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解我国大豆生产格局与区域比较优势的演变特征及时空分布,文章综合运用生产集中度指数、生产规模指数、资源禀赋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测算分析1988~2017年我国大豆生产布局的变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豆种植进一步向东北地区集中,黄淮海流域产区播种面积与产量均在不断缩减,长江流域产区播种面积与产量逐渐上升,南方地区则相对稳定;(2)黑龙江、内蒙古、安徽等省份大豆生产规模指数与集中度指数不断上升,河南、河北、辽宁、吉林等省份大豆生产均在逐步下降,四川、云南等省份则逐渐成为大豆种植新兴地区;(3)1988年以来我国大豆优势产区呈现"东减、西扩"趋势并向全国扩散,具有综合优势省份由8个减少为5个,资源禀赋优势、生产规模比较优势及综合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大多数省份具备效率比较优势而缺乏规模比较优势。结论:为充分发挥大豆生产地区比较优势,需要综合考虑各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及经济发展特征等来优化大豆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2.
中国蔬菜区域生产优势度演变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跨区域的蔬菜供应已经成为常态,大市场、大流通的蔬菜供需格局基本形成,开展新形势下中国蔬菜生产优势度演变研究,对正确引导蔬菜生产布局,推动区域供需匹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中国省域蔬菜播种面积与产量变动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区域蔬菜生产优势度指数,探讨了1995~2013年间中国区域蔬菜生产优势空间格局演变,并分析了引起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各地区播种面积与产量变化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差异性,面积、产量主要增加区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增加幅度显著的区域多为西北、西南的边远地区,产量比重北升南降,东减西增。区域蔬菜生产综合优势为东、中、西顺序递减,但东部地区生产领先优势正在逐步减弱,指数平均值下降了0.04,西部地区则上升了0.19;区域生产优势变动是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农业结构调整、比较收益变化与科技创新驱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应该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优化蔬菜生产布局。东部地区,尤其是大都市区域,应防止生产优势的大幅下滑,保障区域蔬菜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3.
中国油茶生产区域优势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0—2016年的数据,选取油茶生产规模指数、油茶生产规模优势指数、油茶生产效率优势指数、油茶生产综合优势指数对中国15个油茶生产区域进行比较优势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6年,中国油茶生产呈现出"中减""西扩"的特征;中国15个油茶生产区域规模优势总体呈上升趋势、效率优势呈现较大波动、综合优势总体呈"U"型变动。根据油茶种植区域的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情况,将15个油茶生产省区划分为"双低省份""规模优势省份""效率优势省份""双高省份"4个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1978—2011年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演变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产区逐渐向东北和中部集中;南方稻谷优势区域继续稳固的同时东北稻谷重要性逐渐凸显;小麦产区逐渐向北方和中部集中;玉米产区逐渐向东北和中原地区集中;粮食生产区域格局的演变受到科技进步、土地资源、市场需求和地理气候的共同影响,其中科技进步和土地资源的影响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果生产集中化水平的演进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果生产集中化水平的演进趋势,对及时调整水果产业布局,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升中国水果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1978—2016年全国和省域层面数据,运用空间洛伦兹曲线的生产集中化指数从产业整体和品种细分两个视角分别对中国水果生产集中化水平的演变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水果产业及5种水果作物的生产集中化水平总体呈阶段性波动下降趋势,新兴水果产区逐步超越传统产区,水果生产逐步向广东、广西、陕西和新疆等省区迁移,其中,苹果主产区向陕西和甘肃等西部地区集中,柑橘产区向湖北和广西等省区扩展,梨主产区向新疆和四川等省区转移,葡萄产区向河北和四川等省区扩张,广西和云南等省区的香蕉生产地位凸显。[结论]应坚持资源禀赋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适地适栽原则,加强水果产业布局规划政策的执行、监管与规制力度,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促进水果生产向优势产区集聚。  相似文献   

6.
