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存在脱节现象.新型城市化思路对城市化发展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尤其要实现欠发达地区的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基于杨小凯-赖斯模型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规律,以南宁为欠发达地区代表作了案例分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二元对比系数等指标分析了其二元结构现状,并从提高交易效率角度提出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西部12省为研究对象,在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框架中,分析了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二元结构的特征:城乡收入及地区间农民纯收入差距大、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低、人文贫困甚于收入贫困等,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为资源型重工业约束及传统农业制约、人口生态问题、区域自我积累与投资水平制约.据此讨论了区域新农村建设中二元结构转换的有效途径,诸如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在产业布局中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等.  相似文献   

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证分析--以甘肃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滨  叶超 《经济问题》2003,(2):25-27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作为第一个也是最有影响的结构模型,对于评价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普遍意义。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集中地表现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在这方面尤为典型。探讨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指标评价体系,并据此对甘肃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况及演进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日益扩大的城乡二元差距已成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在比较已有城乡发展理论和分析西部地区城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城乡网络化是西部地区城乡发展的可选模式,西部地区应积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城乡网络化发展来提高其城镇网络化水平、强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功能、加快产业网络化进程以及健全市场网络化体系,以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绿色发展主要是基于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实际。坚持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实现西部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西部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应按照绿色发展的价值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绿色发展双向互动融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政府职能,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动体制机制和路径创新,通过构建组织协调机制、综合决策机制、评估预警机制、考核奖惩机制、交流合作机制以及公众参与机制等,努力将生态资源和生态资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推西部欠发达地区精准扶贫和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是西部地区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进一步完善,统筹西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者互为根本途径。在西部农村经济水平与城市差距越加悬殊的严峻形式下,只有通过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环节,才能更好地推动小城镇建设,更快的推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从而做到统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与非洲地区的经济同样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与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的一些问题也存在相似性.本文主要就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总体状况与非洲地区进行了比较,包括就业情况、工资待遇、社会保障、人才情况等.在总结非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特点.对其劳动力市场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使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8.
何小东 《时代经贸》2010,(20):57-58
民族贸易是我国一种特殊的商贸形式,是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地处湖南省西部,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发展民族贸易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体制和政策障碍极大地制约着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乡二元体制和政策缺陷是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化率较快提升,但仍明显落后于东中部甚至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二元体制与政策缺陷更为明显和突出。本文首先分析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接着梳理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的体制和政策成因,进而在借鉴成都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现代田园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创新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但目前诸多因素制约着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为此,我们应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着力扩大就业容量,组织实施劳务输出,以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1.
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必须加快空间结构的演进。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进必须转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须做大城市,必须统筹区域发展,逐步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空间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的论断。而又如何有效地统筹西部地区城乡的发展,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西部区域经济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呢?这就足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产业战略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滨 《生产力研究》2006,(2):50-51,59
一个地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大小与这一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因而欠发达地区具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更为典型的共同特征。尽管推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转化需要采取包括改革户籍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对策,其基础仍在于根据各地资源和经济条件,实施城乡协调发展的产业战略。这一战略的基本点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实施有利于推动广义工业化进程的工业发展战略;以工业化理念发展面向市场的现代化农业;面向“三农”发展双向辐射的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4.
循环产业集群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引入循环产业集群的概念,即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来培育和构筑区域产业集群。并从产业集群、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视角,结合西部地区实际,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应遵循的发展思路,讨论了循环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和竞争优势,提出循环产业集群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城市化发展是人类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一个制约因素是农村城市化程度太低,把开发开放城乡结合部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突破口,以此提高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化和人民生活水平,应该是切实可行的。本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徐蕊 《经济导刊》2008,(6):65-66
工业园区已成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经济的重要基础,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产业集群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以工业园区作为发展平台,以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作为最终方向,形成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是提升西部欠发达地区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转型为城乡劳动力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因劳动力流动限制和户籍制度等体制因素对城乡差距扩大的影响,"二元结构"体制不能解释目前我国"三农"问题加剧现象."三农"问题的东西部地区差异表明,西部地区因交易效率低、分工演进慢、农村工业化进程受阻,导致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沉淀,农民收入增长困难,是我国"三农"问题日趋严重的主要诱因.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依赖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化的实现,根本路径就是加速西部地区农村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二元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于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至关重要,根据二元经济结构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型和各地实际情况,我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村可以分别采取发展农村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城市化和发展城镇群的战略措施,调整城乡社会结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钊 《生产力研究》2012,(5):185-187
发达国家欠发达地区开发一般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支持提升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我国西部大开发,应支持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此提升西部自我发展能力。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合理选择产业、合理布局和国家支持。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特征及其地区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特征而定义并计算度量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进而基于泰尔指数的变化分析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特征。主要结论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波动中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并体现出阶段性特征,经济欠发达、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较高的西部、中部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较大,而经济较发达,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较低的东部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