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在中央银行沟通已成为央行一项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新背景下,如何加强与公众的信息交流,是当前中央银行沟通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央行分支机构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了包含央行沟通、公众预期与金融资产价格的理论模型,基于统一的动态系统分析变量间的影响机理,运用R-vine-copula模型和TVP-SV-VAR模型研究了央行沟通对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央银行沟通对不同金融市场的影响程度均不相同,央行沟通的股票市场效应、债券市场效应要优于利率市场效应和汇率市场效应;不同政策意图沟通的金融市场效应具有非对称性,短期金融市场效应合意且显著,长期金融市场效应合意但并不显著;中央银行沟通会通过资产价格渠道对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且影响具有时变性。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作为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从本质上来说,前瞻性指引是央行通过与公众的沟通来管理市场预期的一种工具。前瞻性指引不是一个全新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起,有些发达国家央行就开始通过对利率政策进行定性描述的方式来与公众沟通。新西兰和挪威等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还会定期发布对未来政策利率  相似文献   

4.
汪洋  林福和 《金融纵横》2009,(12):14-17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央行均加强了对外信息披露和政策沟通力度。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在提振公众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有关中央银行对外沟通的理论分析出发,借鉴欧央行的成熟经验和面向不同对象的沟通策略,探讨在完善我国中央银行加强对外沟通和提高透明度以应对金融危机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考察了央行宽松性沟通对企业投资的作用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对该作用的影响。研究显示:(1)央行宽松性沟通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投资,对国有企业投资的促进效果较好,但对非国有企业投资的促进效果较弱。(2)央行宽松性沟通在有实际宽松货币政策配合时效果较好,在无宽松货币政策配合时效果较弱。(3)当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升高时,央行宽松性沟通对企业投资的促进效果较弱;当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降低时,央行宽松性沟通对企业投资的促进效果较好。(4)前期央行沟通为紧缩状态时,市场观望情绪较重,央行宽松性沟通无法促进企业投资;前期央行沟通为宽松状态时,一致性的宽松沟通对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较强。央行应提高沟通的计划性、节奏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超主权的中央银行,欧央行自1998年成立之日起,就十分注重对外沟通和提高透明度。根据受众对央行信息需求性质和内容上的区别,欧爽行将沟通对象分为三类,即金融市场参与者、政府机构和社会大众,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沟通策略。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7.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作为人民银行的政策沟通渠道之一,按季定期公布,且报告结构体例大体一致。由于央行和公众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通过该报告可以构建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有助于公众理解央行的意图,人民银行可以更好地实现其政策效果。本文通过解构报告,提取人民银行发布的报告中对基本面及信贷、社融、流动性描述的关键语句,对其量化赋予分值,构建评分模型,梳理报告中话语体系的变化脉络,判断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推测人民银行通过书面文件所要传达的政策信号,方便公众理解政策。  相似文献   

8.
高歌  何启志 《金融论坛》2021,26(3):21-29,59
本文对比研究央行沟通对企业投资的短周期引导能力。结果显示:在短周期内由于传导时滞,利率渠道的货币政策难以引导企业增加投资;信贷渠道的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资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央行沟通能够通过预期渠道引导企业投资,但单独实行央行沟通的引导作用仍然有限。如果在进行央行沟通的同时配合信贷政策影响企业持有现金,就可能在短周期引导企业增加投资。此外,企业财务杠杆会减弱央行沟通的效果,企业投资价值对央行沟通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传统货币政策预期管理重在通过操作政策工具实现政策目标,现代预期管理重在通过信息传递,塑造和引导公众预期.央行沟通和货币政策规则是货币当局释放政策信号进行预期管理的重要方式.分析了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对微观企业投资产生影响的理论机制,构建了我国的央行沟通信号和政策规则信号指数,并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货币政策信号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沟通信号和规则信号能够显著影响微观企业投资,信号宽松程度与企业投资呈倒U型关系.企业金融投资对实业投资存在挤出效应,预期管理抑制了这种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这一权威的书面沟通材料,构建了央行沟通指数,又基于传统货币政策调节方式构建了央行行为指数,实现了对不同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内容和方向的量化;同时,运用SVAR模型探讨了不同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对沪深两市收益率和波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央行行为产生的作用要大于并快于央行沟通.从作用方向看,央行行为和央行沟通在对股市收益率具有正向作用的同时,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股市波动;从政策调节内容看,传递宽松信号的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对股市的影响程度大于传递紧缩信号的货币政策调节方式;从股市周期看,熊市时期央行行为对股市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大于央行沟通,而牛市时期央行沟通对股市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则大于央行行为;从沪深两市看,两种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对深市波动率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沪市波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公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基层央行在履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也逐步加大。如何在履职中有效规避法律风险,是促进央行有效履职、提升基层央行履职能力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基层央行可能面临的履职法律风险进行了分类归集和分析,提出了防范举措与解决路径,以期为防范和化解基层央行履职法律风险提供参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中国人民银行各期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中筛选出有关物价判断的措辞,并通过方差分析方法构建了我国央行信息披露指数。随后利用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产出缺口、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央行信息披露行为等变量对公众通胀预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物价变动、产出缺口、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以外,央行信息披露行为同样可以对通胀预期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效果要优于传统的价格型以及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可以通过加强与市场的沟通,达到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990年以来,中央银行理论与实践发生着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现代央行对金融市场的预期管理愈发重视。探索央行如何有效管理金融市场预期,对于实现货币政策传导、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金融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均有重大意义。本文聚焦于央行针对金融市场的沟通和预期管理,关注其沟通边界和策略问题。在边界问题上,本文认为央行应该加强市场沟通的两类情形:一是当市场存在明显非理性和羊群效应时;二是当央行对该领域具有信息优势时。在策略问题上,本文认为我国央行应加强市场预期管理,需要对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进行充分沟通,加强投资者教育,对于新政策的推出进行事前的预期引导,并可在沟通形式上进行更多的创新尝试,提升沟通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导致我国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通过央行沟通进行预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大数据文本分析方法构建的央行沟通指数和动态因子随机波动模型构建经济不确定性指数,使用MF-VAR和FA-TV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央行沟通对经济不确定性的政策反馈及其政策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央行沟通指数能够较好地拟合我国货币政策的松紧变化,央行沟通指数与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具有耦合性。在重大危机事件发生导致经济不确定性上升时,我国央行沟通能够及时对其进行政策反馈,并且对金融市场预期管理效果显著,同时也通过货币政策实际操作来干预金融市场,但实际调控存在一定的传导时滞和阻滞。对于不同类型的重大危机事件造成的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央行沟通的政策反馈程度以及预期管理效果存在差异性,金融危机时期的效果最强,疫情时期和贸易摩擦时期的效果较小。为提升央行沟通的预期管理效果,建议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预警,第一时间释放清晰的政策信号。  相似文献   

