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从我国房改历程解读北京市土地供应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远索 《改革与战略》2012,28(4):120-122
文章从回顾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历程入手,分析最新住房政策走向,从国家层面政策调控精神研读北京市近年来土地供应计划。文章认为,北京市近几年土地供应计划在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建设用地指标、根据房价起伏情况通过"地根"投放机制影响房地产市场走势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土地计划供应与实际供应存在较大差距、土地供应计划理念应紧跟我国房改发展阶段、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数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房价上涨的成因:城市化带来的住房需求和土地资源稀缺导致的供求矛盾;投资性需求旺盛助长了房价不断上涨;地方财政过度依赖房地产业;保障性住房"门槛过高".提出遏制对策: 加快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城市化的空间;加大普通商品房供应,从根本上遏制房价上涨;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强化市场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3.
吴迪  李秀婷  高鹏  董纪昌 《改革与战略》2011,27(3):139-141,135
文章在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势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时间序列方法,对房地产市场的短期量价变化进行了研究和预测。文章认为,应通过加大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保障城市中低收入居民利益;加强房地产价格调控力度,坚决打击房地产投机行为;拓宽都市圈系统建设范围,促使更多地区推进城市化建设等措施促进房价稳定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近日表示,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坚决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姜伟新说,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保障性建设和改造棚户区一共要建设住房580万套。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限价房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之后的安置房建设,  相似文献   

5.
张琼 《西部大开发》2011,(2):19-19,32
中国楼市进入了限购、限价、限贷的“三限”时代,“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失效已经证明中国的房地产调控不能再简单地实施需求管理。我国的房屋租赁市场还十分混乱。当务之急,应在进一步强化和规范需求调控的同时,强化供给管理。中央财政应该增加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的数量,并带动各地方政府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大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和公租房的总供给,以平抑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向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11年及十二五期间,基于价值规律的制导,房价构成要素的上涨、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的继续释放,许多城市的房地产价格还存在上涨压力。要有效调控房价,必须从土地供应、房地产银行贷款、税收、保障性住房等方面进行综合的、互动的、配套的松紧适度和有差别的结构性调控,以此为改进与优化取向,藉以防止房地产市场与房价的大起大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雄  袁道平 《改革与战略》2012,28(10):13-18
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历程的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重要“转变”:从住房福利化向权利化转变,大部分人以财产权的方式实现了住房权;从住房实物分配向市场供应转变,市场化始终是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主线;从政府包揽到政府退出再到政府调控转变,政府在住房制度改革中的角色有一个不断的调整过程应当说,我国在制度层面上已经建立起能够全覆盖、保障不同需求层次人们住房需求的住房供应及保障体系 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房地产市场表面繁荣的背后,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却面临“买不起房”和“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双重困境在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和廉租住房制度已经“异化”并无法承载其应有的保障性功能的局面下,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尚未被正确对待,目前主要还是一种克服保障性住房制度“失灵”的应急措施.借鉴世界住房制度改革发展的普适经验,立足于我国国情,我国应当借助公共租赁住房制度之“东风”,着力加强以社会保障为目的的公共住宅建设,回归住房制度改革应有的社会保障之基本功能,不仅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也将促进房屋租赁市场健康发展,进而从根本上推动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与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公共政策提供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本文以深圳市的八个成熟的保障性住房小区为例,通过调查问卷、部门访谈等方式,就保障性住房居民的住房满意度和公众参与情况进行调研,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保障性住房规划设计中公众参与存在的矛盾,并就问题提出配套综合规划、及时响应公众意见、培养专业人员和加强监督审核等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梅元比 《特区经济》2014,(9):186-188
理论上,房价的上涨会通过财富效应增加居民消费,但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尚不成熟,房价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本文根据总体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取向考察房价波动对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有限,甚至产生抑制效应。结合房价波动影响消费的传导机制,本文提出要增加中低档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发展住房增值贷款以及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贯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三问保障房     
什么是保障房? 目前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和公共租赁房.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我国将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逐步使其成为保障性住房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保障性住房作为我国一种重要的社会保障方式,从需要与供给的角度来看,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依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依然需要加大建设力度。文章通过对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发展历程的分析与研究,以保障性住房所面临的问题为剖析点,详细的分析了PPP、REITs等模式在保障性住房领域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保障性住房在我国住房供给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它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在房价一路标高的背景下,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的不尽人意,"新国十条"的出台让我们对保障性住房有了一些期待.本文从保障性住房的现状入手,结合"新国十条"中的有关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对其前景和改善措施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编读互动     
保障房加快入市利多楼市调控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与以往调控有所不同,本轮调控中呈现出明显的"有保有压"、"双轮驱动"特点,在通过"限购"抑制投资投机需求、稳房价的同时,中央一再强调要加快保障房建设力度,通过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十二五"期间将新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来满足低收入家庭、城镇新增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保障房建设大提速可谓是本轮调控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央切实保障民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以来我国房价一路上涨,过高的房价使居民难以承受。房价的上涨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认为在诸多因素中,房屋的供求结构失衡是引起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而保障性住房则是改变这种供求失衡的强有力工具,本文主要分析如何通过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变化使我国房价回归常态。  相似文献   

15.
保障性住房政策是由廉租房政策、经济适用房政策以及公共租赁房政策共同组成的政策体系,利益集团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执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积极方面,利益集团起着推动政策执行的政府助手作用,促使目标群体的利益诉求得到准确表达,给予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的相关支持与帮助,向地方政府及时反馈信息以提高执行绩效,监督地方政府执行行为以保障政策贯彻执行;在消极方面,利益集团会削弱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的效率,导致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的偏差,改变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的目标,影响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大力推进辽宁省住房保障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臣  金英 《辽宁经济》2011,(12):32-35
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房价的不断高涨,中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已成为完善住房供应体系的必然工作。本文结合辽宁省住房保障“十二五”规划,通过分析住房保障工作的现状,根据规划目标,提出了改进和完善辽宁省住房保障供应体系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改善城市困难家庭的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17.
赵秀池 《特区经济》2011,(9):291-292
粮价、房价以及前段时间发生的"盐慌"问题是最近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本文在分析一般商品价格调控原理基础上,通过比较粮价、盐价与房价的调控,提出房价调控的政策建议:增加住房供给,尤其是增加中小户型住房的供给;限制投资性住房需求和投机性住房需求;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我国房价涨幅过大,通胀预期下投资需求过旺,新地王不断涌现,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房市迅速从调整转向火爆,孕育着极大风险;地王热特别是国企地王热已经并将继续带来不能小看的严重后果。未来房价走势在短期内取决于通胀和调控政策,在长期还有上涨趋势,但是很难再有2007年和2009年那种巨大年涨幅。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分析吉林省保障性住房准入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完善吉林省保障性住房准入机制的对策。即完善保障性住房法律法规,为住房保障保驾护航;合理确定住房保障标准,使住房保障有的放矢;健全保障性住房监管机制,确保住房保障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20.
语录·微博     
《东北之窗》2011,(Z3):10-10
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点明,中央政府继续维持调控房价的高压态势他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巡查、考评、约谈和问责制度,要省级政府为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负总责,要市县政府负直接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