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价值链的京津冀汽车产业地域分工及空间组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战略作用,它是国家制造业整体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象征。文章基于2000—2008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汽车制造企业相关数据,应用Arc 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基于价值链的京津冀汽车制造业空间布局特征及组织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京津冀地区汽车产业价值链主要环节利润呈倒"U"形分布,整车制造利润最高且增速最快。汽车价值链大部分环节之间的地理联系率较大;整车制造呈"单核→多核→双核"演化态势,汽车车身及挂车制造、改装汽车制造等级结构日益明显,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修理"大分散、小集聚"格局日趋显著。汽车产业价值链已形成"六轴多层次多中心"的空间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2.
以2001-2019年我国发布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标准信息为数据源,从网络构建和创新价值链这两大维度对148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家技术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参与技术标准起草的机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标准由以动力蓄电池为主的核心零部件标准发展为"整车-零部件"全方位的标准体系;②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化发展所依托的网络由简单逐步演进到复杂,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密度下降,网络距离、网络凝聚力呈波动变化;③网络节点间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分层,行动者的网络位置、凝聚子群数量随着环节推移发生变化;④在新能源汽车创新价值链各环节中,技术标准化网络所依托的创新主体存在差异;随着创新价值链环节环环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化网络发展为多个核心行动者引领的"多核心、多子网络"网络结构,并且核心行动者多数为企业。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的巨大市场吸引了一批跨国企业来华投资,中国的汽车企业通过和跨国公司合资,嵌入由其主导的汽车产品价值链中。从产品内分工理论的角度,对汽车产品分工各环节进行价值分析,指出战略环节,并对合资模式下的中国汽车产业升级路径的利弊进行分析,对升级路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汽车企业国际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汽车产业高度国际化的今天,我国虽已成为汽车制造大国,但整体上位于全球分工中的加工制造环节,离汽车制造强国还有较大距离,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是主要障碍.为此,我国部分汽车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采取了以"走出去"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化战略,通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努力向汽车价值链高端攀升,获得了初步成功,但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风险,需要政府在汽车共性技术研究、税收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  相似文献   

5.
卜国琴 《生产力研究》2008,(22):131-132
近些年来,跨国汽车企业价值沿着价值链发生了很大转移,其动因来源于市场竞争促使整车生产价值下降、技术进步凸现研发价值、跨国公司投资战略转型等;价值转移路径包括转向技术研发环节、转向关键零部件生产环节、转向销售与服务环节、转向金融服务环节;跨国汽车公司价值链分布发生的重大变化,给内资汽车企业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汽车行业生产发展越来越呈现全球化特征的背景下进行研究。首先对全球市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回顾,接着探讨在全球生产网络下汽车产业的现状以及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厘清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价值链中的现状和地位,分析中国汽车企业在新国际分工格局中必须根据自身已有条件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或价值环节,推进产品价值链升级,最终获得有利的国际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7.
自国际分工理论创立以来,国际分工实践上经历由产业间的国际分工到产业内的国际分工,再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伴随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各国按照其制造业竞争力分布在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制造业竞争力强的国家分布在价值链的高利润环节,制造业竞争力弱的国家则分布在价值链的低利润环节。在研究中国制造业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试图运用经济与贸易的知识,从新兴国际分工体系的视角探讨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增强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州汽车制造业发展展望 (一)打造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 1.汽车制造业继续高歌猛进 根据广州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广州汽车工业发展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和国家发改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的通知>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零部件与整车协调发展,按照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零部件产业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努力把汽车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根植性.  相似文献   

9.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每个汽车产业集群的成长都与跨国汽车企业的嵌入休戚相关。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能力的提高,跨国汽车企业不断调整其对中国产业集群的嵌入策略和嵌入形式,将其研发、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以及销售等环节逐步嵌入到中国这六大产业集群中,这必将对这些汽车产业集群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环渤海地区产业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大增长极,合理的产业分工对于实现规模经济和建立具有全国地域分工意义的产业体系均具有重要价值。研究运用区位商指数、中心性指数和引力模型等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从地级市的视角测度了环渤海地区产业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研究发现:环渤海地区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发展的地域分工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为制造业—服务业主导,西部地区为农林牧渔业主导,中部地区为采矿业和矿业—制造业混合带;从城市节点差异性来看,环渤海地区以矿业—制造业型城市、制造业型城市为主,地区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程度较差;从产业空间结构来看,分出了七大产业地域功能区,各功能区发展动力差异较大,并总结了"一圈、双核、三带"的空间结构特征。最后对环渤海地区产业优化布局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为主营业务的众泰,重点通过“五大抓手”促进了企业升级,实现了集团新的发展。今年上半年众泰汽车实现整车销售5.6万辆,与去年同比增长52%,为民族汽车产业的振兴,为浙江汽车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现有企业规模、主体结构、厂商集中度、区域布局、整车和零部件比例等状况,表明中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总体进展有限.在汽车产业重组方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导致跨权属障碍,地方保护导致跨地区障碍,国内汽车企业缺乏推动重组的核心竞争力,重组审批手续环节多、周期长也构成重组障碍.应通过鼓励多种形式重组、明确汽车技术标准和法规、改革产权财税体制、建立汽车产业重组基金、严格汽车企业退出制度等办法,大力推动汽车产业重组.  相似文献   

