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至2010年7月,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全部成功股改上市,成为公众持股的国有大型上市商业银行。国有大型上市银行上市后,如何加强与投资者关系管理成为国有大型上市银行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国有大型上市银行的投资者关系、主要投资人的投资行为分析、做好国有大型上市商业银行的投资者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银行业是金融业的核心,银行业风险状况关乎金融稳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文章运用Copula函数理论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国内11家A股上市银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以及2015年以来的风险传染情况,结果显示,外部危机对国内银行系统的影响较为有限,银行间的风险传染主要是受国内自身因素的影响,国有大行的重要性及其发生风险后的传染性强度较高,股份制银行较易受到外部危机和内部风险的影响。为此,文章提出要加强内外部风险监测和预警,坚持对国有大型银行实施严格监管,加强对重要股份制银行的监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有效的市值管理可以尽量克服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有效发现。市值管理对大型商业银行意义重大,有效的市值管理能够提高大型上市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本文在对大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时机和主要方式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资本市场上常用的市值管理实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华耀纲 《中国金融》2007,(23):23-25
近年来,建行、中行、工行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完成股改上市,成为公众公司。按照2006年末市值计算,三家国有上市银行已经跻身全球十大银行之列,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型银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股权分置改革后,市值管理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必然选择。以我国上市银行的市值为因变量,以GDP增长率、沪深300指数、资本充足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流通股比例等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1%显著性水平下,沪深300指数、每股收益、净利润增长率与上市银行市值呈显著的正向关系,GDP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与上市银行市值呈不显著的正向关系,而资本充足率和流通股比例与上市银行市值呈不显著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股权分置改革后,市值管理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必然选择。以我国上市银行的市值为因变量,以GDP增长率、沪深300指数、资本充足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流通股比例等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1%显著性水平下,沪深300指数、每股收益、净利润增长率与上市银行市值呈显著的正向关系,GDP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与上市银行市值呈不显著的正向关系,而资本充足率和流通股比例与上市银行市值呈不显著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7.
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资本全流通对我国上市银行的资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上市银行应当相应的从五个方面加强资本管理:通过提升董事会作用,引入股权激励机制改善公司治理;通过相对集中股权,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注意相关条款设计,监管部门应尽快制定银行并购条例来应对股权变动;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分红管理;根据市场行情选择增发或回购,运用并购等手段进行资本运作;通过引入市值考核机制等多种途径进行市值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2004—2014年16家上市银行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整体有所提高.2012年以来,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其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冲击有所加大,商业银行效率有下降趋势.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效率相对稳定,且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表明国有大型银行更能抵御利率市场化的不利冲击.  相似文献   

