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雨夜迷路 晚上九点半,旅游车才赶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风车村.正下着小雨,天色有些发暗,导游说,荷兰这地方要不是阴天,晚上十点还没黑呢.匆匆拍了几张风车的照片,小雨已经淋湿了相机,小心地擦擦水珠,打着伞迟迟不肯上车,因为我们知道,下次再来这里,就不那么容易了.  相似文献   

2.
亚军 《新经济》2011,(9):38-43
1972年11月的某天晚上,连续打了半个小时的响雷似乎要把整个黑暗的天空撕裂,被炸开的天边忽红忽暗。然而,雷声渐渐远去也没有下一滴儿小雨。这个时候刚好是晚上九点钟,在广西岑溪大业镇四龙村除了还能听到隐隐约约的雷声和偶尔的几声狗吠外,显得格外的宁静。  相似文献   

3.
张晓东 《经济纵横》2005,(10):70-71
星期五晚上7点多了,康莱生物工程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吴彤还在办公室加班。公司推行的组织架构调整下周一就要公布了。  相似文献   

4.
已经晚上九点了,深圳某生物制药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丁慧琳才结束与研发部员工的离职面谈,离开办公室。这已是这个月来的第4次了。  相似文献   

5.
晚上七点多了,在深圳祥通电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林锐的办公室,林锐和技术部经理方良胜正争得面红耳赤,争论的焦点是研发人员是否需要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6.
从7月1日晚上开始,科普作家方舟子质疑唐骏学历造假的微博再一次引发了一次微博地震。从7月1日晚上10点16分开始,方舟子开始在本人的微博上发表有关唐骏学历造假的博文。方舟子列举了一些唐骏在其自传《我的成功可以复制》里所陈述的学历问题,然后一一展示相关证据,希望证明唐骏的博士学位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夜晚涨价引起的思考 在北京打的,过了晚上11点,不论是起步价还是单价都要上浮10%。这好像背离了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晚上坐车的人少了,应该降低价格吸引顾客才对,怎么反而要涨价呢?还有,公交的夜班车、医院晚上的门诊(急诊)也同样是涨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趁黑打劫”的现象呢?不难解释,因为晚上必须回家,生病必须就医,几乎是一种刚性的,缺乏需求价格弹性,只能够任人宰割。但是,也有一些同样的刚性需求,好像并不涨价,比如,夜晚营业的药店、香烟店。生病了必须吃药,烟瘾来了必须抽烟。这些店为什么不“趁黑打劫”呢?同样是医院,晚间的门诊涨价,药房为什么不涨价呢?  相似文献   

8.
《经济纵横》2008,(7):74-75
话题背景: 刚刚开始新工作的L,是我读书时候的上铺好友,前一段时间,一直听她抱怨公司的新员工培训,先不管培训的内容好坏,时间安排特别让她郁闷:一周2个小时的课全是晚上,周六晚上还要考试!几天下来,等每天的培训结束,总在晚上九点以后,家住通州,挤地铁倒公车,L回到家最早也要十点半。第二天早上又是八点钟就要到公司,所以六点钟就要起,本来一周六天的上班时间已经够郁闷的,现在L是觉得自己要崩溃了!于是开始白天消极怠工,同时寻求新的机会,准备骑驴找马,另谋高就……  相似文献   

9.
声音     
《经济纵横》2006,(5):8-8
“第一、不管从事的是什么,只有一个方法能挣到大钱,那就是拥有自己的公司。公司的业务必须是创业者所熟悉的。他在最初的时候可能对这个行业并不完全了解,但是他必须对之有一个全面的、基本的认识。第二、必须节俭,不管是在公司管理上,还是在个人生活上。必须有耐心,等待公司慢慢成长。第三、给自己打工不能和给别人打工一样,不能早上9点开门、晚上5点关门。成功的企业家总要在晚上和周末加班。”  相似文献   

10.
片段武夷     
到武夷山是晚上l0点多,12小时的车程之后,有些疲倦,心情却雀跃,安顿下来已快凌晨l点。第二天去景区闲逛。转过一座茶楼,在九曲溪边静坐良久。山中清幽,翠岚山气四处拂逸,鸟语泉声,似闻天籁。水从指缝间滑过,偶尔掬起一捧清泉洗净眉眼,整个人也精神爽利了。  相似文献   