中国甜瓜产业区域优势布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以H-O资源禀赋理论为依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利用2001~2011年全国29个省区市的甜瓜及瓜果类作物生产数据,选取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3个指标对中国甜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并从地理区域和省域层面进一步划分了现阶段中国甜瓜产业的优势主产区。结果显示:按地理区域划分,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是我国甜瓜生产比较优势最为显著的区域。按照省域划分,新疆、河南、山东、黑龙江、吉林、江苏、湖南、内蒙古等8个省区市在甜瓜生产方面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最后,文章提出了加快发展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深入强化科技创新,建立和推广现代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等促进中国甜瓜产业科学合理布局,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小麦主产区生产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基于2006—2015年我国15个小麦主产省(区)小麦生产投入产出数据,对小麦主产区生产效率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以及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对我国小麦生产效率演变的时空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1)在时间异质性方面,2006-2015年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 928,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 943,规模效率均值为0. 984,均未达到有效水平,主产区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介于0. 920和0. 977之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受到了技术进步更大的制约。(2)在空间异质性方面,不同省(区)在纯技术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而在规模效率方面则较为接近。在全要素生产率方面,超过半数的研究省(区)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负增长的趋势。(3)在生产效率的空间相关性方面,我国小麦主产区的小麦生产效率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黄淮海小麦优势区存在较为显著且稳定的空间正相关关系。[结论]因地制宜地发挥区域生产禀赋优势、提高小麦主产区技术的有效投入,是提高小麦生产效率的关键,同时,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小麦生产的空间布局优化,是整体提升我国小麦生产效率、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以区域专业化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专业化是指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按照比较利益选择经济效益高的农产品组织生产,使一定区域某产品的区内商品率比其他产品趋于更高,并逐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区域专业化水平随生产力的发展和区域分工的深化而逐步提高。实行农产品区域专业化生产,形成优势产区,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与合作,是一些发达国家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经验。如美国已经形成了有竞争力的专用小麦、专用玉米和柑橘产业带,法国形成了世界著名的酿酒葡萄优势产区。2003年国家农业部将农业生产区域布局调整列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明确提出要“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县域农作物生产空间格局演变及专业化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光热水土条件存在较大差异,探索农作物种植的生产潜力最优区域,是新形势下提升河南省农作物产量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新思路。[方法]以县域为研究空间单元,选取河南省11种主要农作物为对象,借助空间经济学重心模型、专业化指数及空间自相关模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平台,揭示河南省农作物生产空间及专业化演变趋势。[结果]23年来,河南省县域农作物生产集聚及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集聚空间呈"东进北上"演变趋势,其中麻类、烟草的生产集聚及专业化程度较高,谷物最低;蔬菜的生产集聚及专业化水平在2005年之后持续下降,水果在商丘东部形成了新的优势产区。基于此,将河南省11种农作物划分为绝对优势区、比较优势区、潜力优势区、不具优势区、优势衰退区和快速退出区6种类型生产空间,区域自然禀赋、制度政策、社会发展及农户个体意愿是河南省县域农作物生产空间演化主要驱动因素。[结论]基于农作物生产聚集及专业化水平演变趋势划定生产空间分区,引导农作物生产布局优化,对有效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全世界约有35%~40%的人口以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作为小麦主产区,河北省小麦生产的稳定性对于保障全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产量、播种面积、单产、区域布局等方面研究河北省小麦生产基本状况,发现近年来河北省小麦播种面积稳定,但产量相对全国水平下降,其中主要原因是单产水平相对全国增幅降低,与其他小麦主产省份的差距有逐渐扩大趋势。从小麦播种区域布局方面看,呈现区域集中的态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对小麦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强化小麦区域优势为突破口,加强小麦规模经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小麦生产的时空变异及区域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979~2002年小麦在中国粮食生产的产量和播种面积所占百分比的动态分析,论述了中国小麦在粮食生产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地位,而相对于其它粮食作物而言,小麦生产又具有较大的波动性的特征。对比分析五大气候生态区小麦单产、总产和播种面积,认为中国小麦生产具有空间上的相对稳定性和时间上的相对不稳定性,小麦生产的这种时空差异性造成了区域比较优势的时空变化。