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膳食质量状况是食物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利用人均膳食质量分值(人均DDP分值)及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自1990年以来,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状况不断改善,但总体水平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同类型家庭的膳食质量状况具有明显差异。人均收入、人均动物性食物热量摄入量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人口规模、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提高收入水平、增加动物性食品消费量、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兼业程度和缩小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是提高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膳食质量水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了解不同收入阶层农村居民膳食质量分布的变动状况,明晰收入对农村家庭膳食质量的影响程度,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营养干预政策。本文基于1997—2011年中国营养健康调查数据与2015—2018年全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采用随机优势法测算了中国不同收入阶层农村家庭膳食质量分布的变化情况,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收入增长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家庭膳食质量改善的影响,并重点关注了收入影响的非线性特征。研究发现:(1)1997—2018年,不同收入阶层农村家庭膳食质量在不同分位数处均显著改善,但总体来看,农村居民的膳食质量水平仍然偏低;(2)低收入群体总体改善程度较高,高收入群体改善程度较低,不同阶层膳食质量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其中,高收入组的膳食质量改善主要发生于1997—2006年,低收入组的膳食质量改善则主要发生于2011—2018年;(3)农村家庭膳食质量评分的收入弹性仅在0.2左右,并随膳食质量评分的提升而下降;家庭人口特征变量、食物价格、食物消费习惯及食物环境等因素均会影响农村家庭膳食质量的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既对农村居民收入以及消费支出有着显著的影响,亦有利于推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本文对城镇化率与宁夏农村居民消费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对于宁夏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构成的各项影响均比较显著。最后针对城镇化进程中优化宁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质量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借助具有习惯偏好的持久收入消费模型,利用2005~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在城镇化质量不同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对农村居民示范效应的大小。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对于农村居民在消费总支出和发展享受型消费方面的示范效应程度均会加大,进而带动农村居民改变消费习惯,有利于其增加消费支出并改善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5.
适度的、规律的运动与强大的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而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体力活动又与日常膳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结合营养与运动的相关知识,对运动与免疫力的关系、运动中科学膳食的意义及如何实施运动中的科学膳食3个方面进行探究,切实助力国民身体素质、免疫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王京鑫  王帅 《现代食品》2024,(1):129-131
现代足球对足球裁判员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达到高强度比赛的执裁要求,足球裁判员会在赛季前备赛期内进行体能训练,以提高、改善或维持自身体能水平。膳食营养对足球裁判员的体能和运动表现起关键的作用,本文结合足球裁判员备赛期体能训练的特点,探讨足球裁判员膳食营养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帮助足球裁判员学习膳食营养知识,培养膳食均衡意识,提高体能训练效果和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7.
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升级引发需求端的变化,日益影响着中国粮食安全。文章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引入动态平衡关系,系统地分析了膳食结构升级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在不考虑动态影响下,膳食结构升级总体上负向影响粮食安全;(2)当纳入二者的动态平衡关系后,虽然膳食结构升级负向影响粮食安全,但粮食安全会发挥数量和结构调节作用,正向调节该负向影响机制。因此,在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不断升级的预期下,政府应重点保障和提高全国粮食安全水平,从数量和结构两个调节视角做好前瞻性预判和针对性应对。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厘清城乡居民膳食需求与耕地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保障城乡居民健康营养的膳食需求及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研究方法:膳食营养分析、耕地足迹方法。研究结果:(1)近39年来城乡居民植物性食物比例日趋减少、动物性食物比例上升,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与胆固醇近几年均呈上升趋势,城乡膳食结构与营养差异在缩小;(2)受膳食结构、农业生产力及人口影响,城乡居民的人均膳食耕地足迹较于20世纪80年代均有所减少,但城乡居民的总膳食耕地足迹波动中有所上升,城镇居民的总膳食耕地足迹增加,农村居民的总膳食耕地足迹有所减少;(3)提高水果及奶类食物比例、减少畜肉食物是未来城乡居民膳食优化方向;(4)预计2030年中高能量理想膳食模型的耕地足迹将进一步增加,甚至超过中国现有耕地面积。研究结论:城乡居民膳食变迁将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的压力,耕地保护对于保障国民健康营养膳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介绍了冠心病的定义及病理学基础,然后从膳食营养因素方面讨论与冠心病的关系,主要包括脂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方面来展开,最后论述了膳食营养与冠心病的预防,以及提出冠心病的合理膳食营养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变迁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和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经济转型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及其变迁过程和原因。本文结论是:经济转型期内,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以1996年为界限的两段式均衡关系,1996年以后,农村居民存在更低的边际消费倾向。状态空间模型刻画的时变边际消费倾向显示:始于1989年的边际消费倾向震荡式持续降低是1996年后消费与收入均衡关系发生变迁的原因。实证结论启示,要解决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不仅需要制定短期政策,更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1990-2005年安徽省统计数据,借助Granger检验、协整检验等计量方法,主要研究城乡统筹发展与城镇化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长期均衡关系,并利用VAR模型建立冲击响应函数进一步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城乡统筹发展与城镇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但城乡统筹发展不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2.
广西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动态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厘清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对于加快城乡融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以广西为研究案例,通过构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误差修正模型、VAR模型等分析方法,量化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关系、均衡变动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动态发展关系。研究发现:广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但耦合阶段依旧处于低水平的磨合期;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显著正相关,两大战略经过多年磨合形成了长期均衡变动关系;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新型城镇化是乡村振兴Granger的因;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显著,而乡村振兴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果不理想。鉴于此,协调城乡发展关系,必须遵循制度作用规律,加快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构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3.
食物消费与肥胖——基于食物特点的消费者分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当今中国最突出的现象——日益增长的消费者社会和快速上升的肥胖流行趋势,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消费者按照食物消费特点进行分层,结果得到4个不同的膳食特点的消费群体,即“黄土高坡”、“江南水乡”、“小康之家”、“西洋情调”。本文比较了各类膳食特点人群的肥胖率及社会人口学特点,结果显示,处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小康之家”和“西洋情调”组由于膳食中较高比例的动物性食物的摄入,超重和肥胖率最高;中等生活水平的“江南水乡”组由于较为平衡的膳食结构,超重和肥胖率最低;而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黄土高坡”人群,膳食质量较差,但超重和肥胖率却较高,是应特别引起关注的人群。  相似文献   

