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区位商法的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的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区位商法,从中观层面测度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的聚集程度。首先运用产值区位商和就业区位商法,测度黑龙江全省的林业产业集群的聚集程度,发现目前黑龙江省的林业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集群态势,但是整体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效应不太明显。其次,运用产值区位商法,对黑龙江省各地市(区)的林业产业集群程度进行测度,发现在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伊春、鹤岗、牡丹江等地,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成效明显。最后,提出了未来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路,应该以大兴安岭和伊春等地区作为龙头区域,以木制品的精深加工业和森林食品产业等作为龙头产业,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各地市(区)的优势,进行合理的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布局,建设生态林业产业园区,构建林业各产业之间的生态循环型共生产业群落。  相似文献   

2.
林业是福建南平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南平林业尚处于低度化发展阶段。应通过培育木竹制品产业集群、纸业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来提高南平林业的竞争优势;同时应借助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林业经济,促进南平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花卉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文从产业集群发展角度,分析花卉产业集群化发展利弊,指出广东省在花卉产业集群化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珠三角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化是珠三角中小企业成长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目前珠三角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存在技术创新动能不足、根植性弱、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技术层次低下等突出问题,解决的对策是必须加大政府对集群技术创新的扶持,促进内生型民营集群的发展,完善集群成长的社会化服务系统,积极促进集群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各项林业资源指标在全国居于前列,但林业产业经济效益不佳。通过分析,林业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是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两大瓶颈。为了激发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潜力,必须进行林业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合理确立林业产业发展战略,有效把握林业产业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识别是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最关键的技术问题,不仅有助于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推动产业集群的量化研究。文章针对产业集群"雏形期"呈现出的产业结构无序、联系微弱、布局散乱和集群品牌缺失等特征,采用区位商法和波特案例分析法对其进行辨识。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清远高新区形成了新材料、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能源、生物医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电等六大产业集群。这一结论与实地调研分析一致,也与其邻近珠三角汽车制造业基地、向汽车制造业零配件产业基地方向发展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海洋产业的特点,改进了传统产业集群聚集度测定的方法,继而对环渤海和长三角经济区的海洋产业聚集度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比发现,环渤海经济区存在海洋第一产业聚集过高、海洋第二产业聚集优势不明显、海洋第三产业集群发展滞后等问题。进而提出了环渤海地区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协调区域内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优势产业及滨海新区的带动作用、加强国际海洋合作等,促进海洋产业集群化发展和结构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都兰 《农业经济》2022,(2):143-144
推动农业生态旅游业集群化发展,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价值链延伸的必然路径。为适应农业生态旅游业跨产业、集群化发展要求,要以产业深度融合为支点,通过创新、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有利于农业生态旅游集群化发展的支持体系,为农业产业全面振兴提供充足动力。  相似文献   

9.
经济新常态使我国各个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产业发展程度较低的河南省而言,要想进一步实现区域内产业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重要的突破方向就是实现承接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在对河南省产业梯度系数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河南省不同发展程度的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和实现集群化发展的途径,并提出完善产业转移和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浙江林业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产业集群。浙江林业产业只有少数区域在木竹加工项目上形成了产业集群,其他项目虽有较大规模,但尚未形成真正的林业产业集群,与浙江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应在现有基础上培育、发展林业产业集群,提高林业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地方政府职能创新,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支撑机构,促进林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的设想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产业集群一方面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产业整合的路径,另一方面为科技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以发展产业集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必然的选择。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要提高对发展林业产业集群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引导,研究制定扶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要支持配套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逐步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浙江林业产业建设30年回顾与经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回顾总结的结果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林业产业经历了产业化阶段和战略转型阶段的历程,浙江林业产业发展具有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林产品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产业集群区域特色明显的特征,竹木加工产业、森林旅游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森林食品产业是浙江省具有特色优势的林业产业,浙江促进浙江林业产业发展的原因可以归结为3个:政府采取的政策、中介组织的作用、企业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重庆市万州区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林业产业化体系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基地管理水平较低,科技含量不高;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生态资源破坏严重等问题。提出了深化改革创新,加大融资投入,稳固和壮大现有产业,强化林业科技体系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林下产业模式,为农征收等具体对策,以促进万州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0—2019年中国林业产业的面板数据,以案例为导向,结合界面理论,选取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从林业产业现代化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功效与目标3个方面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中国林业产业现代化路径选择进行组态分析。共得到4条组态构型,其中多规模以上林业工业企业数量在组态构型中起核心作用,其他要素则起辅助作用;中国林业产业现代化在这10年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林业产业持续增长期、林业产业对外扩张期、林业结构变动期3个阶段,并且林产品贸易稳定性与林业产业技术获取、技术改造金额支出存在等效替代关系。因此,建议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推进林业机械化、以点破面引导非林资本大力介入,推动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对外开放及贸易水平,走国内国外双市场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测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项指标构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测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4个主成分,可解释云南省林业93.513%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林业经营粗放,总产值偏低;林业生态效益增加不平稳、幅度较小;林业快速发展与政府的资金扶持息息相关;林业有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岗位。云南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变化反映出云南省政府重视林业发展,林业抗波及能力强,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取得瞩目性成就。因此,建设"森林云南"重点为健全林业生态体系、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增强林业文化体系,化资源优势为效益优势。  相似文献   

16.
从核心生产能力、生产性服务能力和政策环境影响能力的视角,构建了山东省林业产业集群成长能力指标体系,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林业产业集群成长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业集群成长的影响按其重要性依次为:企业发展能力、生产性服务、政策法律、企业间关联性、集群发展软环境、集群发展硬环境、专业市场建设等。在现有4个集群中,木材加工产业集群的成长能力最强,种苗花卉产业集群次之。  相似文献   

17.
浙江林业产业结构效应与战略选择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是衡量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首先,援引数据对浙江林业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浙江林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规律;其次,采用灰色动态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浙江林业三大产业与林业产业总体之间的关系予以实证分析;再次,采用GM(1,1)灰色模型,对2008~2012年浙江林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浙江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路径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归纳法与演绎法概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转型状况,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政策环境、技术水平是推动林业产业转型的关键性因素;外部政策环境与技术水平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呈现正向影响作用,而市场化程度却呈现负向影响作用;包容性转型路径与差异化转型路径是黑龙江省国有林区选择的新型林业产业转型路径。因此,为了实现新型林业产业转型路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应提升林业产业竞争力、坚持执行林业政策、提升林业开放性合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