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从人民币加入SDR以来,人民币持续走软,贬值幅度已超10%,近来人民币已跌至"6.9"大关,人民币的"跌跌不休"对市场也带来一定的恐慌情绪,投资者对人民币未来前景的不看好和持续抛售人民币对人民币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人民币未来的走势对中国未来的经济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现阶段人民币的基本状况分析及对其未来走势的预判受到了多方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展开分析,从加入SDR对人民币的影响、市场基本面(通货膨胀)、利率和外汇储备这四个方面论述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通过建立适当的线性模型及一系列假设对本组找出的可能影响人民币币值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及假设检验,运用STATA软件量化分析影响人民币币值的各个因素,对现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目前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行探究,通过实证现在人民币汇率波动走势及市场经济基本面分析对目前中国经济的影响,将从中国进出口、未来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消费群体等方面重点论述,以期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因素降到最小。  相似文献   

2.
"套利交易"对于从事国际外汇市场交易者来说已经烂熟于心了,但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基本是一个新概念。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才过两年,升值趋势与日强化,波动区间不断扩大,看似平静的市场为投机者留下了套利的空间。"套利交易"这个被投机者作为逐利的赚钱工具看准的是货币利率还是货币币值?面对国际套利趋势的强化,我们将如何防范?  相似文献   

3.
2014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与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等因素影响,卢布币值出现剧烈波动,对经济结构单一而脆弱的俄罗斯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本文使用结构向量自回归的技术方法 (SVAR)构建了一个三层级的实证模型,检验导致卢布出现币值危机的主要原因,以及卢布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巨幅波动的重要因素,而原油价格的波动影响了卢布币值的稳定,并对俄罗斯经济影响巨大;国际原油价格的剧烈波动是俄罗斯经济出现动荡的导火索,经济结构不合理是俄罗斯经济的致命伤。降低对单一产业产出的依赖、实现经济结构多元化,可以增强俄罗斯经济应对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抵抗力,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及相关政策建议也对当前经济结构调整进入阵痛期的中国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赵远瑞 《甘肃金融》2001,(3):28-29,56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基本含义和核心问题 1995年3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严密、科学的法律条文规范了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就是"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法律规范的基本含义是:我国央行货币政策以"稳定币值"为目标,这是货币政策所要追求和实现的基本目标;在坚持以"稳定币值"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同时,还必须把"促进经济增长"放在货币政策的视野以内,正确处理货币政策目标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只有追求和实现"稳定币值"的货币政策目标,才能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币值"与"促进经济增长"不是并列的,也不是有主有从的双重货币政策目标,而是以"稳定币值"为单一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蒙代尔--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理论和易纲等人对该理论的量化推论为研究基点,以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和币值稳定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试图用新的角度证明,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由于币值稳定目标"刚性"的逐步强化,我国现行汇率制度调整会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内生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讨论"已实现"波动率、"已实现"协方差基础上,针对金融市场的高频数据,引入"已实现"波动变结构,分阶段计算"已实现"波动率的相关系数,检验"已实现"波动率相关系数,判断在变结构点前后是否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分析金融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并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1943年,各敌后抗日根据地顶住日寇在“百团大战”后的疯狂反扑,渡过了最困难的两年后,形势开始好转。然而,中共中央所在的陕甘宁边区,却发生了严重的金融波动,边币发行失控,币值大跌,物价猛涨,党内外议论纷纷,意见很大。  相似文献   

