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土地储备运作中的目标偏离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初始目标是: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健全和规范土地市场;加强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统一管理和调控,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盘活存量土地资产,促进国企改革和发展;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土地储备制度是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产物,在实践中解决了许多现实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多方面原因导致土地储备运行出现与初始目标的偏差。  相似文献   

2.
自1996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成立土地发展中心,开始土地储备制度的探索以来 ,对革新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供应体制与机制,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效果明显,各地纷纷效仿。但土地储备制度运行中的障碍因子,阻碍了土地储备制度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祝中  周巍 《上海土地》2007,(6):34-35
土地储备制度是土地使用制度的一个改革和创新。其基本思路是由土地储备机构通过征用、收购、置换、转制和到期回收等方式将土地使用者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变成可建设的“熟地”: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及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招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武汉市严格按照国家土地资产管理的政策要求,以新一轮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为契机,把土地储备作为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突破口.使土地储备的范围、层次、深度、规模和效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最初的单纯土地  相似文献   

5.
建立土地储备制度是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一项创新。1996年,上海率先在全国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历时10年,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编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时候,迫切需要在回顾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土地储备制度建设中的问题和矛盾,提出加快推进的措施和建议。一、上海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一)提出建立土地储备制度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探索中的一个创新土地使用制度是决定国家土地资源配置的一项根本性制度。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土地资源一直延续着以行政划拨、无偿使用为特征的计划经济的配置方式。改革开…  相似文献   

6.
随着土地管理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应运而生了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土地储备工作与土地市场建设紧密结合同步运行,有效地解决了土地储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笔者就土地收储机制必要性及探索路径进行了探讨,对于提高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实现中心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储备土地供应方式的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地储备是指城市政府依法运用市场机制,通过收购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对土地进行前期开发整理与储备,以供应或者调控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城市土地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它是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城市土地市场的发育而产生和发展的。自1996年上海成立土地发展中心至今,全国已相继建立了城市土地储备机构2000多家。  相似文献   

8.
《上海土地》2005,(6):22-23
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使城市土地市场开始走向规范,土地收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即土地储备实施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应引起重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始终伴随着市场而存在。实施土地储备制度,使城市土地交易走向市场化,风险也必然随着土地储备制度的实施而存在。  相似文献   

9.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顺应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市场基本规律而进行的制度创新,是政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举措。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国务院提出了加强土地管理,凡经营性用地必须由政府统一储备、统一规划、统一供应、统一管理,实行公开招标、拍卖、挂牌有偿出让的规定。根据市政府部署,闵行区政府于2003年8月组建了区土地储备中心,在我市率先建立了以政府调控为主要特色的区级土地储备机制。  相似文献   

10.
关注土地储备贷款风险 土地储备制度的创新,是我国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重要事件.1996年,上海市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目标取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立彦 《城市问题》2007,(11):97-101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中,以土地收益极大化和招商引资作为双元目标取向,对地方财政、土地资源配置和社会稳定等造成不利影响.借鉴国际经验以及按照政府的双重身份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的目标应为促进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适度土地收益,应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消除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目标扭曲的客观基础,促进土地出让目标和行为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2.
朱学敏  徐健 《价值工程》2010,29(23):230-231
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对于促进城市土地市场的发展,解决城市公共设施的用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处于边运作边探索的过程,人满难免会存在些许误解,我们有必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土地储备制度的内涵和建立的必要性,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的功能定位和运作机制,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服务于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13.
李丽琴  刘翔 《基建优化》2005,26(3):59-61
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土地管理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储备制度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加强对土地储备制度的研究,完善土地储备机制,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市场的混乱会降低土地配置的效率,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城市土地市场的混乱有诸多原因,而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是其根源。在剖析城市土地市场混乱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地财政的原因与后果,论述了权力寻租与市场秩序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成为地方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土地财政成为必不可少的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管理法的修订,土地财政的合法性颇受争议。从合法性的制度视角看,地利共享是土地制度合法性源泉,体现在规制性、规范性和认知性三方面。但是,土地财政的地利共享合法性也面临着规制上的多变和复杂,规范上的迷离和离散,认知上的背离与缺失三方面的危机。化解土地财政的合法性危机,需要对土地财政地利共享的合法性进行重塑:规制层面上,完善土地管理法律体系,坚持土地使用的宪法底线;规范层面上,坚持土地改革的局部试点,谨慎推行全局式的土地改革策略;认知层面上,完善土地财政使用渠道,探索更加多样的土地增值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治与开发等一系列前期开发工作,是执行土地年度供应计划,有计划地将储备的土地重新投入市场的前提,是土地储备交易部门的重要工作,更是进一步提高土地价值和出让收益、实现"净地"招拍挂出让土地、减少不必要矛盾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土地前期开发整理的程序和原则,并做好前期开发整理的资金筹措。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政  苟仁芬 《价值工程》2010,29(16):143-143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研究,首先阐述了对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其次从其发展历史概述了国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并对国内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评价、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Ethiopia's urban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has been based on the acquisition of land by government from adjacent peri‐urban areas. The land in the peri‐urban areas is predominantly agricultural in nature, and it has been held by local farmers or landholders. This article aims to examine the nature of urban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land rights of the local peri‐urban landholders. To achieve this purpose, it has employed a case‐study approach. As urban territory extends into adjacent peri‐urban areas, the land rights of local landholders are expected to be automatically cancelled and transferred to people who can pay for a lease. This shows that very littl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land rights of local landholders in peri‐urban area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not difficult to imagine that local landholders in those areas have a prevailing sense of insecurity about their land.  相似文献   

19.
根据土地供应政策的变化,将北京市商服用地市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析土地供应政策对商服用地市场的影响;同时,运用土地竞租曲线和土地-资本替代弹性方法分析商服用地招拍挂出让市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的城镇基准地价普遍分成住宅、商业、工业三种用地大类进行评估,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产业体系的多样化,同一用地大类中的各类用地会体现出价值的差异化,单一的基准地价用地分类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建立合理的土地价格体系的新要求。本文以2010年武汉市基准地价更新工作中的商业用地细化分类为例,从价格分异和地价影响因素因子差异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了细化分类,并最终将武汉市基准地价用地分类中的商业用地分为商场用地、酒店业用地、商务金融用地以及其他商业用地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