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22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情况及生存率。结果 22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中,Ⅰ期患者14例,Ⅱ期患者5例,Ⅲ期患者2例,Ⅳ期患者1例。经手术完全切除病变患者20例,经手术部分切除病变患者2例,手术后患者行放、化疗。经跟踪随访,22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7.27%(17/22),10年生存率为50.00%(11/22)。结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的预后与临床分期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有直接关系,及早对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进行诊断确诊,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乳腺癌临床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选取同1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学影像检验医师对37例乳腺癌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记录超声检查阳性情况与病理结果符合率,给予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37例患者经超声诊断为乳腺癌比例83.78%,诊断符合率虽然较高,但与病理诊断结果仍具有一定差异,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大多表现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髓样癌以及导管原位癌三种类型。结论临床医师应对疑似乳腺癌患者进行综合性医学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结合患者实际临床表现,从而对其病情进行确诊,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提高疗效及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肺小细胞癌(SCLC)和肺鳞状细胞癌(SCC)中GFI-1和Fli-1的表达,分析两种肺癌与常见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的观察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原发性肺癌术后存档蜡块134例(SCLC 36例、SCC 98例)中GFI-1、Fli-1蛋白表达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生存时间从手术日期至随访日期止。结果 36例SCLC患者中淋巴结转移27例,淋巴结转移率为75.0%;98例SCC患者中淋巴结转移48例,淋巴结转移率为49.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合随访资料,134例患者生存时间为7d~89个月,≥3年的患者为64例,3年生存率为47.8%。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GFI-1、Fli-1的阳性表达率SCLC高于S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I-1、Fli-1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比较证实,SCCⅡ、Ⅲ级间的GFI-1、Fli-1的阳性表达率Ⅱ、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FI-1、Fli-1在SCLC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并且高于SCC;提示二者可考虑为监测肺小细胞癌病情发生、发展的标志物。GFI-1、Fli-1的阳性表达在淋巴结转移患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并且组织分化愈差,临床分期愈高,表达愈高,提示二者与肺癌的预后相关,高表达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肺癌性淋巴管炎是指肺的淋巴性转移瘤,是肺转移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占肺的转移性肿瘤的4~11%。此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特别是胃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未知的原发性腺癌的患者,常发生淋巴道转移;癌性淋巴管炎主要发生在肺间质,影像多表现为弥漫性病变,选取自2006年至2012年收集200例患者通过观察总结并结合有关文献,对肺癌性淋巴管炎的病理机制及CT诊断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道来源转移性卵巢癌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对18例胃肠道来源转移性卵巢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生存情况和预后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例转移性卵巢癌患者在原发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有9例行静脉化疗,1例行腹腔化疗,2例未行任何化疗;18例转移癌患者均行妇科手术治疗,妇科手术治疗后3例患者因经济困难未进行任何治疗,其余15例患者都采取术后化疗。结果本组18例转移性卵巢癌患者,生存时间为5~25个月,其中13例患者进行了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5例患者进行非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结论胃肠道来源转移性卵巢癌病情晚,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应用磁共振与高频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诊治的乳腺癌患者132例,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磁共振诊断,研究组患者给予高频超声诊断,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阳性、假阳性检测率和检测肿块病变范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阳性检测率和假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测病变范围明显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与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各具优点和不足,应在检测过程中联合两种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临床出现腹腔淋巴漏和腹腔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龙胜县人民医院自2009年1月-2012年6月的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的腹腔淋巴漏和腹腔感染患者的误诊情况进行总结.结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淋巴漏的概率为0.92%,发生淋巴漏的时间约为5d,最大引流量为每日8000ml,我院的3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有2例再次手术治疗,其中1例患者因淋巴漏未愈最终衰竭死亡.结论根据我院对误诊现象的总结与分析,造成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和腹腔感染的误诊的原因有很多,与肿瘤的分期、患者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手术方式的选择等有关,临床治疗上通过引流能够有效减少误诊的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专用胸带在乳腺癌术后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普外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80例患者,术后应用专用胸带预防切口皮下积液及切口皮瓣坏死情况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本组8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应用专用胸带,术后出现切口皮下积液2例,切口局部皮瓣坏死1例,切口部分裂开1例,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经系统治疗后均顺利恢复。结论专用胸带临床疗效明显,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乳腺肿块患者,采用高频彩超进行常规检查,评估该诊断方法的准确性、操作的简便性及之后的创伤与放射情况。结果彩超诊断相符合的乳腺癌为90例,准确率为90.0%,与彩超诊断不符合的乳腺癌有10例,不符合率为10.0%,其中,诊断为乳腺炎性结节2例,诊断为乳腺纤维瘤6例,诊断为乳腺囊肿2例;检查后证实,高频彩超检查对患者无痛苦、无放射性损伤、无创伤、操作简单。结论高频彩超诊断乳腺癌无放射、无创伤、操作简单、准确率高,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有力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对Ⅰb~Ⅱa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宫颈癌行手术治疗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随访期间的预后转归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7例、预后不良组27例。收集所有患者术前24 h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MI)、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是否辅助化疗、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否保留卵巢和实验室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同型半胱氨酸(Hcy)、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全身炎症指数(SIRI)、CAR。