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声音     
《现代商业银行》2014,(6):10-10
存款准备金管理 “过去我国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于银行的同业存款规模较小,对金融运行和货币政策实施的影响不大。但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机构之间关联性的增强,非存款模不断扩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融运行模式,而且对货币政策传导及其有效性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其他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与货币市场基金的存款本质上相同,按统一监管的原则,也应参照货币市场基金实施存款准备金管理。”  相似文献   

2.
《甘肃金融》2011,(11):5-5
央行15日透露,考虑到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和住房公积金存款规模已较大,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较大,从2011年10月起,央行将上述两类存款纳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统计范围。  相似文献   

3.
叶翔  梁珊珊 《海南金融》2012,(10):25-27
本文首先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管理、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传统货币供应的银行渠道入手,研究阐述了存款稳定性下降、净利差缩小、经营管理转型等因素对我国货币供应的抑制作用,得出了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货币创造机制将被削弱,商业银行在货币供应中"王者"地位将动摇的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加大对金融创新产品和银行金融机构的分析监测,适时调整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研究重构我国货币供应形成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金融创新对金融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新的金融工具的出现,对货币供给和需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央行的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效果。本文分析了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和需求可能产生的影响,对金融创新在我国开展后的货币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适应市场竞争机制、追求利润的必然,并将成为推动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但不可忽视的是,金融创新也将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较大的影响,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金融监管提出严峻的挑战。笔者对衡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情况进行了调研,试图解析、探究欠发达中部地区的金融创新活动对存款准备金及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为国家制定、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提供实证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6.
纪敏  李宏瑾 《金融研究》2018,462(12):1-18
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迅猛发展且结构日趋复杂化,不仅加剧了市场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还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货币政策调控。本文分别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两个角度,对银行表外理财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金融脱媒理论的回归结果表明,银行表外理财的发展确实提高了货币乘数,加大了中央银行准确控制广义货币供给的难度,货币数量调控的有效性也因而明显下降。同时,影子银行扩张也使金融市场流动性需求上升且更不稳定,尤其是,近年来大量银行理财资金以委外方式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加杠杆投资,更是加大了存款类金融机构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信用利差。实证研究还发现,银行表外理财的扩张规模,与存贷款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水平与市场利率水平的差异密切相关。从未来趋势看,一方面要通过加强监管和完善宏观审慎评估弥补货币数量调控的局限,另一方面更要加快实现利率并轨,优化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推动货币政策从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  相似文献   

7.
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适应市场竞争机制、追求利润的必然,并将成为推动我国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但不可忽视的是,金融创新也将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较大的影响,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金融监管提出严峻的挑战。笔者对衡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情况进行了调研,试图解析、探究欠发达中部地区的金融创新活动对存款准备金及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为国家制定、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提供实证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货币供给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供给调控中,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起着传导作用,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努力程度也影响着货币供给调控,目前,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存在使货币供给调控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应该加强中央银行区域分行在货币供给调控中的作用,逐步推行区域性货币政策,改善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9.
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和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供给与需求问题是一国货币政策制定和操作的基础.随着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金融创新浪潮对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使货币供求的总量、结构和形成机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影响则更为明显.因此,探讨金融创新对货币供求和货币政策操作的冲击与影响,对更好地制定并有效实施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陈敏 《浙江金融》2007,(4):17-17,16
我国中央银行体制建立后,货币供给的调控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1984-1996年,对货币供给的控制通过规定贷款限额进行;1996年后,以M1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M0、M2作为观测目标,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应量进行间接调控,特别是1998年取消贷款限额控制,使货币政策逐步转向通过调节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来控制货币供给。但近年来随着金融衍生品种的开发,居民可以持有多样化的金融资产,企业可以创造非银行形式的支付,货币供给呈现很强内生性,央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规模控制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1.
孙小光 《武汉金融》2012,(8):55-57,59
近年来,金融机构存款增长持续减缓,存款增长乏力已经成为制约银行信贷投放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货币创造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认为近年金融机构存款增速下滑主要受两方面宏观因素影响:一是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基础货币调控为主要手段的数量调控政策;二是存款被股票、理财、信托产品等其他金融资产分流。但自2011年四季度以来,外汇占款增速下降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减少对存款增长的继续下滑起到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存款准备是现代中央银行基本制度之一,它对调节社会信用总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的金融创新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制约了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发挥。一、金融创新削弱了存款准备机制作用(一)从货币供给方面看,金融机构通过创新缩小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范围,减弱了存款准备金控制货币供应总量的作用。1.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工具创新减少应缴准备金。货币市场的回购协议、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等非存款工具不受存款准备金制约,商业银行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一方面通过非存款工具增加负债规模,另一方面规避存款准备金的制约,从而限制存款准备作用的发挥。在网络银行中,商业银行通过开发一些电子货币,不断取代有准备金要求的负债业务。资料表明,在纯网上银行中,涉及存款准备金问题的业务比重已降至50%左右,这些新的金融工具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准备制度的政策效用。2.商业银行通过创新,利用混业经营的趋势,设立子公司或附属机构,这些机构成为非存款类金融公司,其经营运作不受存款准备制度的约束。近年来,这类公司的资产占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迅速上升,而且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快速发展,将有更多的原本可以是存款的资金流向了这类金融公司,从而减少了银行负债,降低了...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上半年、中国金融整体运行稳中趋好。主要特点为: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货币流动性继续上升,货币流通量增长速度加快;金融机构贷款继续增加,结构继续优化,效益显著提高;各项存款增加较多,企业存款平稳增长,居民储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基础货币增长较快,外汇储备增加较多,金融机构经营效益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张浩  杨丽 《中国外资》2010,(4):26-28
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英等国对货币统计口径的调整情况,并且概括了这些调整变化中的一些共同特点。最后,本文结合各国货币统计变化的特点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将银行卡下的居民储蓄存款纳入M1层次,将财政存款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纳入货币统计口径,以及增加广义流动性统计等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英等国对货币统计口径的调整情况,并且概括了这些调整变化中的一些共同特点.最后,本文结合各国货币统计变化的特点与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将银行卡下的居民储蓄存款纳入M1层次,将财政存款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同业存款纳入货币统计口径,以及增加广义流动性统计等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孙统 《中国外资》2012,(10):57-58
本文在分析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基础上,对央票和法定存款准备金这两种冲销政策作用机制进行微观化分析。通过研究冲销操作对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影响,发现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和现金存款比率的减小都可能放大货币乘数而减弱冲销的效果。货币乘数伴随着基础货币的结构变化表现出很强的弹性,最终导致货币供给具有很强的内生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基础上,对央票和法定存款准备金这两种冲销政策作用机制进行微现化分析.通过研究冲销操作对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影响,发现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和现金存款比率的减小都可能放大货币乘数而减弱冲销的效果.货币乘数伴随着基础货币的结构变化表现出很强的弹性,最终导致货币供给具有很强的内生性.  相似文献   

18.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的机制中,除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外,货币乘数也是重要的影响途径。与基础货币不同,货币乘数并不直接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行为,而是决定于存款货币银行和社会公众的行为。电子货币的流通,分别作用于货币乘数的若干决定因素,进而对货币供给的数量、结构和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研究,本文建立了一个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作用与影响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9.
任统 《中国金融》2003,(15):49-51
上半年金融运行总体态势今年上半年,我国金融运行变化显著。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贷款增加较多;货币供应量M2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各项存款持续增加;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货币市场利率呈“V”字型运行;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1.金融机构贷款增加较多6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含  相似文献   

20.
一月金融     
《金融与市场》2007,(11):72-72
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0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普通类金融机构执行存款准备金率标准提高至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