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是发展小麦生产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近几年来,山东棉花生产严重衰退,同时伴生棉花生产布局的大幅调整和集中。需进一步探明相同的外部市场环境和类似的产业发展条件下,山东棉花衰退与集中的缘由。[方法]利用1995年、2005年、2015年山东主要植棉县的生产统计资料,计算规模优势指数、单产优势指数、集中度优势指数、综合优势指数,并对比测算结果与现实集中情况的匹配程度,证实山东省棉花生产的区域布局在不断优化,棉花生产逐渐向比较优势县(区)集中。[结果]山东棉花生产的衰退与集中符合区域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是农民根据棉花生产的市场机会、比较优势(古典比较优势和内生比较优势)和市场深化的宏观经济环境做出的理性选择。[结论]今后山东的棉花生产应有进有退,在生产优势县(区)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棉花支持政策,加强对鲁西北盐碱地棉花育种与栽培技术的科研支持,缩小因自然因素导致的产量缺口,争取让国家目标价格政策覆盖到省内三大棉花优势区域,并在黄河三角洲设立国家级棉花生产保护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科学评价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环渤海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异质性,厘清农业绿色发展关键路径,对促进该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环渤海地区4省2市1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测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变异系数法解析该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1)环渤海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递增态势,其中产出效益变化显著;(2)对比2005和2019年,环渤海地区4省2市1区农业绿色发展路径具有典型区域差异性:2005年京晋和内蒙古资源节约表现显著,津冀辽鲁环境友好表现显著;而2019年京产出效益表现显著,津鲁辽冀环境友好表现显著,晋和内蒙古资源节约表现显著。(3) 2005—2019年环渤海地区4省2市1区农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但处于低度耦合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度变异系数呈现下降趋势,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差异性逐渐降低。[结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层面是推进环渤海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方向,制定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加强区域间联系,发挥京津城市辐射效应,缩小区域之间差异,促进环渤海地区绿色农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食生产格局演变及增产贡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测算各省区粮食增产潜力和各省区可比耕地资源量,揭示不同阶段我国及各省区粮食生产及增产的特点及原因,揭示我国今后粮食增产的方向。[方法]结合生产力相对指数与耕地面积分析我国各省耕地资源量,测算了复种指数和单产对我国及各省区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测算了我国各省区粮食增产的潜力。[结果]我国各省区人均粮食产量差异明显扩大。1985~1998年间,粮食单产对粮食产量增加的贡献率为85.35%;1998~2003年间,我国粮食总产量下降,播种面积减少是主要原因;2003~2013年间,单产增加依然是增产主因,但播种面积增加的贡献明显提高。1985年相对生产力耕地资源的省际差异明显大于2013年,据该文估算,我国可增产粮食22.9%~43%,复种指数对于粮食增产的潜力十分可观。[结论]近3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格局是"南降北升",播种面积差异是粮食生产省际差异的主因。1985~2013年间,粮食播种面积仅占农作物增播面积的15.48%。大多省区耕地复种指数提升空间较大,但多数省区现实的复种指数却在下降,原因是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低下。进一步提高单产的边际约束效应明显凸显,提高复种指数应该是我国提高粮食产量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分析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小麦整体质量,促进小麦产业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政策依据。[方法]利用2013—2017年全国小麦主要品种推广数据, 2017年河北、山东、河南3省共308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以及2010—2017年中国小麦质量报告的数据,通过统计描述和对比分析,对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的种植情况、品质质量情况以及成本收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黄淮海地区小麦育种经历了抗病稳产、矮化高产、多抗广适和优质高效4个阶段,但当前小麦生产还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品质质量低、产购销体系不完善等3方面的问题。[结论]未来消费及加工市场对小麦品种及品质的要求会不断提升,黄淮海地区的小麦特别是优质强筋小麦的供给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基于此,提出加快优质小麦品种改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优质优价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2000—2018年中国各地区玉米生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玉米生产布局变迁的轨迹、驱动因素及优化方向。方法 文章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测定并描绘中国玉米生产布局变迁轨迹,运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玉米生产布局变迁影响因素,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针对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中国各玉米种植区域的比较优势,探讨中国玉米生产布局优化方向。