9.
宋双双 《时代金融》2012,(24):179-181
本文以2007-2011年16家上市银行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职工薪酬水平与控股股东、制度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银行平均职工薪酬与每股收益显著正相关,即公司盈利水平的增长增加了平均职工薪酬;国有控股银行的平均职工薪酬低于非国有控股银行;在大陆和香港同时上市的银行的平均职工薪酬水平比只在大陆上市的银行的平均职工薪酬水平高。这为探究不同银行的平均职工薪酬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蔡楠  范洪波 《金融论坛》2006,11(12):45-49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的损失事件不时出现,操作风险日益受到金融机构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收集我国境内上市的5家银行2002~2006年6月披露的308个事件的相关数据,运用Tobin#Q比率来测算企业绩效和公司成长性,从而验证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披露对银行市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上市银行的股价波动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披露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且市场价值的损失会显著高于操作事件自身金额;对于不同资质的上市银行,Tobin#Q比率高的银行,损失的比例也会偏高,这意味着对于高成长性银行,操作损失事件对市值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国有大型上市银行年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大型银行历来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中流砥柱,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着政府金融杠杆的作用。分析国有大型上市银行的年报,既可以一窥中国银行业的整体业绩表现,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经济运行的态势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宋双双 《云南金融》2012,(8X):179-181
本文以2007-2011年16家上市银行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职工薪酬水平与控股股东、制度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银行平均职工薪酬与每股收益显著正相关,即公司盈利水平的增长增加了平均职工薪酬;国有控股银行的平均职工薪酬低于非国有控股银行;在大陆和香港同时上市的银行的平均职工薪酬水平比只在大陆上市的银行的平均职工薪酬水平高。这为探究不同银行的平均职工薪酬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关于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的具体内容相对已经比较清晰,但如何准确定义和衡量"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以何种标准去判断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尚需探讨。本文主要从大型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评价体系着眼,在对现有投资者关系管理评价体系进行充分研究分析后,同时结合大型上市银行的经营特征,提出一套适合于大型上市银行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A股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市值已经成为衡量上市银行综合实力的新标杆。上市银行的一切经营行为,无论是投资、融资、再融资或是股利政策等等,都必须围绕市值最大化这个核心的目标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市值管理对提升资本市场的股权文化和股东文化非常有利,形成了产业——资本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着眼,以国内大型上市银行已经建立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为参考,分析了大型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开展的基本思路与运行轨道,围绕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旨在厘清大型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制订的核心理念,搭建基础性制度框架,对未来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现有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银行2006~2017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上市银行所选择的经营模式对其资本市场估值具有显著影响。从风险承担角度出发,将经营模式划分为"轻资产"和"重资产",发现"轻资产"银行的估值显著高于"重资产"银行。从收入结构角度出发,将经营模式划分为"息差型"和"综合型",发现"息差型"银行的估值显著高于"综合型"银行。从杠杆水平角度出发,将经营模式划分为"高杠杆"和"低杠杆",发现"低杠杆"银行的估值显著高于"高杠杆"银行。该结论表明上市银行可以将经营模式选择纳入其市值管理框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涛  张同建  马国建 《金融论坛》2014,(2):35-39,64
本文认为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差异化战略实施的具体策略包括战略导向、数据库建设、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产品差异化、分销渠道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实证检验表明:国有、股份制和城市上市银行的差异化战略路径存在一定的差异。战略导向和客户数据库建设对上市银行差异化战略存在普遍的促进作用;分销渠道差异化对各类上市银行均未产生作用;国有上市银行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市场细分、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股份制上市银行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市场定位,城市上市银行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和服务差异化。  相似文献   

18.
试论银行上市后的投资者关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会强 《金融论坛》2006,11(10):10-15
上市银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特殊性包括复杂性和重要性,其重要意义在于能使投资者支持银行发展,让市场正确理解银行的价值;其双向沟通机制能够使上市银行高级管理层及时了解市场的看法;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能保证上市银行以后的融资活动成功完成。因此,上市银行必须认真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全体员工都应该对此有充分的认识,积极参与这项工作。上市银行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有以下几个关键点需要把握,即重视制度建设,创新沟通手段,持续地对投资者关系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工作,防止出现选择性信息披露,适时进行市值管理。  相似文献   

19.
刘刚 《中国资产评估》2023,(4):14-19+30
按照权益法核算的上市银行股长期股权投资,普遍存在市值与账面值倒挂导致的减值压力。本文在对A股上市银行股市值和账面值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来自A股上市银行股票交易不够活跃,市值不能代表银行股的公允价值,提出了使用净资产作为公允价值的建议,并呼吁从“积极创新”角度进一步推动会计准则本土化。  相似文献   

20.
朱克鹏  杨涛 《新金融》2009,(10):33-36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步入了"股票全流通"阶段.市值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本市场评价指标,对上市公司的股东价值实现、资本经营、品牌和社会形象等方面的影响作用越发突出.本文从资本市场、股东利益、管理层激励和考核、价值创造和综合竞争力等角度阐述了上市公司,特别是上市银行应当加强市值管理的必要性.最后,围绕市值管理的"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经营"这三方面,提出了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