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目的探讨研究多层螺旋CT三维后处理,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VR容积在现技术,在外伤所致骨盆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收集的30例外伤所致骨盆骨折患者,通过CT三维重建后处理MPR多方位、立体观察骨盆骨折分离、移位情况。结果通MPR、MIP及VR三维后处理能够立体观察骨盆骨折更多信息,30例共50处骨折。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从冠状位、矢状位更准确的观察分析骨盆骨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肋骨骨折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及MIP(最大密度投影)、MPR(多平面重建)及CPR(曲面重建)后处理。结果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可清晰、立体、直观、较细致地显示隐形骨折的部位和范围,有利于临床治疗伤情鉴定及以后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能明显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弥补了X线平片检查及常规CT检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与多平面重组(MPR)图像在真菌性肺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肺病科接受治疗的50例真菌性肺炎患者,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与MPR图像方法进行诊断,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各种征象的显示结果情况及各种真菌感染病变的累及情况。结果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后,白色念珠菌、放线菌以及曲菌3种细菌感染肺部的累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对50例真菌性肺炎患者进行检测后,MIR图像各种征象的显示结果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的各种征象的显示结果,差异统计有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图像与MPR图像在诊断真菌性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明显,而MPR图像的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但同时联合应用两种方法更能有效对病变的情况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及其三维重建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2例行主动脉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将MSCTA原始数据在ADW4.4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的主动脉血管重建处理,并将获取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完成诊断。结果全部病例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主要分支血管,清晰地显示夹层动脉瘤的部位、范围、真腔、假腔、内膜片等,其中主动脉壁增厚钙化51例及附壁血栓39例也清晰显示。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内支架置入术后复查,其支架位置、形态、膨胀程度及真假腔情况也得到满意显示。结论 MSCTA可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夹层及主要分支血管的改变,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是诊断夹层动脉瘤有效的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optima 64排CT对38例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并与X线平片和CT平扫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SCT三维重建图像可清晰、直观显示关节骨折类型和关节内游离碎骨片,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普通X线平片和CT平片。结论 MSCT重建技术的应用,可明确显示关节骨折情况,有效减少了误诊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3D重建在诊断鼻部外伤骨折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1例鼻部外伤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后运用3D技术重建成像,评价影像诊断鼻骨骨折的准确性。结果 64排螺旋CT3D重建成像可以立体显示骨折的位置、类型、形态和范围。结论 64排螺旋CT3D重建成像对于显示复杂的鼻骨骨折的空间构像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行256层螺旋CT检查的胸部外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2例患者中,40例肋骨骨折,胸椎椎体骨折18例,横突(附件)骨折16例,肩胛骨骨折14例,胸骨骨折4例,胸膜损伤42例。结论 256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后可清晰显示胸部损伤的细节特征,是快速、准确诊断胸部创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或结肠镜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周围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判断肿瘤分期。结果 36例患者中升结肠癌15例,横结肠癌7例,降结肠癌5例,乙状结肠癌9例。CT表现为病变段肠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或环形增厚、管腔内外软组织肿块、局部管腔不规则狭窄,增强扫描病变部位出现明显不均匀强化,可见周围浸润及转移征象。结论64排螺旋CT扫描能够较准确地显示病变部位、与周围结构关系、有无邻近器官侵犯及有无远处转移,对结肠癌的诊断及分期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急性结肠出血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急性结肠出血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确诊出血部位7例,出血显示率77.8%。2例多层螺旋CT未发现出血灶及异常。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性结肠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肺部孤立性肺结节采用64层螺旋CT灌注诊断的价值,探讨此方法对肺部结节的定性价值。方法对我院30例恶性肺结节与40例良性肺结节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对比良性肺结节与恶性肺结节的扫描结果。结果恶性肺结节组的灌注参数,包括BV值、P值及强化值均高于良性结节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64层螺旋CT灌注对肺部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较高,有助于临床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并探讨低剂量螺旋CT对筛选检查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00例体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普通CT以及低剂量螺旋CT进行前瞻性分析。对患者进行筛选检查的低剂量螺旋CT为Philip SR7000以及GELightSpeed Pius多层CT扫描机,扫描出来的图像由两位放射医师在其工作站的显示器以电影显示的方式进行详细的观察与分析,并将其存储在影响及传输系统中。结果低剂量螺旋CT检测出100例非钙化结节,普通CT检测出15例,所有患者均为一期病变。低剂量螺旋CT共检测出叶支气管或段支气管病变患者8例,其中早期中央型肺癌患者3例,普通CT均未检测出来。普通CT以及低剂量螺旋CT对于早期肺癌的敏感率分别为44.5%和100%,特异度分别为88%和80%。