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俊 《企业导报》2010,(1):235-236
传统式教法在健美操教学效果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学目标狭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过程定向化。"创新式"教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社会交往能力以及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在健美操教学中探索一种适合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体育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教育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章建平 《民营科技》2010,(10):43-43
美是高校健美操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从体育美学的角度来说,体育中的美主要是指协调发展的身体,健美的体型,熟练的、敏捷的、优美的动作。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体育家和美学家都竭力主张体育与美育相结合,体美与德智相结合,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发展。体育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有明确的目标,学校教育中的体育以培养人才为宗旨,其目的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使之身心全面发展,配合德育、智育、美育,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在健美操课程教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在此针对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应如何加强美育教育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胡启权 《价值工程》2010,29(10):172-172
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内容之一,体育课程贯穿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综合的素质和能力,是时代发展的潮流,高职院校体育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普遍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基础上,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手段多为进行多模式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终生健身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体育意识;重视培养体育师资等。  相似文献   

4.
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综合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旨在优化淮北师范大学健美操教学环境,拓宽健美操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突破健美操教学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当的采用健美操电化教学、学生串班切磋交流等教学组织形式;体育馆晚上定时开放;有效利用健美操课程校外资源举办各种健美操活动;合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经费问题;逐步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课外积极组织教师在职培训、学生课外培训为淮北师范大学健美操教学注入新的血液.  相似文献   

5.
高校健美操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造美与认识美的能力,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当前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健美操艺术表现力欠缺已成为制约高校健美操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问题。本文在对高校学生健美操艺术表现力影响因素作出分析的基础上,对提高学生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教学策略作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健美操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摆脱传统授课制的束缚,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在健美操选项课的教学中,由于教学的时间间隔长,加之学生课后不复习,学生对所学的动作容易遗忘.往往是上一节课的内容,下一节课要花十几分钟复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质量.采用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结合沈阳体育学院健美操选项课教学情况,对健美操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查并对互动式教学的三个环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互动式教学模式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现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已越来越多的受到广泛认可,在健美操专项教学中加入拓展训练内容,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自拓展训练进入到我国以来,就一直以其独有的魅力,在学生中深受欢迎和喜爱,它是高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3,(25):244-246
当代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更偏重自身智商IQ发展,而不注重情商EQ和逆商AQ的培养,长期发展形成了当代大学生三大商数呈现一高两低的现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首届全运会上,以54′4秒的成绩打破了400米栏的全国记录,为什么现在的大学培养不出来"钟南山"?清华大学曾经提出一个口号"每天锻炼一小时,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通过研究"学导式"教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对体育教学中教法采用更多的新的教法,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体育课更加丰富精彩,为时尚体育注入新的活力。改变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方法,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和逆商能力,从而达到让学生从老师让我练到学生自己要参加锻炼的转变,给体育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孙强 《企业导报》2011,(11):198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夏淑云 《价值工程》2013,(21):306-307
健美操与瑜伽能增强肌肉韧带和内脏器官的功能以及身体的柔韧性与协调性。因两项运动形式与要求的不同,影响也各有侧重,健美操在提高学生身体机能方面效果显著,瑜伽则在调节心理状态功效显著。两者结合进行教学可以取长补短,能有效地防止运动损伤,能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缓解身体疲劳。本文通过对比瑜伽与健美操的异同,旨在健美操教学课中科学合理的将二者有机结合提供理论依据,为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质量,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起到积极地作用,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有着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熊焰  孙毅然 《企业导报》2011,(6):194-195
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创新教育的根本就是改变"应试"教学为全面素质教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艺术体操必修课这门课程从设立开始,未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为了强调所谓动作上的"规范化、标准化",这种模式虽有利于教师的掌握和运用,然而教学效果并不是最理想的,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基础性教育,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编能力,缺少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现着重就艺术体操必修课教学中如何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编能力,设施创新教法,贯彻创新精神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健美操逐渐出现在高校教学视野中。作为一门新兴的体育运动,健美操在顺应体育课程改革规律的同时,也和学生身体发展需求相吻合。因此,本文作者以健美操为核心,对如何发展高职学生对此的兴趣予以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已经来临,要提高健美操的教学质量,普及、发展健美操,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动作、技术,而且要引导他们思考学习。因此,我们要从新的视角去看待学校体育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对学校体育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实践。一种“学习——创编——实践——再学习”的创造力教学模式就是一种适应当代需要、有利于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的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凌 《数据》2023,(1):199-200
中职学校是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教育机构,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强化学生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对于他们未来踏入社会参加工作,获得更好成长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基于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深入教学一线,综合分析了现阶段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不足的问题表现和客观原因,最后就如何实现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路径创新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普修课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概念界定、教学程序以及在体育普修课中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通过合作学习运用于普通高校普修课的教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仅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体育技术、技能等基本的体育课教学目标,而且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等方面也有独到之处。通过实验中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合作学习运用于普通高校普修课教学中在学习兴趣、人际关系以及教法对学生的非认知能力的培养,都明显的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因此,合作学习不仅适合于普通高校专选课教学,尤其是集体性运动项目的实践教学,而且也能因地制宜的运用于体育普修课教学,并为体育普修课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徐建国 《活力》2005,(6):178-178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学习、勇于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当前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体育教学与训练不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积极思考,按照教育方针,根据体育教学的系统性、规律性特点进行教学、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技术知识、技能,又提高了能力,开发了智力,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教育理念陈旧,方法单一,培养目标层次低等弊端,因此,提出体育创新教育的新概念,探讨高校体育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时代发展永恒的主题,高校体育教学处在新时期背景下,同样需要创新,尤其是需要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提升体育课的教学效率.总的来说,高校体育教学应从教学活动策划、教学内容创新、体育器材创新、锻炼方式创新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杨忠山 《民营科技》2012,(12):137-137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体育专业实验课教学在全球经济危机下为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创新人才的高要求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