新的姿态与外资银行幹旋.  相似文献   

13.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曾有学者预言中国将会很快爆发银行危机,因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太高了.事实已对这一问题作了回答: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业绩不断改善,不良资产比例稳步下降,同时,1997~2001年间,国有商业银行还组织了几万亿元资金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因此,我们需要辨证地看待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浅谈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加快清收处置不良信贷资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深化经营理念,提升思想认识 数额巨大的不良资产是横亘在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发展实现最终盈利的最大障碍。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树立清收转化处置不良资产就是发展的理念,统一思想认识。一是在如何面对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观念上,要正确处理好自己努力与上级政策的关系。攻克不良资产这座“堡垒”的内驱力,只有依靠国有商业银行上下员工的共同努力,明确“等靠要”只有死路一条。二是在如何面  相似文献   

15.
顾伟 《西安金融》2001,(7):22-23
1999年国家为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步伐,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立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专门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商业银行的部分不良资产,探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全资产,这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开辟了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6.
魏巍 《金融论坛》2001,6(12):6-9,36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是近年来理论界和实业界广为关注的话题,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在实践中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特殊性,尤其是与其他国家相比,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在性质上存在着质的差异,因此,处置不良资产存量必须多管齐下.其中,运用基础货币冲销不良资产存量的方法是借助国民经济增长对货币需求的上升区间,在国有商业银行能够形成不良资产增量防范机制的前提下,通过中央银行、财政及国有商业银行的配合,投放基础货币,对不良资产的损失部分进行一定比例的冲销,从而达到化解金融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亚洲金融危机还在不断蔓延和深化,全球经济金融仍然潜伏动荡的条件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现存的高额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它影响了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使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难以为继,甚至会发生支付问题。因此,化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特别是存量不良贷款已成为解决我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进行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与重组,先后成立了信达、长城、华融和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接管了四大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有效地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缓解了金融业经营风险,增强了我国金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由于有关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体系尚存在较大缺口,因而其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遇到了大量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中难以克服的矛盾与问题,从而影响了不良资产的处置效果.鉴于目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主要有债务追偿、债权转股权以及不良资产转让三种方式,本文将针对不同的处置方式分析资产管理公司在此过程中面临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加快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既是银行自身经营上的需要,也是金融业改革发展与开放的需要。银行改革的先决条件与关键因素正是不良资产的有效处置问题。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我国将在2006年之前逐步放开对外资银行在地域、客户及业务上的限制,2007年以后,国有商业银行必然面对全方位的国际竞争,必须以国际标准要求自己,而国际上银行不良资产率一般在5%以下。为了应对金融改革与开放的要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必须尽快得以处置。本从安徽农行不良资产现状和处置实践出发.研究探讨市场化处置不良资产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王平 《西安金融》2001,(8):28-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严格的约束与有效激励相统一的经营机制,完善稳健的会计制度,提高金融资产质量”。从《纲要》的精神看,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提高金融资产质量,提高竞争能力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从当前的实际状况看,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巨额的不良资产,并且近几年仍然居高不下,这些不良资产可能随时诱发突发性的金融风波,动摇社会对银行或金融体系的信心,使得融资来源,经济增长遭受损害,成为社会的不安全因素,近几年,政府,银行、企业,社会多管齐下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问题还是越发展越严重,不仅原有的不良资产没有解决,而且新的资产风险又出现了,防范工作措施跟不上,致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居高不下,困扰着银行的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之,如何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确实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