15.
结合公众预期形成机理,将公众关注度作为一个变量,引入央行预期管理理论之中,发现公众通胀预期偏差是央行信息沟通的二次函数,表现为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这表明"央行信息沟通并非越透明越好"。进一步分析表明,一旦央行信息沟通不能完全被公众吸收,央行预期引导效应会大幅衰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央行沟通不仅用于引导货币政策预期和宏观经济预期,还发挥着稳定汇率的作用。然而,相比于央行沟通影响利率和股价的研究,针对汇率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使用EGARCH模型研究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语义相似度对汇率波动的影响,试图检验央行沟通在稳定汇率方面的成效。本文实证研究表明,央行沟通语义相似度的提高会加剧汇率波动。这是因为,央行沟通语义相似度越高,央行释放的新信息就越少,从而会阻碍预期引导、加剧市场分歧,最终引起市场波动。分主题的文本语义相似度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进一步地,本文还发现了央行沟通语义相似度对汇率稳定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即当期或上一期语义相似度越高,语义相似度的提高对汇率波动的影响会越大。异质性分析表明,央行沟通语义相似度对汇率的影响在汇率升贬值以及近期是否实施过货币政策操作的情况下均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最后,本文对如何完善和实践央行沟通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预期管理逐渐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任务,各国央行开始逐渐摒弃以往的"隐秘性文化",逐渐转向"开放化"与"透明化",并且更乐于利用央行沟通的方式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因此央行沟通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干预工具。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两个VEC模型,分析了央行沟通对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央行沟通对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且书面沟通的影响效果更强,央行沟通同时也会对市场预期与传统货币政策干预工具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效果最终也会传导至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8.
金融服务作为央行最基本的职能之一,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广大公众的利益。要通过全面提升央行金融服务工作水平,切实提高社会经济通行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提高货币政策的执行能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便捷的、安全的金融服务业务和产品,更好地在全社会树立央行的崇高地位和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居民通胀预期对央行沟通信息的反应,并与常规货币政策操作引导通胀预期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央行的书面沟通与口头沟通均对我国通胀预期具有显著的影响,且书面沟通对通胀预期的管理更有效,而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胀预期的影响并不显著,未能较好地发挥管理预期的作用。因此,今后我国央行应更多地采用央行沟通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对通胀预期进行管理与引导。  相似文献   

20.
央行能够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同时通过货币政策书面沟通影响市场信心的变化。本文以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为视角,研究央行沟通对市场信心的影响。首先,采用文本分析评估《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量化央行书面沟通的政策语调;然后,通过数据降维算法构建包含宏观经济运行情况、金融业、实体产业、房地产和消费的市场信心综合指数,并采取深度学习算法构建模型预测其走势;最后,分阶段分析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视角下央行沟通对市场信心的影响。本文认为,央行可以通过完善利率走廊调控机制,充分发挥沟通效能,利用央行沟通的信息效应更好地调节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