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不一致性表现为消费者的认知失调现象,认知失调程度越高的个体采取措施缓解认知失调情绪的动力就越强烈,因此深入探究消费者认知失调后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行为选择构成了本文的研究起点.本文基于江苏省和安徽省840份实地调研数据,结合认知失调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运用二元Lo-gistic...  相似文献   

2.
基于现有的研究文献,本文在对可追溯猪肉不同质量安全信息做出设定的基础上,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山东省潍坊市765位消费者对含有不同质量安全信息的可追溯猪肉的偏好。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关注"猪肉可追溯标签"信息、自身收入与家中是否有孕妇、受双汇"瘦肉精事件"影响等变量显著影响其对含有不同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猪肉的偏好。对变量边际效应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偏好可追溯猪肉的消费者更偏好含有养殖与屠宰信息的可追溯猪肉,高收入消费者则偏好同时含有养殖、屠宰、加工三种信息的可追溯猪肉,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者选择含有不同层次可追溯信息猪肉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农户参与用水协会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一致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江西省307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用水协会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一致性的因素。结果显示,尽管有超过86%的农户对参与用水协会有自述偏好,但仍有一部分农户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相悖离。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经营规模、农户对协会性质与功能的认知、农户获取用水协会信息的途径、村灌溉渠系完好率、政府支持程度对农户参与用水协会的自述偏好与现实选择的一致性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家中14岁以下小孩数、非农就业规模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影响消费者对安全认证猪肉的购买意愿以及消费者购买意愿—行为差距的内外部因素出发,综合计划行为理论、感知价值理论和情境效应理论构建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基于华东地区江苏省和安徽省844个样本的调查数据,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挖掘影响消费者对安全认证猪肉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行为特征因素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在安全认证猪肉消费领域存在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不一致的现象,消费者情境因素(感知行为控制)和环境情境因素在购买意愿向购买行为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安全认证猪肉的合理定价以及安全健康生活理念的宣传推广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消费者生鲜食品的质量信息认知和安全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我国3个省份消费者的生鲜食品质量认知和安全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购物渠道的选择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密切相关;消费者的家庭收入、受教育水平和所在地的市场发育程度对其认证食品的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尽管消费者对认证食品的质量评价较好,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消费者无法确定食品质量等因素,导致消费者对认证食品没有产生现实的购买力.为此,应加强政府组织对食品质量信息的监管,保证食品认证标准的统一性和真实性.逐步降低认证食品的生产成本和信息传递成本,从而降低认证食品的总体价格水平,增强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购买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北京、山东、湖北、河南、福建、重庆、广西和甘肃8省(市)的9市、县827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资料,对消费者利用食品质量信号的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厂家,商家和质量认证信号的利用程度无显著差异,可以按照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安全意识以及对认证信息的信任度等指标,将消费者划分为利用质量信号购买和利用经验购买两类群体。信任度,食品安全意识与受教育程度是决定消费者利用质量安全信号购买还是利用经验购买的主要因素。年龄对利用厂家和认证信号影响较为明显,受教育程度对利用商家信号有显著影响,安全意识与不安全食品购买经历对利用认证信号的影响较明显,而居住地和对认证信息的信任度对消费者利用三类质量信号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601个长沙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例,剖析了长沙市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认知情况、接受意愿、支付意愿和实际的购买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较高,但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认知程度较低、信任度较低,因此,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都处于一个较低地水平。其中,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认知程度、受教育水平、以及对政府的信任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意愿与行为。为此,应进一步提高安全认证农产品的安全性、加强安全认证农产品的信息发布、提高政府对农产品安全认证的公信度等,以切实提高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进而促进安全认证农产品的持续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商务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七个试点城市1380份消费者的调研数据,运用基于选择的联合分析方法,采用多元Logit回归模型,研究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信息的认证属性最为重视、其次为外观、可追溯信息和价格;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具有异质性,年龄、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显著地影响其对可追溯猪肉属性的偏好。本文提出了应加强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相关知识的宣传,鼓励生产者生产不同可追溯属性层次与不同可追溯信息认证相组合的可追溯食品,并尝试推行食品可追溯体系与认证标签制度相结合政策体系,以发展安全食品市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南京市和武汉市的消费者调查数据,以苹果为案例,综合运用联合分析法、聚类分析和多项Logit模型,定量研究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不同质量属性的偏好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安全属性最为重视,其次为品质、价格和感官属性;不同类别的消费群体对质量属性的偏好具有异质性,收入水平、购买频率、风险感知和当地食品安全状况对消费者偏好影响显著。最后指出尽管我国食品安全形势逐步转好,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诉求将进一步提升,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以烟台市消费者为例,通过进行问卷调查获得357个调查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认证水产品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认证水产品的支付意愿主要受家庭月收入、家中是否有未成年、年龄以及对水产品安全的关注度等因素的影响,而消费者的婚姻状况和职业等因素影响不显著;烟台市消费者对品牌水产品有更高的支付意愿,说明烟台市消费者的水产品安全意识较高;整体上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有待增强。