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1880年起的100多年的国际汇率体系的演变历程表明: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在整个演变期间,有关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论从未停止,相关争论主要围绕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简称固定与浮动之争、两极之争)以及两极与中间之争,即两极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之争。本文重点讨论的是两极与中间之争,并探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
摘要:在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建议。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绝不仅仅是静态的,它本身是一国央行对该国经济情况的有机选择。“自由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将成为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3.
张三宝  周宇 《新金融》2017,(6):19-25
汇率制度选择问题长期以来是国际金融领域关注和争论的重要论题。本文通过对2001年至2014年全球汇率制度变化的梳理,发现选择中间汇率制度的经济体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趋势,这一事实与传统的"中间汇率消失论"相悖。通过对全球汇率制度与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放度关系的分析,本文认为中间汇率制度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建议,即,维持和优化当前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制度的选择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争论不休的问题。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复杂多样,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这些影响因素本身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而由这些多因素差异性决定的汇率制度必然呈现多样化。但无论如何选择各自的汇率制度。各国都不能摆脱“不可能三角”的束缚。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显然不是简单地选择哪一种汇率制度的问题,而是应该在“不可能三角”理论框架下区分不同的时期进行汇率制度选择的战略安排。在迈向开放经济的背景下,我国汇率制度的取向应该是逐步走向独立浮动,而“中间制度”可以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安排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有的认为应该保持现行的制度,有的认为应向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过渡。本论述了中国现行汇率制度的缺陷。指出在新的金融环境下,扩大汇率浮动范围是必要和可行的,并将目标汇率区作为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过渡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直接过渡到未来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是不可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实行真正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增加弹性和灵活性。本文通过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过程,分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最后指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探索路径:从短期来看,根据"三元悖论"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是维持汇率的稳定;从中长期来看,汇率目标区更适合。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个大国半开放经济,汇率的有限浮动是人民币汇率制度转换的方向毋庸置疑。作者采用了两个模型:Logistic模型选择70个样本研究了汇率制度是否应该发生转换;Logit模型选择了34个国家数据研究了汇率制度转换的出路。分析认为:中国目前的“硬钉住”的“浮动汇率制度”是合理的,计量模型计量模型分析得出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在同一汇率制度框架内进行汇率调整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粟雁飞 《金融与市场》2005,(5):60-61,63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名为"有管理浮动",实为"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本文针对人民币汇率制度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增强人民币汇率制度灵活性的时机和步骤.  相似文献   

9.
汇率制度选择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合适的汇率制度会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不合适的汇率制度则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币升值加速的情况下,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近年兴起的几种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主要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和两极汇率制度理论等,并分析了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最后特别指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简述了我国当前汇率制度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我国贸易体制变革及人民币汇率的进出口贸易效应,初步了解了汇率制度选择的重要性.之后详细分析了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包括优劣势、在其他国家的实施效果以及是否适应我国现状.最后结合以上分析,对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提出建议以及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错配与汇率制度选择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货币错配是诱发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加大了危机的解决成本。货币错配问题的形成是内外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长期实行的“软”钉住汇率制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普遍遇到了货币错配与汇率制度选择的两难困境,僵硬的汇率制度为货币错配风险的累积提供了正向激励,加深了货币错配,货币错配程度的加深强化了汇率制度的“浮动恐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走出这个困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建由金融发展、资本开放、汇率制度与产出增长组成的理论模型,选取世界上118个经济体1972-2016年的宏观数据,综合运用动态面板、面板门槛与面板IV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主要结论为:第一,在汇率制度弹性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中,金融发展水平呈显著为正的调节效应;第二,对于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汇率制度弹性在资本项目开放度与长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的调节效应;第三,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对外贸易开放度在汇率制度弹性与长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为正的中介效应。借鉴历史发展经验,本文归纳出"先发展国内金融市场,再开放浮动汇率,最后加强资本开放"的汇改最优次序,为我国克服汇率制度改革难点、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维持经济基本面稳定增长提出合理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汇率制度影响因素的汇率制度选择:一个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转换过程,影响汇率制度的因素包括许多方面。基于影响汇率制度的经济因素,应从经济结构特征、价格确定及货币危机理论等角度探讨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基于影响汇率制度的政策因素,应从政策配合、BBC规则及政府信誉等角度探讨汇率制度选择理论。此外,对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讨论在20世纪90年代多次金融危机后开始大量增加,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原罪论”与“浮动恐惧论”。  相似文献   

14.
