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在发生财务困难的条件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让步是债务重组的重要特征,但就其形式来看,有偿债期限、方式、金额等多种让步形式。从《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及其指南的规定来看,企业债务重组包括四种方式:(1)以资产清偿债务;(2)债务转化为资本;(3)修改其他债务条件;(4)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显然前三种是企业债务重组的基本方式,第四种则是组合方式。一、以资产清偿债务方式。以资产清偿债务,即债务人以支付现金或转让非现金资产给债权人以清偿债…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基于新债务重组准则对企业进行债务重组活动的规范,来分析债务重组活动对重组双方的利弊。通过分析文章认为,债务重组活动对于重组双方而言是利与弊并存的。债务人通过债务重组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债权人通过债务重组保障自身权益,应成为各项债务重组活动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3.
董霞 《中国外资》2010,(8):35-36
进入新世纪以来,债务重组活动在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这促成了规范该经济活动会计行为的、债务重组准则的产生和发展。截至2010年,新债务重组准则在上市公司已经运行了三年多。本文分析总结了债务重组新准则的经济后果,提出了完善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债务重组是解决企业财务困难的一项重要举借。企业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公布和实施对于规范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本文读者对企业债务重组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进一步完善企业债务重组法规,作者就企业债务重组的原因、方式、损益的确认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债权债务关系已经成为企业之间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旨在通过对一系列债务重组案例的分析,探析企业债务重组的目标,以此来明晰债务重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闫永淑 《云南金融》2012,(3X):231-231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债权债务关系已经成为企业之间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旨在通过对一系列债务重组案例的分析,探析企业债务重组的目标,以此来明晰债务重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一、新准则下不同方式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与税法处理的不同及纳(一)从债务人角度看,不同方式下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与税法处理的不同及纳税调整 1.以资产清偿债务 以低于债务计税成本的现金清偿债务,债务重组业务中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让步,以低于债务计税成本的现金偿还.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计税成本与支付的现金金额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债务重组活动在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这促成了规范该经济活动会计行为的债务重组准则的产生和发展.截至2010年,新债务重组准则在上市公司已经运行了三年多.本文分析总结了债务重组新准则的经济后果,提出了完善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核算的标准,在强调能够以货币计量、谨慎性等的同时,而作为唯一规范债务重组的专门法规的同时,却弱化了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本文从法律的角度,重在研究了该准则在各种债务重组方式下的会计处理对债权人利益的影响,揭示了债务重组后债务人、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与分配,并对会计准则的修改提出建议,以体现出法律上的公平、等价有偿等原则,维护债权人利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01年1月1日《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修订,债务重组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在会计上无论债权人还是债务人均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对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了加强对企业间债务重组业务的所得税管理,防止税收流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  相似文献   

1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规定,债务重组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只有债权人做出让步的事项才属于债务重组的范畴,发生债务重组时,作为债务人是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差额部分计入重组收益;作为债权人是一项资产的增加而另一项资产的减少,差额部分属于重组损失。因此,合理确认和计量相关资产、负债、债务重组收益或损失,正确地进行会计处理,是债务重组会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新会计准则下债务重组的所得税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债务重组准则》。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被豁免或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债务人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将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当将债券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更的经济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更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了1999年和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下重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和重组后公司长期业绩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减少了重组公司利用重组收益以达到扭亏为盈、股权再融资和撤销ST的动机;同时,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下重组公司重组后的长期业绩比1999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下要好。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变更抑制了公司运用债务重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从而使得重组公司的长期业绩更好。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债务重组不同于企业发生的一般交易行为,作为一项新的经济业务活动,有的企业由于缺乏了解而误以为债务重组就是“债务大赦”,有的将实施“债转股”政策视作国家对企业增加投资,也有将债务重组视为利润操纵的手段,扭曲了债务重组的重新和优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债务重组的意义,规范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加强对债务重组的审计监督,成为债务重组中值得注意的新问题。本文主要就债务重组的审计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财税与会计》2001,(4):24-25
1998年,财务部曾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该准则自实施以来,对于规范企业债务重组交易起到重要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发生一些问题。比如,该准则较多地运用了公允价值,允许债务人公允价值,允许债务人将重组债务帐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股权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并在利润中反映。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尚在建立健全之中,相关的公允价值难以真正显现出“公允”,从而有可能影响因债务重组而产生的“利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基于这种情况,财政部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作了修订。修订后的准则,仍称《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下称“修订后的准则”)。修订后的准则拓展了债务重组的概念,不仅包括原准则所规范的债务重组交易,还将那些根据原准则判断债务人未作出让步,从而未在原准则中涉及的债务重组交易也涵括了。如此,债务重组准则不再引用“让步”的概念,而将债务重组定义为“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俪熏重组准则修订前后在概念和会计政策规定方面的比较,见下表。  相似文献   

16.
何永麒 《云南金融》2012,(2X):181-181
债务重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根据往来双方的实际状况而采取的一种具体财务管理措施,其对债券债务双方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且其一直是是资本市场上企业扭亏为盈,脱壳换新的一项有利工具。本文将结合2006年新颁布实施的会计准对债务重组的解释说明,具体地分析债务重组对债权债务双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债务重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根据往来双方的实际状况而采取的一种具体财务管理措施,其对债券债务双方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且其一直是是资本市场上企业扭亏为盈,脱壳换新的一项有利工具。本文将结合2006年新颁布实施的会计准对债务重组的解释说明,具体地分析债务重组对债权债务双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由于债务重组的方式多种多样,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快速的做出账务处理。本文认为,债务重组的本质是以"物"抵"债",在重组中,债务人会取得债务重组利得和转让损益,债权人会确认债务重组损失,只要掌握其本质,就能快速解题。  相似文献   

19.
每到年米重组时,上市公司有关资产重组的公告就陡然增多。但是引人注意的是,原来颇为盛行的债务重组近来不再唱主角,取而代之的是资产置换、出售、收购等重组行为。其原因是财政部颁布的债务重组准则做了重大调整,遏制了企业通过债务重组调控利润的途径。与以往报表式重组相比,新会计准则将债务重组收益确认为资本公积金,  相似文献   

20.
金融生态环境、负债的治理效应与债务重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金融生态环境、负债的治理效应与上市公司以债务人身份发生债务重组的关系,利用2001—2004年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金融生态环境越差的地区的公司更可能发生债务重组;金融生态环境较好地区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水平与债务重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弱。这意味着,切实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提高金融机构等的经营独立性和信贷风险控制能力,促进公司负债发挥治理效应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还发现,存在机构投资者股东、高管持股比例更高和独立董事比例更高的公司更少可能发生债务重组,上市年龄越长的公司更可能发生债务重组。认为发展机构投资者,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适当提高经理人基于股权的激励,并改进资本市场关于IPO公司质量审核的制度安排,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