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行”与“不行”易世,王世昌“行”与“不行”关键在于实践。民间有句大实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这一溜,是“行”还是“不行”,便见分晓。在看人、用人方面,有说“行”而其实“不行”的。三国马谡,“才器过人”,在国难当头时被委以重任,然而街亭一战,...  相似文献   

2.
于洋 《商周刊》2011,(24):48-49
在金融市场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时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快”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生存策略,等不得,也慢不得。尤其是,以好为前提的“快”,怎么追求部不过分、.但问题在于,“快”未必就能实现“好”,“慢”也未必就会导致“坏”。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领悟到了中信银行的快慢之道。  相似文献   

3.
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抓关键、抓主要矛盾,不要不分主次、不分轻重、胡子眉毛一把抓。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想“有所为”,必须“有所不为”,只有在一些工作方面“有所不为”,才能在重大问题上“有所为”。在一切工作中,都想有所为,那是不可能的,也是有害的。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讲的“无为而治”,就是这个道理。江泽民同志在讲到科教兴国战略时,特别强调:要统揽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行长面临的工作千头万绪,复杂纷纭。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什么都管,必然形成整…  相似文献   

4.
谈“抓大放小”中“大”与“小”的界定刘振石“抓大放小”,简单地说,就是重点抓好国有大型企业,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抓大放小”的前提条件是对“大”与“小”的正确界定。而传统的界定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利于从整体上真正搞好搞活国有企业。因此,...  相似文献   

5.
《江南论坛》2011,(2):F0003-F0003
在上级创先争优的整体部署中,无锡工商行政管理局新区分局以“争创幸福首善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为主题,围绕服务于“更大力度转型升级”的目标,念好“三字经”:即“高”(创先争优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创”(创先争优要紧紧围绕创新、创优、创先主题);“实”(创先争优措施要扎实、真实、落实)。全面推进服务创新、监管创新和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6.
苏东坡是一个留下了多方面影响的历史人物。作为封建官吏,从政自然是他的“业”;为官之“余”,他也很有作为,其诗词歌赋,无论是水平之高,还是数量之多,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屈指可数,堪称一代文豪。他留下了“苏堤垂柳”、“东坡赤壁”,至今文人喜吟“大江东去”,百姓不忘东坡德政,可谓“业”显“余”彰。这种历史现象耐人回味。  相似文献   

7.
当下,我们会习惯性地用“高富帅”、“白富美”对一些俊男靓女们进行时髦的定位,也会用“高端大气上档次”来定位一档不错的电视节目。而素有“南太湖明珠”之称的湖州在推进企业“机器换人”的道路上,同样有着自身的定位,那就是“高智绿”,即推动产业制造模式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  相似文献   

8.
慷慨解囊扶贫济困的义举始终让人感动,人间亲情爱心的升华令人钦佩。而那些在帮人渡过难关的同时,又给人彻底摆脱困境的办法,这样的帮扶似乎更值得提倡。 古人云:“赠予千金不如授予一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的“经”“渔”用现代话理解就是经验、办法、技术。给生活困难者“送温暧”,赠他们一些“金”、“鱼”,使他们解决眼前的温饱问题,这确实体现了一种关怀和爱心,但如果能给困难者解决自食其力的出路问题,不是更为长效的根本办法吗? 当然说起来容易,真正实施起来问题就会不少。比较而言,“送金”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9.
唐后期“租”、“租税”或“租赋”含义的考释沈世培在唐后期两税法史料中,常见“租”、“租税”或“租赋”等词,人们见了常以为仅指斛斗税,以致造成对两税法某些史料的误解,进而影了对两税法内容的理解。因此,对这类名词的考释,还是必要的。“租”、“租税”或“租...  相似文献   