结果 (1)中国玉米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明显,以黑龙江、吉林等省份为主的北方春播玉米区逐渐取代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成为我国第一大玉米主产区;玉米生产布局变迁是玉米生长季温度、生长季降雨量、玉米生产成本和有效灌溉面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不同种植区域在这4个因素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2)玉米种植优势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黄淮海地区,包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天津、河北、山东、河南;非优势产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山地丘陵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青海、西藏;其余为较优势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和西部区域。结论 我国应遵循玉米生产布局变迁规律,因地制宜,优化玉米生产布局,并提高跨区域粮食调配能力,确保区域间粮食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我国农业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探究农业产业集聚状况及空间布局,对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方法 文章基于2009—2018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及就业人数的统计数据,采用区位熵模型探究各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集聚度,并通过竞争态模型进一步对农业产业发展的集聚度竞争态进行了区划分析。结果 (1)我国农业产值集聚竞争态势呈现地区间分布不平衡,空间差异比较明显的特点。(2)进行划区分析表明,东北三省、西北地区及河北、山东和广西、海南、贵州为优势区域;山西、天津和广东为具有竞争潜力的区域;上海、浙江、江苏和福建等东部沿海省(市)及北京和重庆为劣势区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以及四川、云南和西藏等8个省(自治区)为实力区域。结论 大部分地区处于农业竞争优势区域,农业仍然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优势产业。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增产增效,对于具备农业产业发展优势的地区应进一步突出产业集聚特点,并不断扩大辐射范围,带动周围地区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基于我国马铃薯总产高、单产低的现状,在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背景下,优化马铃薯生产布局和马铃薯生产资源配置,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率。[方法]文章对全国范围内马铃薯生产区域的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2006~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析的方法,从效率优势、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3个方面对我国各主产省份的马铃薯进行生产优势差异分析。[结果]效率比较优势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甘肃、黑龙江、辽宁、青海、新疆、云南、四川、重庆、西藏、江西、福建和广东有明显优势;规模比较优势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宁夏、青海、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福建有明显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方面:相比全国平均水平,甘肃、内蒙古、陕西、宁夏、青海、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福建有明显优势。最后,从自然因素、科技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马铃薯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差异的原因。[结论]提出通过调整马铃薯种植区域分布、完善马铃薯市场体制、加大新品种和技术推广力度等建议来提高马铃薯生产区域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西北5省2000~2013年小麦生产情况、小麦高产创建取得的效益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西北5省小麦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单产稳步提升,高产创建万亩片的效益远高于西北5省的平均单产。推广综合集成技术和加大投入是增产的关键,西北5省区小麦生产仍有很大的挖掘潜力。今后挖掘西北5省小麦增产潜力要依靠科学技术,加大优良新品种选育,建全新优品种的推广力度,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产出能力,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推动生产全程机械化,持续加大投入,加强灾害预警与抗逆减灾技术研发,科学抗灾减损。提出要将高产田的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到大田生产中,实现在现有种植面积不扩大的前提下,产量大幅度提高。为实现口粮绝对安全,需要进一步稳定供给,在挖掘科技潜力,扩大推广展示引导的基础上,探索多渠道的动态补贴机制,保障种粮主体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面源污染约束条件下我国油菜生产效率的动态变化、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提升途径。[方法]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非角度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面源污染约束下的油菜生产效率,根据投入冗余、期望产出不足或非期望产出冗余等,分析效率损失成因。[结果]我国油菜生产效率总体上呈现"N型"年际变化特征,其中黄淮区、江浙、重庆、青海和甘肃的油菜生产效率均值高于0.9,云贵和内蒙古的油菜生产效率则低于0.8。全国和长江流域省际差异表现为先扩大后缩小趋势,西北区省际差异最大,黄淮区省际差异最小。总氮和总磷排放量过高是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油菜生产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近3年总氮可缩减比例均值大于30%的地区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南、内蒙古、贵州、云南和江西,总磷可缩减比例均值大于30%的地区依次为云南、贵州、四川和内蒙古。此外,湖北用工投入冗余、内蒙古化肥投入冗余和单产不足也是其油菜生产效率损失的重要原因。[结论]长江流域需重点削减氮磷径流损失,黄淮区应重点控制氮磷淋溶损失,西北区应重点治理氮磷侵蚀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