8.
黄明  吴磊 《证券导刊》2012,(4):94-95
在去年的12月中下旬,一场关于上证指数十年涨幅为零的热议,在中国证券市场掀起了很大的波澜。当时,对中国经济次年可能硬着陆、GDP增幅可能为近十年最低点的担忧,对欧洲危机可能造成世界经济动荡的担忧,对人民币币值波动引发资本外流的担忧,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们处在后危机时代,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2009年货币和信贷的高速增长形成了现在通货膨胀预期上升、资产市场泡沫加速膨胀的压力,如何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将是我国中央银行面临的后危机时代的挑战.但由于目前经济形势复杂,保持币值稳定的难度很大,中央银行只能把"币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采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来维护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股票市场的高频数据波动率预测,采用隔夜波动率和交易时段波动率预测模型,其中,隔夜波动率模型考虑了周末效应对波动率的影响,在交易时段波动率模型中,"已实现波动率"采用基于周平均收益率的函数系数形式,以考察短期收益与高频信息的交互影响,建立了函数系数GARCH模型。基于上证综指的实证分析显示,隔夜波动率存在明显的周末效应,交易时段波动率"杠杆效应"显著,短期收益与高频信息存在显著的非线性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非对称随机波动模型,对2005年7月22日至2012年9月5日期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拟合检验结论显示,非对称随机波动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过程中存在的时变性、持续性和非对称性特征。来自MCMC估计结果进一步表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过程存在的非对称特征不同于在股票市场普遍发现的"放大利空,缩小利好"型的"杠杆效应",而是突出表现为"放大利好,缩小利空"。但波动的非对称效应和强度较弱,这意味着央行在采取措施干预和管理汇率波动时,在时机选择和力度把握上不仅要充分考虑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时变性和持续性特征,而且更应注意汇率波动的非对称性及非对称类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已实现”波动率的ARFIMA模型预测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有英  马玉林  赵静 《投资研究》2011,(10):153-159
本文采用二次移动平均方法平衡影响"已实现"波动率预测精度的测量误差和市场微观结构误差,利用沪深300指数高频数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已实现"波动率序列的分布是非正态分布且具有长记忆性,对数"已实现"波动率序列接近于正态分布;最后建立ARFIMA模型,并对波动率进行了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13.
蓝昊 《金融纵横》2004,(1):13-17
至2003年末,人民币汇率波动问题已经再次成为国内国际关注的热点。西方大部分学者认为:根据我国现今国际收支变动状况,人民币币值长期被低估,需要大幅度升值;而另一些学者,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在内则认为:虽然中国当前有较高的外汇储备,但与人民币是否升值并不是完全成正比关系,人民币应当稳定在当前的状态才是最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15.
制造业觅春     
滕琳 《新理财》2012,(Z1):98-100
全球制造业企业,如何驾驭波动、开启春天?本刊特编发三家典型企业的管控升级文章,供CFO们参考。当"波动"、"探底"、"衰退"、"危机"等字眼充斥于报端,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已成为企业必须直面的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积极应对市场波动与风险,为未来  相似文献   

16.
论文引入Markov切换模型探讨中国PMI指数波动的持续性、波动幅度以及波动频率等特征.对此,首先通过ADF方法和JB统计量检验PMI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和非对称性,随后通过CUSUM方法检验得到时间序列不存在结构变点特征,采取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确定Markov切换模型的相关参数.结果得到,PMI时间序列的低波动性持续的时间最长,进而得到波动形态的切换主要集中于中等波动和高等波动之间;并且PMI时间序列的波动存在明显的"聚集波动"和"分段波动"现象.最后,加入其他经济体PMI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中国PMI指数除了受到自身影响外,还会受到其他经济体的PMI指数的影响,而美国PMI指数对中国PMI指数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从世界各国看,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是维持货币币值稳定和金融系统的稳定。度量货币币值稳定的指标为一揽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这里涉及的一个问题是,在度量币值稳定的价格水平指标中是否应该包括资产价格,也就是金融资产价格和房地产价格。本次金融危机告诉我们,中央银行不关注资产价格是不行的。但相对于一般的物价水平,资产价格波动更加频繁、幅度更  相似文献   

18.
19.
孙便霞  西村友作 《上海金融》2012,(12):80-83,122
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以来的日内5分钟价格数据,应用FFF回归方法和AR-FIAPARCH-M模型对股指期货日内波动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于股票现货市场的"U"型特征与商品期货市场的"L"型日内特征,股指期货的日内波动呈现出"3V"型特征;日内波动具有长记忆性和非对称性特征,且利空消息对日内波动率的影响大于利好消息;收益与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显示股指期货市场上的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对高风险要求更高的回报。  相似文献   

20.
基于融资结构变迁的视角,"金融倾斜"特指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两种融资方式的不平衡发展,而金融倾斜极易引发一国经济的非对称波动.长期以来,间接金融主导着我国金融资源配置,通过H-P滤波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信贷市场波动具有强烈的亲周期特征,股票市场波动仅显现微弱的亲周期特征;通过非对称脉冲响应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信贷紧缩时期的波动效应大于扩张期的波动效应,由此验证了我国经济周期中"小冲击,大波动"的金融加速器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