并对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单因素筛查有意义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CA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分析。结果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BMI、临床分期、是否辅助化疗、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是否保留卵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肿瘤大小、病理类型、CRP、ALB、Hcy、SIRI、C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Met和MMP-2在人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CT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CT图像及癌组织标本,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c-Met基因及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基因,分析检测结果与CT图像的关系。结果声门上型喉癌原发灶不同范围的c-Met、MMP-2基因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CT显示有无侵袭会厌前间隙、会厌谷、梨状窝、喉咽侧壁、声带以及有无颈淋巴结转移各组中c-Met、MMP-2基因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Met、MMP-2基因表达的异常在喉癌细胞的增殖、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其阳性表达与声门上型喉癌的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可成为声门上型喉癌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壶腹部癌切除后对生存期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至2011年收治的壶腹部癌老年患者30例,对其切除术后对长期生存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0例患者,成功随访27例,占90.0%,失访3例。死亡患者21例,1年总体生存23例(76.7%),2年总体生存13例(43.3%),5年总体生存8例(26.7%),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Kaplan-Meier单因素辅助治疗、患者年龄、胰腺侵犯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t=0.142(P>0.05)。而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患者性别、肿瘤分级、手术切缘、TNM 分期与术后生存率明显相关,t=0.178(P>0.05)。其中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淋巴结转移和切缘回归系数分别为1.345、0.740,t=0.021、0.014,P均<0.05。表明淋巴结转移和手术切缘为独立的对术后预后造成影响的因素。结论局部及远处易复发为导致壶腹部癌预后较差的主要因素,放疗的效果较为明显,对延缓和减少肿瘤的局部复发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宜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ICU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8d后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94)及死亡组(n=34),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ICU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死亡组与生存组性别、感染类型、吸烟饮酒、是否需要机械通气治疗、脓毒症分级、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生存组相比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较高,急性肾损伤分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急性肾损伤分级可作为影响ICU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结论年龄、APACHEⅡ评分、急性肾损伤分级可作为影响ICU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早期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1例在我院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我院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但术后并发症、生存率以及转移、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是一种理想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且保留了患者的乳房,增加了美容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酒后误吸患者的临床抢救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酒后误吸病患1例,进行及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及护理,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 3 d后患者的缺氧、呼吸困难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7 d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及时有效的清理呼吸道异物,进行机械通气及气道护理,可提高酒后误吸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共52例,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达到34.6%,其中以皮下积液为主,另存在术侧上肢水肿以及皮瓣坏死2类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经过护理干预后均痊愈而顺利出院。结论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可多元化,临床护理也应从多角度展开,注重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提升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乳腺癌在超声检查的表现。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4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资料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42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检查中,22例超声表现类似纤维腺瘤,观其边缘毛糙,其中4例可观察到穿支血流;10例超声保险类似乳腺囊性增生,观其边缘为角征;有5例超声表现腺体局部增厚或者僵直走形、腺体结构紊乱;有4例超声观察回声不均,有减弱情况;有4例并发出现钙化情况,有泥沙样的刮花和针尖样钙化两种。结论在乳腺癌早期的临床诊断中容易与其他乳腺疾病混淆,因此在临床超声检查发现以上多种征象时应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与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定,避免出现误诊,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研究乳腺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从2009年5月到2012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32例乳腺肿瘤患者的就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2例乳腺肿瘤患者中,乳腺纤维瘤患者80例,乳腺增生患者30例,乳腺癌患者12例,其它性质的肿瘤患者10例。结论尽管现在检查的乳腺肿瘤大多数为良性,但也存在少数为恶性肿瘤的情况,无论检查后判断为良性还是恶性肿瘤,都要及时的就诊,明确肿瘤的性质和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预测腋窝淋巴结肿瘤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体检证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使用亚甲蓝皮下注射染色法对前哨淋巴结(SLN)进行定位,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对 SLNB 的成功率、假阴性率、假阳性率、阳性符合率、准确度等进行计算。结果 SLN检出成功率为98.6%,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98.3%,准确度为97.2%,阳性预测值为91.7%,阴性预测值为98.3%。结论运用亚甲蓝皮下注射染色法进行SLNB,能提高检出成功率,并对腋窝淋巴结有无肿瘤转移情况进行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在我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30例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来进行治疗的疗效做研究分析。先对未开展治疗前的30例患者的病情和血气做观察记录,用呼吸机对患者做通气辅助治疗工作后,再对患者病情和血气情况做记录。结果在对30例患者开展无创呼吸机通气辅助治疗的3天后,将患者的病情和血气进行对比后发现,病患的病情和血气比治疗前均有所好转。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上,采用无创呼吸机做通气的辅助治疗工作,其效果更为显著,不仅能够将PaCO2的数值提升,还能把PaO2的数值降低,因此值得在此项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做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