结论通过对初步的筛选结果进行较为科学与全面的分析得知低剂量螺旋CT显著提高了对患者肺内非钙化小结以及支气管细微病变的检测,其对于早期肺癌的检测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64排容积CT(64排V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以更好地提高冠状动脉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同时使用64排V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对比观察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使用冠脉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使用64排V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准确率为98.57%,两种方法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64排V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较高,且创伤小,是一种较好的诊断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与磁共振尿路成像用于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经外科手术确诊泌尿系统结石患者84例,其中行CT尿路造影检查44例,行磁共振尿路成像检查40例。比较两组影像学检查方式的临床确诊率和总体图像质量评级。结果 CT尿路造影泌尿系统结石临床确诊率明显高于磁共振尿路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尿路造影与磁共振尿路成像用于泌尿系统结石诊断,总体图像质量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尿路造影诊断泌尿系统结石准确率优于磁共振尿路成像,但磁共振成像检查无电离辐射及造影剂应用。两种检查方式扫描范围大,图像质量清晰,均适用于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诊断胃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23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23例患者共检出23处胃间质瘤病灶,均为单发,位于胃体部11例,胃底部7例,胃窦部5例;肿瘤大小:<5 cm者12例,5~10 cm者10例,>10 cm者1例;腔内生长4例,腔外生长7例,腔内外生长12例;有1例出现肝转移,1例出现脾转移,23处病灶CT均定位准确。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胃间质瘤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且肿瘤定位诊断率极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疗法和药物疗法(MT)对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患者2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根据TIMI危险评分为患者划分危险等级。低危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并定期随访;中危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用药1个月,同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并静脉给予硝酸酯类药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高危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1年,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对照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疗法,支架置入按照标准介入技术操作完成。治疗后进行随访。结果260例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患者,随访时间为(30±6)个月,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发生MACE(靶血管再形成术、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稳定型心绞痛和靶血管重建率均与观察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MI 积分危险分级对患者预后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冠状动脉介入疗法并不能降低患者MACE的发生率,对于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的患者可采用加强冠心病2级预防、教育强化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在肺结节的检测中给予低剂量扫描(使用64 层螺旋CT)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密度不同的胸部模型,要求直径低于13mm(最低值为2.5mm),选用64 层螺旋CT 仪并在实施扫描的过程中设定两种不同剂量(250mAs、30mAs),通过评价两种剂量的扫描检测指标分析有效性.结果 扫描中所设定的两种不同剂量得到的局部CT 值相近(P>0.05),差异性无效;而CT 值标准差有所不同(P<0.05),差异性有效,电流与计算值呈负相关;30mAs 辐射剂量相对更低,DLP、CTDIw 分别为26.3mGy·cm、1.8mGy,而250mAs 的值分别为220.0mGy·cm、14.6mGy,30mAs 的可见度高.结论 在肺结节的检测中给予低剂量扫描(使用64 层螺旋CT)的有效性理想,参数设定为30mAs 的检测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其进行头部CT检查或MRI检查,均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此外,对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以及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并对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发现有41例患者出现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33例患者椎动脉狭窄以及发育不正常;而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时,有53例患者出现颈部动脉狭窄以及闭塞,49例患者椎动脉狭窄以及发育不正常。结论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符合率较高,但在一定程度仍有不足,因其检查安全且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20例。根据空腹血糖情况分为三组,A组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B组为空腹血糖在6.1~7.0mmol/L的冠心病患者,C组为单纯性冠心病患者。分别测定三组患者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脂蛋白、总胆固醇水平,通过冠脉造影确定冠脉病变的支数。结果 A、B组患者的三支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P<0.05);A、B组患者的血脂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比。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脂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在多层螺旋CT检查精神障碍患者肺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方式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进行常规CT检查,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后进行CT检查。比较两组CT检查图像质量、一次检查成功率、躁动率、检查满意率以及肺部病灶检出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胸膜和小叶间隔、纵隔大血管、血管束、中间段和两上叶支气管的CT检查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检查成功率、检查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躁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结节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在多层螺旋CT检查精神障碍患者肺部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CT检查图像质量和肺部病灶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互关系。方法运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hs-CRP水平,另依据Braunwal不同的分级标准,把SA组患者依照危险程度的高低分成1、2、3级,对比各级间hs-CRP水平。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SA组患者明显高于UA组与正常对照组,且UA组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SA组患者中,伴随Braunwal分级的逐渐加重,hs-CRP水平呈上升趋势,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可能是出现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hs-CRP水平有明显相关性,所以hs-CRP是评价和预测冠心病患者危险程度的主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