11.
我如何工作     
休息一会儿,即使你星期日晚上都工作我已学会如何调控我的精力。过去我只专注于管理我的时间。我早晨5点至5点半之间起床。我先去户外锻炼,然后在6点半至7点之间坐到办公桌前,埋头工作,直至晚上7点,下班回家后我会与妻子玛格丽特一起小憩片刻,接着又开始工作。我象苦行僧一样挨  相似文献   

12.
走马观花说荷兰1997年3月6日至15日,笔者随河北省科委代表团到荷兰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学习。因为时间短,只能对在荷兰的所见所闻进行筛选,谈一些不系统的感受。中国与荷兰:大有大的负担,小有小的麻烦。在荷兰人的眼里,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大国,辽阔的土地...  相似文献   

13.
为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畜牧发展的先进经验,应荷兰CRV公司的邀请我们作为中国奶牛育种专家访问团成员,于2005年6月27日7月4日,对荷兰奶牛业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期间访问了荷兰WUR大学畜牧研究中心、荷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CRV公司种公牛站和乳品测定中心实验室,就奶牛胚胎移植、基因标记、奶牛育种、奶牛群体改良(DHI)和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交流:学习期间还参观了荷兰奶牛业博览会和不同规模的家庭奶牛场,对荷兰奶牛业生产有了直接的认识和了解,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4.
周末晚上去逛颇有名气的“襄阳路市场”,见到两个“外佬”正在小吃摊边左右开弓大快朵颐.一边大声嚷嚷:“中国好!中国好!”,问他们好什么?第一是东西便宜:第二是热闹.人气足。问他们来自何地?回答是德国。怪不得!那里用的是欧元啊!如果把10个欧元用到中国的小吃摊上,不把人撑死才怪!而且据说德国的商店到晚上5点半至6点就都关门了!哪里有我们那种灯彩迷离、华光四射、摩肩接踵。人头拥挤的繁华景象?!放眼世界.经济发展和投资热土,堪称“唯我独尊”,中华大地,蒸蒸日上,有时候真的很值得自豪。  相似文献   

15.
黄洁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9):F0004-F0004
一、“荷兰病”横型 上个世纪50年代来到70年代初,因荷兰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格罗宁根油气田)资源,加上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荷兰政府决定发展油气产业,荷兰一夜间成为以出口油气为主的国家,荷兰的某些服务产业畸形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低素质的劳动力就业,经济一派“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6.
周阳 《经济》2006,(10):52-60
见到刘群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左右,这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一脸疲惫的从酒店外走进来。而他的助理刚刚才告诉记者;刘总是一精力旺盛的工作狂人。  相似文献   

17.
等待关键时刻的到来 据说《圣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富人想雇佣几个劳动力在他花园里劳动。他从凌晨开始雇,一直雇到晚上ll点钟。由于任何时候被雇佣的工人得到的薪酬都是相同的,因此人们都愿意在一天的最后一个小时(即晚上11点)被雇佣。于是,英语里的“第11个小时”(eleventhhour)就被誉为“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8.
依日地的运行规律,各地将白天以其正午为中点,分为上午和下午,上、下午的日照时数一样。但人们习惯上午利用时短,而下午利用时长,城市中更加如此。从能源角度探讨,晚上需要较长时间用于照明,而早晨往往天亮很久人们才陆续起床。大好的自然光白白浪费,这种情况在夏天更加明显。如北京夏至日,早晨4点11分天亮,傍晚20点17分天黑,而人们一般6点后起床,晚上22~23点就寢。晚上要用2个多小时照明,而早晨约有2个小时的自然光未被利用。假如人们为充分利用自然光,重新安排  相似文献   

19.
500年前,荷兰农民开始出口郁金香。500年后,全球约有90个国家在出口鲜花,而荷兰的出口量占了全球市场的六成,第二大出口国哥伦比亚,只占全球市场的6%。2002年荷兰贸易总出口顺差300亿欧元,其中花卉出口顺差达60亿欧元。美丽的鲜花是荷兰出口创汇的第一大功臣,占贸易总顺差达两成。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月17日深夜,美国人麦特&;#183;德拉吉在他的网站上发布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在付印前的最后一分钟,星期六晚上6点,《新闻周刊》杂志抽掉了一个重大新闻。这条新闻注定将动摇华盛顿的地基: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