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陈肖 《上海保险》2014,(1):7-8,23
利润路径的选择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寿险公司经营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保险经济学认为,在初级市场中.利润来源于保费收入,保费扣除保险事故发生的经济补偿给付额和各项费用后即为公司的利润。然而,在成熟市场中,保险经营的资金流量包括了保费收入、赔款支出和投资收入三部分,其中保费收入和投资收入均为资金流入项,成为寿险公司利润的两大来源,也就是本文中提及的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2.
许闲 《上海保险》2014,(12):5-9
一、引言保险业作为金融业三驾马车之一,其在宏观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据2012年《中国保险年鉴》统计,2011年全国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339.25亿元,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2.8%上升到2011年的3.03%。其中,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9560亿元,非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779.25亿元,二者之比约为2∶1。图1列出了我国31个省份2011年人均GDP与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美国保险税收体系的特点1.合理确定可扣除项目,保持保险业与银行的公平竞争。保险公司的收入来源主要分为投保人交付的保费收入和投资活动的收益,它与银行虽同属负债经营,但等额的保费收入同银行按法定利率取得的存贷利息收入相比,保费收入实际上是不肯定的,即日后可能存在赔付事项发生时保费返还,甚至超额索赔的情形。因此,如果对银行和保险公司按照相同的计税依据计税,并以相同的税率征收,高运营成本的保险业在与银行的竞争中肯定处于不利地位。因而,美国在确定保险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时,规定了较为合理的可扣除项目。以寿险公司为例,美国国内收入署在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一般允许应纳税年度的人寿保险和年金保险合同发生的所有死亡索赔和恤金及保险公司为此遭受的所有损失(无论是否确定)、符合规定条件的留存保险准备金、保险客户年息、营业损失、公司收到的股利、其他赔偿责任人支付的赔偿金、再保险分出业务所获的红利等项目予以扣除。2.分险种纳税,特殊险种给予政策性扶持。美国的保险业务分人寿与健康(包括人身事故)保险、财产与灾害保险两大类,相应地,在税法上也分设寿险公司和非寿险公司两大征税体系。在美国,多数人寿保险公司是股份公司,这些公司的业务包括年金保...  相似文献   

4.
刘如海  张宏坤 《上海保险》2007,(6):35-38,41
非寿险投资型产品是带有投资性质的非寿险保险产品,该产品在提供保险保障的同时,保险人将保费中的投资金代为投资运用,所得收益按照合同约定返还给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非寿险投资型产品是非寿险公司为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增加产品竞争力而面向个人客户开发的一系列新型保险产品,具有保险保障(但不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和投资价值或储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5.
温天骄 《上海保险》2012,(10):28-29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寿险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10年我国寿险保费收入9909.4亿元,是2005年3321.8亿元保费的3倍。但是,寿险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全国性的大型保险企业,而区域性中小寿险公司业务  相似文献   

6.
孙红  田晓星  李盈颖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4):64-64,F0003,F0004
近年来我国寿险公司的分红保险类产品业务发展迅速,其保费收入已占到寿险总保费收入的50%以上。但分红类保险的保费大量集中于少数几个险种或期限上,一旦没有替代性很强的后续产品,保费收入就会有很大波动,资金流的连续性也会受到影响。保险公司应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使分红保险能够平稳发展,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7.
回顾寿险个人营销制度的发展,可以说寿险营销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国大陆各保险公司在1996年后普遍采用个人营销制,人寿保险业务突飞猛进。1997年大陆地区人寿保险费收入达到600亿元以上,首次超过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产险保费收入。目前,个人营销业务已经达到全部寿险业务保费收入的80%。寿险个人营销制度推动了寿险业务的迅猛扩张,为寿险业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不仅如此,寿险营销员对普及保险知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许闲  魏宇航 《上海保险》2013,(6):5-9,16
一、引言 保险业作为金融业三驾马车之一,其在宏观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据2012年《中国保险年鉴》统计数据,2011年全国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339.25亿元,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2.8%上升到2011年的3.03%。其中,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9560亿元,非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779.25亿元,二者之比约为2:1。  相似文献   

