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入世”在即,中国汽车工业如何面对,这已经不是新话题了。但“入世”后,中国的卡车如何发展,却是我们应认真研究的课题。“入世”,对我国的轿车工业是个严重的冲击,因为我国的轿车工业与国外相比是既无优势又无规模。相对于轿车而言,我国的卡车毕竟已经生产和开发了40多年,“入世”后,应该说中国的卡车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品牌优势,解放、东风是中国自己诞生的国产汽车品牌,我们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二是开发优势,一汽的技术中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产品开发研究基地,能够从事整车开发,…  相似文献   

2.
“从轿车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已经具备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从目前的技术水平及技术创新的基础来看,中国已经具备了建立以自主品牌为主的汽车工业的基础。”在2006年4月26日举行的2006第四届中国汽车自主创新发展论坛上,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尚勇对国内轿车品牌充满了自信。尚勇还在发言中呼吁:“省部长应带头坐自主品牌轿车!”  相似文献   

3.
毋庸讳言,WTO会给中国汽车 工业带来冲击,但是也有机遇,我们不能丧失信心。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三大”轿车系列的形成与发展,能让我们感悟出许多。 一、五十年代起步早 从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开始,1953年7月15日,中国第一座汽车制造厂——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破土动工,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巨变。1956年7月15日,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1958年5月 12日,一汽自主开发设计的中国第一辆轿车——“东风”牌中级轿车的问世…  相似文献   

4.
“桑塔纳”,是国内批量生产最大、社会保有量最多,知名度最响的我国轿车品牌。“桑塔纳”由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隶属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国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双方各投资50%的合资经营的企业,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可谓中国的“大众”。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于1983年推出的“桑塔纳”,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1981年的产品,桑塔纳,本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山谷的名字,翻译之意为“旋风”。德国大众公司1981年开发出一种新轿车,并命名为“桑塔纳”喻意像“旋风”一样勇猛无敌。自中德合资建立…  相似文献   

5.
一、关税政策与中国轿车工业1978年,我国轿车产品的总产量只有2640辆。按当时一句比较流行的话来概括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就是“缺重少轻,轿车生产几乎是空白”。改革开放后,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了被压抑的需求迅速释放出来,尤其是对轿车产品的需求增长更猛。而在长期“闭门造车”情形干成长起来的以中型载货汽车为主体的我国汽车工业难以满足这一迅速增长的需求,这样就导致了国家不得不用大量当时紧缺的外汇来进口国外轿车。表1显示了“六五”期间汽车和轿车产品的进口数量和金额。表1“六五”期间汽车产品的进口数量和金额资料来…  相似文献   

6.
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筹资与投资工具,从50年代末以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中发展很快。当前,在我国轿车工业发展进入重要时期亟需大量资金的时候,在机械部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们经济管理研究院适时地成立了中国轿车发展基金策划部,开始全面展开轿车发展基金的筹划工作。一、设立中国轿车发展基金的依据中国轿车发展基金依据国家颁发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和《汽车工业发展纲要》而提出设立。它是汽车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一个产物。因此,去年4月份在“国际融资研讨会”上中国轿车发展基金策划…  相似文献   

7.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大哥大”,不仅于40年前的7月13日生产出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一一解放牌卡车,而且又于两年后的1958年5月12日、造出了我国第一辆自行设计的轿车──“东风”牌轿车。当时正值党的八届二中全会召开之际,带有金龙腾飞标志的“东风”轿车开到中南海怀仁堂门前草坪上供代表们参观时,工即引起一阵欢跃。5月21日下午2时40分,毛泽东主席和当时任人民法院院长的林伯渠兴致勃勃地赶来参观、并一起乘坐车风轿车绕草坪转了两圈、下车后毛泽东高兴地说:“好呀,坐上了我们自己造的轿车了!”“造自己的轿车”、…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在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中国汽车工业在“2010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带动相关工业迅速发展”。要求在2000年前“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产量要满足国内市场90%以上的需要,轿车产量要达到总产量一半以上,并基本满足进入家庭的需要”。迅速发展汽车工业是我国政府坚定的方针,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1.扩大国际合作今天的汽车工业已成为全球性的工业,我国的汽车工业也只有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才能真正成熟和发展起来。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改革开放的方针,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9.
A.概述 按 1999年我国人均 GDP增长率为7.8%,人均收入每年增长6%计算,到2015年我国的家庭和企业每年将购买1000万辆汽车,其中家用轿车将占到70%以上,仅以此巨大数字显示:毋用置疑中国是本世纪世界上潜力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轿车工业是体现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综合技术水平的标志。我国轿车工业虽起步较“晚”,但也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由于长期以来未被重视与发展,造成长期大量进口泊来车的不合理局面。自1987年国家决定发展自己的轿车工业后,轿车工业才逐步被确定为汽车工业的“旗舰”地位,现已建…  相似文献   

10.
《国际石油经济》2001,9(10):17-23,56
我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的总量目标是:2005年汽车产量达到320万辆左右,其中轿车产量为110万辆左右,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左右,汽车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汽车产品出口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8%左右;2005年摩托车产量达到约1300万辆,摩托车出口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5%-20%。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是:轿车占汽车总量的比重增加,载货汽车中重型车和专用车的比重增加;提高柴油载货车、轻型柴油客车的比重,中型车要全部实现柴油化;柴油轿车、柴油微型车生产开始起步,燃气公共汽车、出租汽车的产量将适当增加;到2005年轿车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29.2%提高到35%以上,柴油车占总产量的比重从2000年的29.7%提高到35%左右,代用燃料车达到总产量的2%以上。技术结构调整目标包括: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2005年力争使各种车型的百公里油耗平均降低10%,其中,轿车和轻型车降低5%-10%,中重型汽车降低10%-15%;提高代用燃料汽车所占的比例,优化我国汽车能源需求结构。  相似文献   

