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1880年起的100多年的国际汇率体系的演变历程表明: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在整个演变期间,有关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论从未停止,相关争论主要围绕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简称固定与浮动之争、两极之争)以及两极与中间之争,即两极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之争。本文重点讨论的是两极与中间之争,并探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
汇率目标区理论和有管理的浮动制度理论作为两种主要的中间汇率制度理论,各有其优缺点。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并未明显地呈现出汇率制度的选择收敛于两极制度,中间汇率制度仍将继续构成未来实际汇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只能按照严谨的成本收益分析,根据本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特点,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博弈能力,以及其他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导性因素,选择成本最小而又最适合本国实情的汇率制度。在中国金融渐进开放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趋势应是选择符合中国实情的中间汇率制度,同时要逐渐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  相似文献   

3.
中间汇率制度与金融脆弱性——兼论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国际上汇率制度选择的现实相适应,近年来理论界提出了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中间汇率制度确实存在消失的趋势,从道德风险理论,噪声交易理论、“可核验性”及政府两难四个方面探讨了它与金融脆弱性之间的关系,并对德国汇率制度选择做出启示。  相似文献   

4.
踏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不平衡持续扩大,以美、日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指责中国当局"操纵"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不够灵活,导致人民币币值严重低估.本文结合"操纵汇率论"的历史进行分析表明人民币不存在"汇率操纵";并指出汇率灵活性的最重要意义在于避免汇率失调,通过分析与比较各种汇率制度在该方面的优缺,表明人民币汇率还是比较灵活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当前国际汇率制度选择困境。实证表明,固定汇率制度下诱发货币危机的概率大于浮动汇率制度。要有效规避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汇率震荡,从过于依赖美元的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的迷思"中跳出,就要通过各国汇率制度协调和改革,藉此合理地构建区域性的汇率制度安排,有效促进区域货币合作。  相似文献   

6.
汇率制度选择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合适的汇率制度会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不合适的汇率制度则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币升值加速的情况下,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近年兴起的几种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主要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和两极汇率制度理论等,并分析了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最后特别指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当前国际汇率制度选择困境.实证表明,固定汇率制度下诱发货币危机的概率大于浮动汇率制度.要有效规避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的汇率震荡,从过于依赖美元的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的迷思"中跳出,就要通过各国汇率制度协训和改革,藉此合理地构建区域性的汇率制度安排,有效促进区域货币合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回顾国外重要的汇率制度理论,然后在分析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利弊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情况,对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胡颖 《武汉金融》2004,(7):28-30
一国的汇率稳定与国家经济安全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相关性,汇率的剧烈波动可能导致贸易萎缩、物价震荡、资本恐慌;选择不同的汇率制度对汇率波动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安全性选择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均衡汇率决定理论,通过比较不同均衡汇率的估计方法,选择了行为均衡汇率(Behaviour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BEER)方法对当前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和实际汇率进行了偏差分析。本文的模型反映利差扩大、人均GDP增速抬升、财政收支稳定、贸易状况不确定性下降以及境外资本净回流本国将使实际汇率升值。本文所选样本期为2015年3月至2021年12月,所选样本期内多数时间阶段实际汇率与实际均衡汇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情况。本文研究表明,自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以来,人民币存在一定程度的汇率偏差。2021年第4季度人民币实际均衡有效汇率区间为6.48—6.55,反映了人民币汇率仍处于合理均衡波动区间。考虑到国内经济结构和国际局势的日益复杂性,长期来看,未来为了更好地避免外生不确定性冲击对中国汇率的影响,坚持汇率制度改革将是长期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1.
新兴国家汇率制度与银行危机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小青 《上海金融》2004,(11):11-13
目前有关银行危机决定因素的文献都侧重于宏观经济、外部环境和监管,很少将汇率制度与银行危机加以实证分析。为此.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多变量的回归模型,采用21个新兴国家在1980-2000年期间的综合数据.对汇率制度与银行危机可能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中对汇率制度的三类划分采用了各国实际所实行的汇率制度,而不是其宣称的汇率制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间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相比,加大了新兴国家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但固定汇率制度与银行危机的关系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直接过渡到未来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不可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实行真正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增加弹性和灵活性。本文通过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过程,分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最后指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探索路径:从短期来看,根据"三元悖论"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是维持汇率的稳定;从中长期来看,汇率目标区更适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6个转型经济国家为样本,分别建立Probit和Logit模型,对这些国家的汇率制度与金融危机发生概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所得模型稳定可靠,定量变量、虚拟变量和控制变量均具有较强的显著性。其后,将我国的数据代入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自1995年以来,我国实行硬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引发金融危机的概率是最小的,远远小于实行中间汇率制度,明显小于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所引发金融危机的概率。因此,当前应该继续维持固定汇率制度,长远目标是实行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坚决杜绝中间汇率制度,以保证我国宏观经济金融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与汇率制度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是实现资本项目有条件开放下经济内外均衡的关键,我国近年来汇率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都可以归结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权衡。基于此,本文以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汇率制度选择为视角,研究当前特定的经济金融运行环境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汇率制度选择之间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关系,目的在于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汇率制度的安排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5.
2015年是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十周年.汇率制度选择和汇率水平确定是一国涉外经济管理领域最重要的问题.汇率制度应具有显著的动态发展特征.本文回顾了我国自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与演进,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汇率制度改革带来的社会经济效应.宏观效应主要体现在外汇管理框架及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微观效应则主要从天津市近十年来涉外经济发展状况和特点人手分析,并对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摘要:在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建议。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绝不仅仅是静态的,它本身是一国央行对该国经济情况的有机选择。“自由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将成为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在近年来金融危机频频爆发的背景下,国际上流行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的观点。论述了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就目前来说不可能对所有的发展中及转轨国家都成立,并具体分析了各类发展中及转轨国家从短期和长期来看应选择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和从中期看应选择什么样的过渡制度。  相似文献   

18.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形成一个有充分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促进中国向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转型。然而这种汇率制度的转型能否带来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本文基于引力模型框架,研究了汇率制度转型对于贸易的影响作用,并运用工具变量法重新估计了贸易开放对于人均收入的影响作用,综合得出汇率制度转型通过贸易对一国福利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浮动汇率制度,采用固定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对一国贸易和收入的增进更多,增进的多少会因各国开放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具体而言,我国2005年汇率改革由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向富有弹性的中间汇率制度转型,这一变化带来的当年福利改进,相当于GDP总量的近1.09%。  相似文献   

19.
伍正红 《中国外资》2008,(8):132-133
通过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多变量标准选择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官方宣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与通过标准分析得出的合意汇率制度较相符;而2005年以前我国实际实行的钉住美元制和汇改后实行的钉住一篮子货币制与通过标准分析得出的合意汇率制度不完全相符;并且我国在实际操作中的汇率制度与官方宣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所偏差。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球金融海啸重创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系统乃至实体经济,中国对外贸易也难免受到波及。另一方面,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仍在不断增加,"汇率操纵"之说引起的贸易争端持续不断。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汇率,以解决"汇率操纵"之说引起的贸易纠纷,以保证中国对外贸易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健康发展。本文研究了2005年7月汇改后中国与六大贸易伙伴的汇率,认为人民币汇率的水平总体合理,但仍需对不同贸易伙伴的汇率进行调整。此外,本文对中国的外贸政策、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