最后提出控制认证水产品的质量成本、明确食品监督部门的职责、加强认证体系的建设、重视认证水产品的品牌建设、加大宣传以提高消费者对认证水产品安全水平的认知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主要以浙江绿色农产品消费状况的调查为例,分析不同消费群体的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的—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及其关系,认为目前中国消费者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整体生态环境意识有了较大提高,从而推进了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的提升,但较高的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并未真正有效地转化为绿色农产品的实际消费行为,消费者存在着较高程度的消费意愿与消费行为不一致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向有过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电商购物经历的消费者发放问卷并分析个体特征,运用主成份分析法,探究O2O模式下生鲜农产品消费者购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影响作用。[方法]通过在多个线上网络社交平台以及线下生鲜农产品电商实体门店,向有过O2O模式生鲜农产品电商购物经历的消费者发放调查问卷,通过索取样本数据,分析研究O2O模式下购买生鲜农产品的消费者的个体特征,并通过相关性来分析消费者购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生鲜农产品质量、销售价格、商家的物流配送、消费者使用的支付方式、商家的售后服务、商家的网页设计,均对提升消费者线上线下购买生鲜农产品的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结论](1)商家应严格把控生鲜农产品质量,保持线上线下的生鲜农产品品质一致性。(2)商家定价应遵循多样定价、合理定价。(3)商家应做好线上的网页设计,维护好线上的网站质量,同时商家应合理进行产品宣传,消除信息误解。(4)商家应提升自己的服务,提供符合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支付方式。(5)进一步完善商家的物流配送能力,建立更全面的配送网络,倡导及时、高效配送,提升配送人员素质,提供更优质的配送服务。(6)保障消费者权益并完善商家的售后服务,线下可提供体验性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408份调查问卷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分析消费者对安全认证乳制品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愿意为安全认证乳制品额外支付57.67%的价格。消费者对安全认证的了解程度、购买安全认证乳制品的经历以及消费者对政府认证和生产企业认证的信任程度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基于此,提出了加大对安全认证标识的宣传力度,建立多元化的食品安全认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自身品牌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南京市城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估算消费者对低碳猪肉的意愿支付水平,并且进一步分析影响消费者对低碳猪肉支付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低碳猪肉的平均支付价格为18.95元(初始价格为15元),平均支付意愿为3.95元;低碳猪肉价格、消费者低碳农产品认知度、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受教育程度等对消费者支付意愿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加深,有机农产品作为有认证标识的安全健康农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在此背景下,通过对沈阳市大型商超消费者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重点研究有机认证机构与认证标识对有机农产品信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认证机构与认证标识对有机农产品消费信任度均存在显著性影响,消费者在购买认证有机农产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则越信任有机农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有机农产品时,优先考虑认证标识以及信任有机认证标识,则越信任有机农产品。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企业、媒体以及消费者角度分别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推动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发展,进而提高有机农产品的消费信任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7省(市)9个地区消费者调查的基础上,对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状况和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非常关注,消费者比较相信政府提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但他们对目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评价不是很乐观。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水平主要与消费者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规模有关。消费者对认证食用农产品的认知水平和消费欲望比较高。此外,政府目前最需加强的是对虚假标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邓冕  王勇  徐丽萍 《现代食品》2023,(15):225-228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食品网购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风险。近年来,四川省食品网购规模显著增长。本文向四川省成都市居民发放了问卷,以调查消费者食品网购的安全意识,分析消费者网上购买食品的现状,讨论食品网购安全意识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食品安全认证是影响网购安全意识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售后担保和产品信息齐全。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避免禽流感疫情风险,广东省政府对食用鸡强制实施标准化管理,"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然而,由于广东消费者对活鸡有强烈偏好的传统,生鲜鸡质量安全风险对其信任和购买意愿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广东省627个消费者样本为例,将其对供应链(产地养殖、屠宰加工、流通销售)信息的认知水平进行分解,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消费者对标准化模式生鲜鸡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的认知水平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者对生鲜鸡产地养殖环节的信任水平、流通销售环节对疫病风险的规避和个体对产地养殖属性的偏好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非常显著;此外,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别、收入水平也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较大影响。研究还发现,相对于活鸡消费而言,消费者对生鲜鸡的积极信念相对不足,影响了其对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正向解释,由活鸡向生鲜鸡的消费偏好逆转尚未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随着农产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消费者关注,控制农产品安全的源头在“农田”环节,如何扩大安全认证规模,提高认证可信度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方法 文章基于2013—2015年四川省无公害认证数据,以中心城市成都为例,探讨无公害认证分布特征,实证分析了市场驱动对农产品安全认证的影响。结果 四川种植业无公害安全认证规模和销售额呈以成都为中心的涟漪效应;无公害认证存在空间集聚效应,在地理距离上,认证主要集中在距离成都周围400km以内区域,在经济距离上,主要集中在与成都人均GDP差距在5万元/人的区域;市场需求容量、地理距离、政府规制与认证规模和销售额都呈显著正相关,且地级市对无公害认证的促进作用高于省会城市。结论 为提升安全认证农产品的收益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需要强化市场信息揭示,解决信息不对称;压缩农产品认证地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易成本;保证合理溢价水平,增加安全认证规模。  相似文献   

20.
论文通过对湖南娄底市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影响消费者水产品质量安全支付意愿的变量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性别、家庭月收入、每月农产品花费、年龄因素对消费者水产品质量安全支付意愿有较大影响,但消费者受教育程度、性别与支付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加大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加大对认证水产品的补贴;在超市和农贸市场做好定点宣传和推广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可追溯安全水产品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