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立足中小银行发展困境,本文从中小银行市场取向以及政府监管方面提出一种思路。即构建一个可竞争的中小银行市场,形成一个合理的、趋于竞争性的中小银行市场结构,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状况的同时,中小银行自身也得到发展和提高。并提出逐步取消现有的一切对中小银行市场带有行政管制性质的不合理的市场进入退出障碍,代之以资本管理和资本监管等的市场化进入退出机制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2.
张波 《济南金融》2009,(2):40-42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初创中小银行时的种种教训表明,中小银行的发展离不开规范合理的金融监管。金融主管当局应该从市场准入、业务运营、市场退出这三方面加强对中小银行监管,以便充分发挥中小银行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初创中小银行时的种种教训表明,中小银行的发展离不开规范合理的金融监管.金融主管当局应该从市场准入、业务运营、市场退出这三方面加强对中小银行监管,以便充分发挥中小银行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龚旭 《河北金融》2023,(9):69-72
中小银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力军,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小银行风险逐步暴露,资本补充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河北省69家农商行和11家城商行为调研样本,分析了当前河北省中小银行资本情况,并对近年来河北省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盈利能力下降、准入门槛偏高、缺乏适宜的市场环境等问题制约资本补充,并从中小银行自身、监管、市场三个角度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2020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以下简称国常会)决定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创新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新途径。今年4月6日,国常会再次要求做好用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等工作,提升中小银行信贷投放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本文从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政策的背景入手,对该政策各项要素展开深入剖析,包括政策要求、实践模式、政策作用、优势分析,指出当下专项债补充小银行资本还存在涵盖范围有限、退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该项政策实施,推进专项债资本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0年准备接受新资本协议银行的申请,届时在将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大银行与旧资本协议的中小银行之间形成两种资本监管体系,这会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信贷投放及未来行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新资本协议"双轨制"下,由于资本监管要求不同,最终使得大银行专职提供大企业的低风险贷款,而中小银行专职提供中小企业的高风险贷款,这种结果会造成各方的利益受损。本文就中小银行如何在新资本协议"双轨制"下立足与发展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紫薇 《新金融》2020,(5):28-32
在此次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过程中,中小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专用额度再贷款的主要受用者,毅然肩负起了支农支小的重大责任,也突显了其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此背景下,如何系统性完善我国中小银行的制度框架、平衡中小银行的发展支持和监管约束,变得更加紧要和迫切。根据国际经验,美国私营的社区银行、德国集群发展的储蓄银行、日本投贷联动的地方银行是当前全球中小银行发展的三种典型模式,其配套的法律法规、监管体制、治理机制、政策扶持以及市场退出等各项制度各有亮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核心内容是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伴随着新协议的出台和在主要国际金融市场的正式实施,新协议将对我国继续完善银行审慎监管制度和商业银行特别是大银行的风险管理及国外业务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小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差距很大,新协议也将对中小银行带来较大影响,本文同时提出了中小银行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家发展民营银行的政策意图与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主要动机既有契合的方面,也存在不一致的冲突。因此,在放开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之前,准确的制度设计尤为重要。本文从民营银行的准入路径和制度保障、市场定位和业务模式、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监督管理和风险防范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力求使相关制度设计能够在民营银行的准入、运作、监管、发展和退出过程中持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我国上市的11家中小银行为样本,根据其2013年半年度报告,基于公司治理视角,选取八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利用SPSSl9.0对我国中小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进行主成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基于选定的指标和数据,为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加强和完善我国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各种机制的重要性依次递减为:外部治理中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内部治理中的股东治理机制和董事会治理机制、内部治理中的股权制衡机制。由此提出加大外部监管力度,强化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机制;优化股权结构,完善中小银行董事会治理机制;重视引进并且稳定境外战略投资者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监管约束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资本调整与风险承担,本文将资本监管分为惩罚监管和预警监管,结合银行涉农贷款构建实证模型,使用2014-2019年我国95家农村中小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资本监管对满足监管要求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具有显著的约束效应,而对不满足监管要求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约束效应较弱;(2)由于面临较高的涉农贷款违约风险,农村中小银行的资本缓冲越大,资本调整越谨慎;(3)农村中小银行可通过增加资本储备来降低风险承担,其资本和风险水平均存在内生调整的稳定趋势.(4)惩罚监管约束下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的风险变动具有异质性.据此,本文建议监管部门适时出台指引,引导农村中小银行建立内部资本约束机制,增强银行的风险量化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2012年6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和四个资本监管配套政策文件,标志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中国的全面实施。本文分析了新资本协议实施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并给出了中小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小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小银行发展长期以来存在着诸多困难,如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内控机制不完善,资产质量差,资本充足率低,亏损面和亏损额严重等,使银行经营风险问题较为突出。这一直是银行经营管理层和监管机构十分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当前中小银行改革走向深入,银监会更应加强中小银行风险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4.
李少华 《济南金融》2007,(11):51-53
当前,我国中小银行群体资本管理水平不高。面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2004年3月起中国银监会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特别是在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小银行应该制定一种既符合国情又适合自身特征的资本管理模式。本文主要从银行内外源资本管理出发,综合风险资本、监管资本以及经济资本等资本管理理念,对我国中小银行资本管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中小银行粗放式的发展态势逐步转向,在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科技发展、监管趋严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小银行经营模式迎来深刻转变。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面对经济下行态势持续、行业分化加剧、大型银行客群下沉等新的市场环境,中小银行亟需积极推进转型,寻求差异化、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如何在转型思路探寻中,保持中小银行自身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在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中寻得中小银行的应有定位,对进一步推动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中小银行群体资本管理水平不高.面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2004年3月起中国银监会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特别是在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小银行应该制定一种既符合国情又适合自身特征的资本管理模式.本文主要从银行内外源资本管理出发,综合风险资本、监管资本以及经济资本等资本管理理念,对我国中小银行资本管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我国私募基金行业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成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私募基金的定义及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从法律体系、主体适当性、资金来源等角度分析了我国私募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际上发达国际私募基金监管的经验,本文从私募基金准入、投资环境和退出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私募基金监管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20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以来,全国共有20个省(区)发行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2100亿元,惠及315家中小银行。此次专项债发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银行资本压力,增强了中小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但同时存在的覆盖范围有限、退出难度较大等问题也亟待关注。  相似文献   

19.
聂晶 《河北金融》2012,(2):31-32,38
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使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过去依赖股权分置为基础的监管理念、监管模式、监管法规、监管对象、监管手段,需要革故鼎新。本文分析了全流通时代资本市场的特点与作用,找出了全流通形势下市场监管面临的矛盾冲突,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监管并促进市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外资银行监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加入WT0和金融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将会再掀起一个新的高潮,而相应的业务也会更加开放,这对我国银行监管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本主要从目前我国外资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实务角度,阐述问题本身和由此引发的监管改革的必要性,井结合国内监管的有关法规,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监管机构和监管的市场准入、经营业务、市场退出各个环节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