9.
梁媛  冯昊 《中国保险》2006,(12):28-31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欧洲的银行保险在我国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其发展的潜力不容忽视。自2000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在同业中率先推出专门由银行代理销售的“千禧红”系列保险产品后,我国的银保台作迅速升温(表1)。2000年银行保险实现的保费收入为2.54亿元,仅占当年寿险总收入的0.25%,而~U2003年这一收入增至800亿元,占据寿险收入的25%,银保业务已成为仅次于个人营销业务的第二大寿险销售渠道。从2003年后,银保收入稳步增加,截至2006年第一季度,我国银行保险实现保费收入411亿元,比去年同期将近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全球非寿险业呈现出较快的恢复性发展趋势,中国非寿险市场尽管遭受了“非典”的影响,但仍然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全年保费收人增长271%。意外伤害保险成为非寿险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占其增量保费收入的20.61%;非寿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上年增长14.51%,但其财险保费收入与前两年12.70%和13.63%的增速比,2003年仅为l1.70%;同时,非寿险市场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本文根据中国非寿险市场供需特点,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图片新闻     
《上海保险》2009,(12):F0003-F0003
在日前举办的第七届上海理财博览会上,太平洋寿险公司的“鸿利年年”年金保险和“红福宝”两全保险分别荣获“最受欢迎理财产品”奖和“最具创意理财产品”奖,。作为上海理财博览会的积极参与者.太平洋保险更精心组织了各项活动和讲座。与观众分享理财技巧与经验。图为太平洋寿险总公司董事长金文洪(前排左二)和市政协主席冯国勤(前排左一)在视察太保展台。  相似文献   

12.
银行保险是保险业做大做强的重要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行保险的发展现状 我国银行保险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正在迅速改变保险市场的格局。通过银行代理的寿险保费收入(指规模保费,下同)2001年为50亿元,占寿险总保费的4%;2002年为400亿元,占寿险总保费的18%;2003年为816亿元,占寿险总保费的27%;2004年为850亿元,占寿险总保费的26%;2005年上半年为436亿元,占寿险总保费的22%左右。通过银行代理的寿险保费对寿险总保费增长率的贡献度的情况是,  相似文献   

13.
杨佑 《中国保险》2009,(9):53-54
近几年,投资型寿险迅猛发展。投资型寿险产品(指分红保险、投资连接、万能保险)的保费收入在我国寿险销售中占比相当大,探讨其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改进监管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4.
自2004年,《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劳社部令20号)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劳社部令23号)的颁布实施以来,我国信托企业年金制度逐步建立并实现市场化运营。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形成新的竞争格局,对我国寿险公司开拓企业年金市场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本文全方位分析了信托模式的确立对我国寿险公司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寿险公司在企业年金市场的战略定位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夏卫新 《金融纵横》2002,(10):52-53,45
自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AIA)在上海引入寿险营销体制以来,我国个人寿险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个人业务保费收入占比已超过75%。营销体制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寿险业发展,可以说,寿险业的发展离不开100多万营销员的辛勤工作。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营销员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16.
最近,蚌埠市国税局对全市保险企业寿险业务佣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进行了调查,发现保险企业寿险业务佣金支出管理混乱,扣除超标,企业所得税流失严重。一、保险企业寿险业务佣金支出的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体制的市场化,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对被保险人的死亡、伤残、疾病、年老丧失劳动力或保险期满给付保险金的寿险业务得到了稳步发展。“九五”期间,全市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寿)、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3家保险企业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年平均递增10.44%,2000年达到了18940万元。目前,全市保险企业开办的寿险业务有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四大类约30种。为了完善寿险市场,沟通寿险供求,节约经营成本,我市保险企业从1997年起在除团体人身保险业务外的所有寿险业务,广泛使用营销制即个人代理人制。在营销制中,营销员作为保险中介代理人,在保险公司授权范围内受托代为办理寿险业务。保险企业给付营销员报酬,实行佣金制,佣金是根据营销员代为办理寿险业务的业绩确定。保险企业佣金支出分为直接佣金和附加佣金。直接佣金是直接给付营销员的报酬;附加佣金是用于营销员津贴、福利、奖励、培...  相似文献   

17.
正之 《上海保险》2010,(3):1-1,9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上海保险情况通报会议上获悉,2009年,上海市场共实现保费收入665.03亿元,同比增长10.83%。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158.90亿元,同比增长15.02%,寿险公司保费收入506.13亿元,同比增长9.57%。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非现场监管工作报告,截至2005年12月底,上海市保费收入合计333.62亿元,同比增加26.99亿元,增幅为8.80%。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89.74亿元,同比增加14.45亿元,增幅为19.20%。寿险公司保费收入243.88亿元,同比增加12.54亿元,增幅为5.42%。产寿险保费收入比例为27:73。中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为83:17.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一季度,银行代理保险出现井喷式的增长。全行业银行保险保费收入达到3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多数寿险公司的银行保险保费收入的增幅都在70-80%以上。保险公司在获得保费规模的超高速增长的喜悦中,也体会到了在与商业银行的这场玩火游戏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如何让银行保险业务在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取得一种利益的平衡,应当是业界所要高度关注的。  相似文献   

20.
徐波 《中国外汇》2007,(4):26-27
截至2006年末,上海取得保险外汇业务经营资格的寿险保险公司已有12家,但寿险市场外汇业务发展规模相当有限。2006年,寿险外汇保费收入在外汇保费收入总额中仅占比1.93%。目前上海寿险外汇业务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产品结构简单。主要为短期意外险产品,包括留学生外汇保险和海外旅行意外伤害保险以及附加的境外紧急门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