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非营利组织具有与企业等营利性组织不同的特点,在互联网时代,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主体、持续经营的假设、会计分期与货币计量的前提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冲击。我们对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假设进行重新建构,对增强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促进民间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促进民间非营利组织遵守非营利宗旨是税收优惠的根本目的,而存在营利性行为并不等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只有当营利性行为"过度"或营利方式"不当",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本质才会走向非营利宗旨的反面。因此,政府应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民间非营利组织营利所得遵守"一个原则和两个标准"的前提下,根据营利性行为的营利方式和营利"度"的分类分别确定不同的免税、减税标准,形成科学的税收优惠制度,更好地促进民间非营利组织履行社会公益使命。  相似文献   

3.
营利性行为日渐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民间非营利组织获取财务资源的手段,中国也不例外。但我国《民间组织会计制度》对于营利性行为的客观存在,却未能完整、全面地在会计报告中进行反映和披露,尤其是缺乏反映营利性行为财务成果及其“分配”去向的会计报表——利润及其分配表,因而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相关的决策,必须根据非营利本质和科学的会计制度进行报表设计。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问题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文章分析了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其进行会计规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就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体系的设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界定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 ,文章就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基本会计问题及其规范作了重点研讨 ,并提出了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思强 《财务与金融》2010,(6):37-40,44
文章根据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趋势,结合中国社会组织网公布的非营利组织工作报告,指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营利性活动仍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应当在财务管理上加以规范,以保证非营利组织营利性行为有章可依,有章必依。  相似文献   

6.
李永敏 《会计师》2012,(1):53-55
本文以椒江区具有法人资格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例,分析了民间非营利组织在财务管理行为中,在会计基础、财务目标、内部控制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认为:法律法规不健全和宣传培训、思想认识、外部监管的三个不到位是其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法规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政府会计应包括政府总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政府总会计应在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基础上扩展形成;非营利组织会计应包括国有非营利组织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国有非营利组织会计应在现行国有事业单位会计的基础上,借鉴《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经验改造形成。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规定较为笼统,对非营利组织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标准没有明确。因此,主张不论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活动都给与税收优惠可能违背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的初衷。本文提出应从静态的资格优惠转向动态的行为优惠,以营利活动是否体现组织的非营利目的为标准来确定税收优惠政策在非营利组织营利性活动方面的适用。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第三部门”会计体系规范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民间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为了规范这些组织的会计行为,财政部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于2004年8月18日颁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于2005年1月1日起施行。除了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外,政府也正在积极探索国有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等改革问题。这些改革必将对我国传统的预算会计体系  相似文献   

10.
《会计师》2016,(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各类民间非营利组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鉴于此,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制度,进一步规范其会计行为,对提高非盈利组织的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2007年会计准则恢复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新会计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项,其中有21项不同程度的应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2014年出台了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财会[2014]6号),这不仅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世界接轨的趋势,也反映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模式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的的重要性。但随着公允价值得以恢复,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也给某些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ain the genesis of accounting profit from the viewpoint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Here accounting profit means the expression-form of value-change or surplus which is produced by human beings’ activities. In other words, it is a form of alienation.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paper is to try to criticize accounting from the viewpoint of accounting, not economics nor sociology. The meaning of criticize here is to explain the rationa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accounting profit, i.e. make clear the reason for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profit, because the affirmation by the explanation of rationality means the negative explanation at the same time.Accounting profit is a balance concept and, therefore, it must be computed according to a computation structure, i.e. bookkeeping, single or double. Some writers assert that accounting is so subjective as to change profit as accounting likes. However, what is asserted in this paper is that one cannot help using the computation-structure of bookkeeping, in book or in brain and single or double form, to measure income and it is difficult to change accounting arbitrarily.The reason why transaction cost cannot help becoming the basis of valuation in double bookkeeping is explained. Needless to say, holding gain or money-value change should not be ignored. However, these problems should be discussed more as a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profit, based upon the part which is dealt with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经济文献认为应当通过声誉建设、业务差别化管理、规模化来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然而仅仅通过声誉建设、业务差别化管理、规模化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同时加强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The Japanese shipping industry adopted European-style book-keeping in the 1870s. Before 1937, there were few regulations on accounting practices in Japan and we can observe their natural evolution at the Nippon Yusen Kaisha (NYK). NYK, which prospered to become a blue-chip company, developed its accounting techniques in asset valuation exploiting a policy that income and expense from selling securities or vessels should not go directly to the profit and loss account. Asset revaluations were undertaken not to reflect market value but to implement accounting strategy.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制约了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适度引入公允价值,提高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但由于我国市场不够成熟、公允价值的认定方式、手段尚不完备,引发了新的企业利润操纵空间,为了保障新准则顺利贯彻与实施,必须完善会计法规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外部会计监管。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成本控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控制方法体系构建于“收入-费用=利润”的数量关系之上,不惜一切代价绝对地削减成本以保持一定的利润水平是其最显著特征。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突破了企业这种价值观,而是将利润观念与成本控制语境演进进行对称研究,并进而建立了现代企业成本控制机制整体框架。在具体操作上,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与成本分析三位一体的实现是企业生产方式再造、成本流程设计与最佳成本控制方式选择的整体性制度安排。最后提出企业制度效应决定了成本控制方法体系的选择,任何期望不改变企业组织现存状态的成本控制都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7.
The reliance on economic concepts, most notably economic incom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profit in financial accounting is misplace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income, contrasting it with the concept of profit in the conventional accounting model. The concept of individual economic income cannot be used for measurement of profit for a past period as the concept is based on the capitalisation of expectations and excludes "separate but correlated" concepts of profit and capital needed for capital maintenance.  相似文献   

18.
再论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德仁和刘文(2002)提出了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利润分配观。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论证,认为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交易的经济实质是股东为激励经理人而将部分剩余索取权(在财务会计意义上就是利润分配权)让渡给经理人,而不是经理人直接用服务来交换股票期权,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并不以经理人服务的投入为必备前提,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交易内含的价值运动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剩余索取权(所有者权益)从现有股东那里来,流到经理人处去。因此,在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交易的会计确认上,应将经理人股票期权的对应项目确认为企业的利润分配。  相似文献   

19.
以2002~2012年我国1337家 A 股 IPO 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审计师选择与 IPO 公司盈余稳健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国际四大审计的 IPO 公司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和综合收益的稳健性均显著低于非四大审计的 IPO 公司的盈余稳健性,但本土十大与非十大审计的 IPO 公司之间的盈余稳健性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把握利润转移规律——利润战略管理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利润确认与计量的短期特质严重地扭曲了利润指标的完整面目 ,削弱了利润指标在战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必须拓展会计利润观 ,使会计确认与计量利润不只停留于短期 ,而且关注长期趋势 ,并使短期与长期利润形成一种此长彼消的关系 ,以充分发挥利润指标的积极作用。为此 ,依据价值转移规律 ,在会计工作中牢固地树立战略利润观 ,企业基于这样的利润信息可以不断地调整并完善经营策略 ,最终赢得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文章借鉴了西方价值转移理论 ,对我国企业如何确立战略利润的观念 ,基此开展有效的价值管理提出了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