13.
许树辉 《经济地理》2011,31(4):631-635,654
全球价值链网络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织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是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分析韶关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特征和嵌入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基础上,认为韶关汽车零部件产业可借助政府、品牌整车及其骨干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和中介组织四种力量,构建零部件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快速嵌入珠三角价值链,并推进价值链的国际化延伸,以全球价值链嵌入跟随式和自主创新式并举的模式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突破现有研究多是从产业或产品层面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传统思路,采用兼顾出口与进口的净贸易指数,比较研究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进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在价值链中不同生产环节的竞争力.结果显示,传统的出口总量统计法高估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存在出口与实际竞争力相背离的“统计假象”.在价值链环节,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而零部件等高端环节存在较高的进口依赖度,呈现出明显的竞争劣势.  相似文献   

15.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以轿车、客车、特种车及汽车零部件为主体的制造体系和围绕整车制造形成的汽车销售、物流、人才培训以及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全区现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110多家,整车生产企业4家。  相似文献   

16.
周绍东  刘冰 《财经研究》2015,41(3):4-16
国家价值空间具有引领性、务实性和包容性的特征,国家价值空间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产业升级的过程.文章以中国电力行业为例,构建技术创新与需求扩张的内生互动机制,提出本土产业升级的“第三条路径”.研究表明: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两大动力,技术创新和需求扩张并非独立发挥作用,分工深化和分工广化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形成合力,推动产业沿着“价值节点—产品价值片段—行业价值链条—产业价值网络—国家价值空间”的路径进行升级.其政策含义在于:必须突破向跨国公司“看齐靠拢”、与全球价值链“深度融合”的思维藩篱,通过推进分工深化和分工广化,加强技术创新和内需扩张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由此产生的内生互动和循环增强机制作为自主建构国家价值空间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上游度模型,构建国内价值链分工地位、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指数,系统刻画1997-2007年我国国内价值链分工形态,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国内价值链的产业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总体尚未形成严格的东中西梯次分布的价值链空间格局,产业属性决定国内价值链嵌入位置和分工地位,产业国有比重越高越有助于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产业资本劳动比提升嵌入位置却恶化分工地位,产业规模对分工地位没有显著影响;区域FDI导致价值链低端锁定和增值能力弱化,区域创新投入强化产业直接价值增值、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显著提升价值链嵌入位置,但二者与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关系均不显著。优化市场环境、降低制度成本、选择差异化的区域产业升级路径是构建国内价值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中国汽车制造业在全国主要产能地区的产能分布和产量分布,以及汽车制造业细分行业(整车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在全国的产值比重图,来刻画当今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区域产业分布和产业布局状况。研究发现,中国汽车制造业产能主要分布在江苏、重庆、湖北、山东、河北、广东、吉林、上海、湖南、浙江,北京、四川等省市,中国汽车工业发达地区集聚明显,主要集聚在吉林、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湖北、重庆、广东等地,并逐渐形成了以这些汽车工业发达地区为中心的产业集群;汽车制造业不同行业区域集聚差异明显,整车制造业产业集聚性较高的地区是吉林、广东、湖北、重庆,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产业主要集聚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广东;受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汽车消费市场和汽车产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未来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  相似文献   

19.
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后,国际贸易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汽车的整车和零部件的生产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不一,技术水平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发达国家的跨国汽车公司在发展中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工序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产业产生许多影响。在分析工序贸易对我国汽车产业影响的基础上,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的供应链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国制造的供应链危机逐步显现。从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角度对中国制造的供应链危机进行解释,并针对价值链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价值链的增值空间、集群的溢出效应和知识产权优势三个方面对加强价值链管理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