14.
饮食自测     
维护人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是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但是,我们每天所吃的膳食质量如何?营养好不好?能否维持健康?让我们来测试一下,看看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中国农村住户调查的有关资料,初步探讨了中国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现状、食品消费商品化的变化、城镇化对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模式的影响,并对影响中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的现金支出和实物支出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笔者认为,中国农村居民食品支出比重大,但绝对支出水平仍相当低,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现金支出的比重加速增长,食品消费商品化趋势明显;随着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的增加,食品消费现金支出和实物支出相对下降,且实物支出比现金支出下降快。在外饮食是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的农村人口下降及农村城镇化也将对食品消费带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推进食物系统转型对改善居民膳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安徽、湖南和广西3省区934份实地调查数据,综合运用PLS-SEM、Ordered Logit等模型探究了智能终端使用对自留口粮农户膳食健康意识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这种意识向健康型食物系统转型实践即绿肥稻作系统采纳行为转化的机理。结果 (1)智能终端使用可以通过消除信息不对称,对农户绿肥稻作系统价值认知、口粮健康感知和健康关注程度具有正向强化作用;(2)口粮健康感知与健康关注可分别与绿肥稻作系统价值认知构成链式中介因子,在智能终端使用和采纳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结论 应通过进一步提高智能终端在农村的普及率、增加绿肥稻作系统的在线曝光率来推进绿肥稻作系统在中国南方稻区的推广扩散,并注重改善农户的采纳持续性和采纳质量,以改善农村居民膳食健康。  相似文献   

17.
《粮食问题研究》2007,(4):52-52
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变化。对膳食应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有人将有助于健康长寿的膳食原则归纳为以下“十二点”,便于记忆。做到也不难。 数量少一点:进食量比年轻时减少10%-15%左右,但不能超过20%,减少的部分是食。  相似文献   

18.
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造成负面影响,改变了居民的膳食偏好,这些变化均对农村家庭食物消费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疫情对居民膳食消费影响的理论框架,并结合江苏省2019年与2020年两年农村家庭跟踪调查数据,分别采用Double-hurdle模型和Poisson模型与归并最小绝对离差法(CLAD)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家庭的各类食物消费数量与膳食质量(多样性与膳食偏离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偏好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双重作用下,农户大部分食物消费量(谷类和奶制品除外)均显著提高;但膳食消费量的提高并未改善总体膳食质量,受疫情影响,农户总体膳食多样性水平下降,且食物实际摄入量与推荐摄入量的偏离程度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9.
农村金融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一环,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的关键。利用安徽省1998—2013年的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VAR模型对金融发展和居民收入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效率指标和农业投资力度均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有着正向作用,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农村金融发展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其中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是安徽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人口、经济、生态、社会城镇化等4个方面选取30个指标研究其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为政府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政策性引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基于1994—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熵值法对4类城镇化的综合评价指数进行测算,并建立LA-AIDS拓展模型,实证分析4类城镇化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作用。[结果]人口城镇化对居住、文教娱乐消费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食品、家庭设备及服务和医疗保健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经济城镇化对医疗保健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 生态城镇化对家庭设备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社会城镇化显著促进衣着和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结论]不同类型的城镇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类型逐步从生存型趋向于发展型与享受型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