主要先进国家的经验表明,通过国际投机资本预期这一渠道,资本项目管制能深刻影响浮动汇率运行。对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化改革中的资本项目安排问题,本文将先进国家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形成的看法是:在缓和汇率波动方面,资本项目管制意义不大,在增强货币政策效果和防范货币危机方面,资本项目管制有重要作用;鉴于货币危机威胁在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化改革过程中会持续存在,资本项目开放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阻碍不能低估;在汇率制度弹性化改革前,资本项目管制应该进一步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5.
任何汇率制度都不能适合所有的时期,也没有一种汇率制度可以适用于任何国家,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在回顾不同国际货币体系时期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探讨以36个发展中国家为样本,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夏  汪亚楠  施炳展 《金融研究》2019,472(10):1-20
企业“走出去”和汇率制度安排灵活化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的两大典型特征,本文从企业异质性视角讨论了双边事实汇率制度选择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理论层面上,本文将Gali and Monacelli(2005)的一般均衡框架拓展为两国模型,发现双边固定汇率制度降低了企业进入东道国开展OFDI活动的生产率阈值,提高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同时,尽管企业生产率的提升能够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但其促进力度明显不及双边事实固定汇率制度安排。实证层面上,本文采用了中国商务部公布的2000-2013年《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等微观企业数据,发现双边事实固定汇率制度能使企业进行OFDI概率平均提高0.8%~55.4%。考虑其他异质性因素及内生性问题后,本文主要结论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6个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转型经济国家为样本,通过建立三元模型,对这些国家从1995 ̄2004年期间汇率制度转换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和反映“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控制变量均具有很强的显著性,模型可靠稳定。最后,将我国的数据代入到模型中进行模拟和预测,得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从1995年以来就应该向更加浮动的方向转换的结论。因此,应该把握当前有利时机,积极地向更加灵活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新框架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18.
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为检验名义汇率制度是否中性,提供了一个案例机会。此次汇改,在“事实”上提高了人民币与美元双边名义汇率的弹性,降低了人民币与非美元货币的名义汇率弹性以及名义有效汇率的弹性。名义汇率波动程度的变动使得人民币美元双边实际汇率的标准差变为汇改前的大约两倍。但降低了人民币欧元、人民币日元的双边实际汇率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幅度。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制度是非中性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清末民初银本位下的汇率浮动:影响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银本位下的中国货币对大多数金本位国家的货币汇率自由浮动。浮动汇率并非影响中国国际收支和宏观经济的主要因素:在汇率大体持续贬值情况下,中国贸易逆差不断增大;汇率贬值有利于刺激外商直接投资和侨汇流入,弥补贸易逆差。关键问题是中国货币状况乃至整体经济活动受制于白银数量,容易大起大落。当前中国汇率弹性有待提高,对货币调控造成较大制约。我国汇率浮动早已有之,不必过于担心,中国完全具备主动加快汇率改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波动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成为学者和业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学者在研究外汇风险暴露的过程中发现,即使是同行业的公司,外汇风险暴露差异也很大,公司特异性因素对外汇风险暴露的水平有重要影响。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不断扩大,我国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将不断增大。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两阶段回归方法,对影响上市公司外汇风险暴露公司特异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认为36%的样本上市公司有显著的外汇风险暴露,这一比例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外汇风险暴露与外部经济活动、负债状况和公司成长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