11.
记者:我国“入世”后,企业在战略上面临“做品牌”还是“做世界工厂”的选择。当前,全国企业都在力图重塑自己的发展战略。那么,锡柴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定位呢?蒋彬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在谈柴油机行业发展前景时讲的一番话振聋发聩,他说:“中国的柴油机行业正面临无情的选择,要么被淘汰,要么在二、三年内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别无他途。”要作好“入世”准备,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企业要在“做品牌”还是“做工厂”中作出战略选择。而我们锡柴就必须要创自己的品牌。然而,目前我国的轿车和客车在质量和技术上还不如国外…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车工业的状况 1998年中国汽车总保有量1320万辆,平均每100人一辆,其中轿车保有量338万辆,占总保有量的25.6%,平均每355人一辆。而同期世界汽车总保有量约6亿辆,平均每7、8人一辆,其中轿车占保有量的70%,平均每11人一辆。我国人均汽车密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2,是美国的1/73,轿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2。如果我国轿车保有量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约需增加保有量1.2亿辆,按每年更新率不少于1/10计算,我国每年汽车更新需求在1000万辆以上。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研究结果,到…  相似文献   

13.
为展示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使社会各界人士、广大消费者、汽车爱好者对我国名优轿车的品牌、性能、款式有最新的全面了解;普及轿车产品知识,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于4月29日至5月30日举办国产轿车博览会。本次博览会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我国轿车生产企业的系列产品:为我国的自优品牌轿车走向社会,进入家庭、促进产销交流在发挥汽车有形市场的作用.做出实实在在的尝试。博览会同时举办英国名车“劳斯莱斯”的专展、汽车用品、维修服务等专项内容介绍。博览会免收门票、节假日照常开放,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北京…  相似文献   

14.
外资合资企业发展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汽车工业从1981年开始直接利用外资,建立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到1998年底,已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建立了6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在这条路上,我们走过的里程值得回味,它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明天有借鉴和警示作用。一、中国汽车工业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国外厂商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投资大致可以划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产业政策颁布(也就是19例年)以前:改革开放初期,即“六五”、“七五”期间,为了改变汽车工业“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局面,适应并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国政府开始鼓励以各种方式引进国外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轿车搞了很多年,现在再说它是幼稚产业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但实事求是地说,中国轿车目前没有走出幼年。毫无疑问,轿车要发展,包括轿车在内的中国汽车工业要发展。但是,怎么发展?最近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消费重心应该放在轿车进入家庭上。 户均一辆轿车并不现实 提出这样的观点,意在依靠轿车来拉动中国汽车工业快速成长,由此而抗击加入WTO后洋车之围追堵截。为了多得一些市场,近期将轿车进入家庭作为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并不错,但绝不能走向极端。例如,从2000年12月中旬开始直到最近,笔者不断见到…  相似文献   

16.
“振兴汽车制造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党的十四大作出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又进~步指出:“汽车重点是发展零部件、经济型轿车和重型车,建立起立足国内的汽车技术开发体系,实行规模经营”。党中央的决策,把我国汽车工业提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指出了方向。1994年,以《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颁布为标志,我国汽车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提出:“到2010年,我国汽车工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十四大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从1992年到1996年,是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17.
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轿车整体发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增长速度第一次超过合资品牌,并以高于合资品牌15个百分点的速度高速领跑,创造了一个中国汽车的神话,开始了中国自主汽车市场大逆转的序幕。从1984年我国和国外合资生产汽车开始,中国汽车人心中就憋着一口恶气。不仅是外国同行,就是我们自己的同胞都认为,中国人设计生产轿车和国外产品竞争,那是不可能想象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机电工业》1997,(3):35-36
(一)《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为未来15年内把汽车工业建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供了政策依据。轿车工业是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关键。中国的轿车工业,首先要解决好四个方面问题:一要从国情出发,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经济型轿车;二要按照汽车工业发展规律,搞好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形成规模经济;三要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并提高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四要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建立规范的、公平竞争的汽车市场。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是轿车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天津汽车…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汽车工业振兴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轿车工业是我国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重点。并且在振兴目标中提出了到2000年和2010年产品生产能力的发展目标。然而,生产能力的制定必须以一定的销售量为前提,而要到达到一定的销售量则必须以一定的竞争力为基础。中国轿车工业在未来的发展将主要取决于其整体竞争力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来提高中国轿车工业的整体竞争力,是在对轿车工业实施宏观调控中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轿车有“世界第一商品”之称发展我国徽型球半势在必行纵观西方各工业化国家的现代经济发展史,不难看出汽车工业都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汽车工业中轿车工业又居主导地位。目前世界年产汽车4500多万辆,其中80%是轿车。轿车工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值大、附加值高,所以轿车在国际市场上有“世界第一商品”之称。现今我国轿车工业的布局主要是“三大”、“三小”,以后又补充了“两微”。“三大”指一汽、_二汽及上海大众,它们分别生产奥迪、捷达、名康和桑塔纳。“二小”指北汽(生产切诺基越野车)、广州标志(生产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