10.
一、“依法治国”必须与“以德治国”密切结合 “德”、“法”之争,古已有之。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围绕着“德治”与“法治”,“礼治”与“刑治”,“王道”与“霸道”,“仁政”与“暴政”的争论异常激烈,直到今天这种争论仍然存在。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德治”,提出要“为政以德”;但孔子也曾提出“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法治”,提出要“以法为教”,但韩非曾提出“誉辅其赏,毁随其罚”,“赏誉同轨,非诛俱行”的原则,强调道德舆论的毁誉必须与法的赏罚相协调。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德主刑辅”的思想。认为“刑者德之辅”,“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而苟子则认为但靠赏庆刑罚不能尽人之力,教化不足万能的,主张教与诛、礼与刑相结合。总之,古人在如何处理德刑关系上,主要有“德主刑辅”,“刑主德辅”,“德刑结合”几种观点。事实上,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但愿此“叶”不知“秋”●屈超耘近年来,不少大中城市“窗口”行业,推出一种新的服务制度,名叫“承诺”。它的实质,一言以蔽之,就是“说话算数”。说起来这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儿,而是对民族美德的一种继承和弘扬。实际上“季布无二诺”,早在两千年前就名标青史了。但...  相似文献   

12.
“凌霄”现象张方元某君任厂长三年,调换了四个厂子,调动原因很简单:亏损!那么,为何不就地免职呢?原来,该君有一套“攀附”术,把“上司”哄转了,“上司”成了他这风挡雨的“大树”,所以“屡亏屡调”,厂官照做。不过,“攀附”之术,虽“有效”,但“有限”。最...  相似文献   

13.
《商周刊》2014,(2):104-104
有些人因为失去了往日的“威风”而感到“忿忿不平”。不愿继续在这支队伍里呆下去,那就“随其所愿”,“鼓掌”为他们送行。  相似文献   

14.
闻名遐迩的“金华火腿”,在遭遇“毒火腿”事件后,市场一落千丈。“金华火腿”的故乡——浙江金华市为了改变火腿市场命运,选择“西式”之路悄悄“变脸”。最近,金华市新推出的自动化控制、工业化生产的低盐发酵火腿新品亮相各大农博会,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5.
在把“依法治国”当作我们的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之后,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又提出了“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含义,以及它在何种程度上区别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和“德治”。  相似文献   

16.
“反作用”论可以“质疑”吴国柱《经济师》今年第8期“来稿摘编”专栏刊出了方正先生对王珏《关于政治经济学传统观点的几点质疑》的批驳意见。他说《质疑》“妙论横生,美不胜收”,当然是“独创”;这倒说的不错。只不过他说的是反话,我们却当正话听,就象刘冬先生在...  相似文献   

17.
“公选”考试科学化是一个绕不过去,而又制约“公选”整体水平的瓶颈。现行的“公选”考试目标模式,适用于一般性人才,没有突出领导素质要求的特殊性,存在针对性、科学性的先天不足。选出“高分低能”的人,多数是因为某些决定“高能”素质要素没有纳入到“考试目标”范围之内。科学化的“公选”考试应建立一个相当于“领导人才素能结构图式”的“公选”考试测评目标体系,集中对其中“四项能力”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测试,提高甄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企业从事的是原辅材料加工,扮演的是为产业链配套的“配角”角色。以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为例,虽然全省出现了一批知名品牌企业,但面广量大的还是分工精细、规模分散的“配角企业”。由此,不少人士提出:在国际市场的“航空母舰”面前,我们的“小舢板”如果再不做大做强,必定会被市场的大海所淹没;有些地方领导对“配角经济”兴味索然。然而,业内专家指出,随着中国企业更多地与国际市场接轨,  相似文献   

19.
《论语》里有“吾日三省吾身”一说,指每天从三方面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胡锦涛同志提出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全体国民能明是非、辨善恶、分美丑。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真正见之成效,需要受教育者的自律和自省。而“八荣八耻”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系。借鉴“三省吾身”之说,并联系“八荣八耻”中的有关内容,对领导干部这一特殊群体来说,“三省吾身”的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有新的阐述。仿效《论语》原文之句式,不妨将其界说为“为党谋而不忠乎?与群众交而不信乎?学,不习乎”。  相似文献   

20.
“中庸,,由“中”与“庸”两方面含义构成,“中”是不偏不倚,使事物处于最合适位置,使事情得到最恰当处理,是儒家为人处事的指导思想,也是儒家的道。“庸”即“用”,是指采取哪种具体方式、程序来实现“中”,是儒家的方法论。中庸作为儒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有一定的变通性,这就是所谓“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